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采矿工程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2-01-19李金波张崇礼杨长德张俊敏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采矿工程产教煤炭

李金波,张崇礼,杨长德,张俊敏

(新疆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乌鲁木齐 830023)

1 采矿工程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意义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预测资源储备总量居全国第一,正在渐渐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资源基地的接替区,是国家煤炭能源重要基地和能源输送的关键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对新疆未来煤炭类人才的需求将提出全新的要求。但是,新疆地处西部边疆区域,经济建设相对东部地区落后,煤炭开采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相比我国中部、东部区域差距明显,煤炭生产相关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因此,培养服务于新疆煤炭行业的应用与创新型高级采矿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对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更多要求和更高标准。作为煤炭行业龙头专业的采矿工程,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深度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重点围绕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致力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采矿专业技术人才。

学校自2012年升本更名新疆工程学院及合并新疆机电学院之初,即定位为地方应用型大学,在学校“新时代、新工科、新工院、新作为”的目标引领下,致力于建设新疆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的优势特色专业——采矿工程,于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三批名单,于2019年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建设项目。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优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学校通过全方位拓展煤炭生产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途径,将煤矿企业对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融入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推进采矿工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开展“校内理论学习3年+企业实践锻炼1年”3+1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有利于提高采矿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实现采矿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学校早日建成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具有重要意义。

2 采矿工程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2.1 兄弟院校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现状

有序推进产教融合机制的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共同教学、协同育人、保就业、促发展,是建设基于产教融合政策下校企联合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有力措施。面临挑战,有些高校相继开展了系列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研究与改革的观点。淮海工学院王秋玉[2]提出,产教融合与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有所不同,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产教融合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浙江大学孙家瑛[3]提出,要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训基地,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科应用型专业,必须做到与以学校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强化行业生产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过程,以实际工程实习(实践)环境为背景,有效组织并开展具有个性化的生产实践教学活动。河南工程学院吴金刚[4]等人提出,实践教学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开展,其必要基础是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制度,学校的实践教学机制和制度政策是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和实践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撑。目前,一些高校开始尝试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长春建筑学院杨靖[5]提出,在学院设置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动的双导师制——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双导师,在全面调研基础上,围绕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确定高校和企业各自的实践教学内容,共同完成实践教学活动。

2.2 学校采矿工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有序推进陕北、神东、黄陇、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6]。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转型,国家提出并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大力实施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伴随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对高等院校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迫切需要高校输送工程应用型与创新型采矿工程技术人才,将采矿工程毕业生培养成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准卓越工程师”,使之具有更强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学校采矿工程自2013年招收首届采矿卓越班,分别针对采矿13-2班、采矿14-1班、采矿15-1班及采矿16-1班等四个年级近150名学生连续开展了4批次卓越班矿山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已有四届毕业生。学校矿业工程系多年来一直对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积极探索,其中采矿13级、14级、15级三届毕业生按照当时制定的3.5+0.5人才培养方案,执行3.5年的矿山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与0.5年校内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工作。采矿16级在当前产教融合深度校企合作支持下,开展并推进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矿山企业实践教学工作。四届毕业生校企联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已取得阶段性经验与成果。

2.3 学校采矿工程实践教学面临的具体问题

第一,采矿专业人才需求和定位把握不准确。近年来,很多国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陆续向我国西部进军,尤其在煤炭资源丰富的新疆开始大力获取煤炭采矿权并建设新矿区。这些拥有东部先进管理理念并掌握成熟先进技术的大型煤炭集团,通过独立投资、整合重组、托管代管等多种不同形式介入新疆煤炭生产及下游产业,打破了新疆煤炭工业原有的专业人才供需平衡。在此背景下,学校没有及时做到煤炭企业人才需求调研与总结,没有准确掌握新疆当前煤炭企业对采矿专业技术人才的真实需求,需求数量掌握不清,需求质量定位不准。第二,缺乏稳定的矿山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学校2012年升本后,采矿等专业陆续招收本科生,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原采矿专科生顶岗实习实践环节取消,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变成了分散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因2014年前后的煤炭行业低谷态势,一些稳定的实践教学合作平台慢慢弱化,实习实践不够深入,采矿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失去保障。煤炭形势转好后,学校开始重建实践教学基地,但也略显薄弱。第三,缺乏完善可执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是转型,从大专高职院校升本后,将面临比较突出的转型问题。采矿工程同样出现类似问题,在学生工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均有体现,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问题凸显。专科、高职办学期间所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被淘汰,亟需进一步探索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第四,缺乏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受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制度约束,大多数应届硕士博士理论见长,工程实践不足,较难适应工程应用性较强的采矿工程实践教学。第五,缺乏实践教学保障制度与优势政策。一是学校层面没有大力推动深度开展实践教学的激励性政策。二是教学管理部门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配套制度。三是财务管理部门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开展大规模深层次实践教学工作。

3 采矿工程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举措与成效

3.1 准确定位煤炭企业人才需求与采矿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疆煤炭企事业单位范围,学校招就办与矿业系共同开展了分层次地煤炭企事业单位调研工作,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及总结研究,掌握了大量煤炭企事业单位采矿类人员现状,分析研判了未来采矿人才需求,对煤炭企事业单位的采矿专业用人数量、用人方向及用人质量等要求做了动态分析和未来预测,对学校采矿专业招生规模、培养定位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3.2 构建采矿工程3+1校企联合协同育人新模式

针对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按照采矿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结合产教融合,全面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3+1任务式校企协同新模式。以采矿工程16级为改革对象,完全实行3年学校理论教学培养,1年矿山企业生产实践,1年的实践教学将学生放在煤炭生产单位完成,实现真正的生产一线任务式培养模式。

3.3 建设优秀且稳定的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在国家产教融合战略背景及学校产教融合办学政策鼓励下,学校近三年陆续与河南能化集团新疆公司、龙煤集团新疆公司等大型煤炭集团签订产教融合框架协议,将采矿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纳入其中,优秀且稳定的采矿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培育、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

3.4 重构适应产教融合的采矿实践教学体系

以产教融合、校企联合为载体,结合煤炭企业人才实际需求和学校采矿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采矿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如图1所示。制定了一系列3+1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实施方案、标准、制度等配套资料:第一,修订了采矿工程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制定了一份采矿工程3+1的1年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第三,修订了一套采矿实践教学大纲及配套指导书。第四,制定采矿实践教学校企联动双导师制的过程组织管理制度。第五,制定了采矿实践教学校企联合考核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成绩评价标准。

图1 采矿工程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新体系Fig.1 New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mining engineering 3+1 school-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mode

3.5 加强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采矿教师队伍年轻化、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矿业系在学校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下,每学期选派年轻教师赴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目前已有四名教师从煤炭企业完成工程实践返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程实践短板,提高了实践教学组织与指导能力。同时,自2019年开展多渠道引进教师队伍,已陆续从生产企业聘请到五位高级工程师兼职任教、一位工程师全职引进,加强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3.6 制定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学校矿业系推陈出新,经学校教务处和相关职能部门批准,制定了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考核标准,建立了全员参与的采矿实践教学奖惩管理制度,为实践教学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3.7 3+1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第一,有效提高了采矿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能有较长时间接触生产实际,在煤炭采掘生产工艺、矿山安全生产及绿色智能矿山建设等工程实践方面能力提升明显。第二,提高了采矿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采矿16级是充分执行3+1实践教学改革的第一届学生,与往届15级、14级、13级等采矿毕业生对比,签约率明显提高,且多数毕业生与所在的实习实践教学单位签约,就业单位对口。实习实践期间已完成多岗位轮岗实习,有效缩短了入职适应期和转正时间,基本实现了毕业与就业岗位的无缝衔接。第三,采矿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应实践教学改革要求,大批青年教师队伍走下讲台、走出校园,深入煤矿一线经历工程现场的历练,通过实践再认识,使青年教师提高了自身专业水平,同时提升了综合教学能力。第四,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互惠双赢。深化产教融合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利好政策,作为产教融合的主体,高校和企业在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互惠共赢。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升,企业获取了生产需要的技术人才。同时,也为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科技转化等奠定了基础。

4 结语

学校结合采矿工程卓越班的定位与目标,分析总结兄弟院校相关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有力开展煤炭企业采矿专业人才需求调研,重点针对采矿工程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1年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研究改革与实践。通过建设校外优秀的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修订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采矿工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修订实践教学大纲与指导书,制定实践教学过程组织管理制度,制定质量与成绩评价标准,加强师资队伍与保障制度建设等众多改革举措,实现了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采矿工程产教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项目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和控制策略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煤炭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