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胜任力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022-01-19钟耀林2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胜任跨文化

康 进,钟耀林2,

(1. 东海大学 社会工作系,台湾 台中 407224;2.岭南师范学院 社会工作系,广东 湛江 524037)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汇、多宗教并存的国度,具有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1]。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养老文化、教育文化等构成了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的社会文化背景。具体到社会工作领域,也可以说具有不同的福利文化、慈善文化、求助文化、回报文化、弱势群体文化等[2]。在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不同国籍的服务对象和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人群,社会工作服务需要高度的文化敏感性,尽量避免文化识盲[3, 4],培养和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服务能力[5]。文化胜任力作为开展跨文化服务的关键能力,已成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概念。

一、社会工作专业中的文化胜任力

文化胜任力(cultural competence)的概念最早应用于少数族群服务,与多元文化能力(multicultural competence)及跨文化敏感性(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等概念密切相关,近年来逐渐受到实务工作的重视。[6-10]诸多多元文化学者皆强调,若社会工作者不具备文化胜任力,便可能在专业关系中复制社会控制的权力关系,因缺乏尊重非主流价值的能力,而忽略了服务对象的主体性。从1980年代起,许多相关的专业,例如心理咨商与辅导、精神健康医学、教育学等,亦开始重视多文化胜任力的技能、知识与价值,以更好地服务不同的人口群。文化胜任力的应用范围早已不局限于少数族群服务,在名称上也发展出不同界定,例如文化觉知(cultural awareness)、族群敏感实务(ethnic sensitive practice)、跨文化社会工作(cross cultural SW)、文化能力实务(cultural competent practice)、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等等。国际社会工作界大约每隔十年就会依据时代环境的变化赋予社会工作新的定义,但不论如何修订,社会正义和尊重差异的原则始终保留,这也是传统社会工作所坚持的价值。[11]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IASSW)和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IFSW)于2014年7月在墨尔本的周年大会上通过了新的关于社会工作的定义,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任务是推动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凝聚和人民的充权及解放,并将尊重差异列为社会工作核心原则之一。[12]正因为社会工作专业一向强调对多元文化及差异性的尊重,社会工作者与不同文化、族群、生活情境中的个人或团体、组织互动时,都必须考虑对方的价值和文化上的差异,以便提供有效的助人服务。文化胜任力将是新时期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多元族群与解决问题时的重要能力。

文化胜任力近来年发展出多种定义。Williams将文化胜任力定义为,“能够有效开展跨文化工作的行为,态度和政策”。[13]NASW将文化胜任力定义为尊重和有效地响应所有“文化、语言、阶级、种族、族群、宗教、精神传统、移民身份和其他多样性因素”的人的过程。以Resnicow为首的研究团队指出,文化胜任力实为文化敏感度的具体实践,文化敏感度内涵包含种族、文化特征、经验法则、价值和社会行为模式、信仰、历史、环境,及其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生理健康维持议题等等[14];文化胜任力则为上述文化敏感度内涵在社会、人际互动间,能够实际运用、发挥和介入的空间。Yan和Wong提出了文化胜任力的两个关键要素,即知识和技能。知识被定义为服务特定文化或种族群体所需要的内容,而技能则是在实践中将意识和知识相结合所需的能力,他们将文化胜任力定义为:社会工作者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调整其行为方式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需求的能力[15]。Sue定义文化胜任力是一种“能够在行动上或创造符合案主其发展、系统情况最适性的能力”,认为个人的文化胜任力应具备觉察(awareness)、知识(knowledge)与技巧(skills),以便有效地运用在多元社会中;在组织的文化胜任力上,应能倡导并发展新理论、实务、政策以有效地响应所服务的不同文化群体[16-17]。

综合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文化胜任力是跨文化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广义上的文化胜任力是指“一个体系、机构或专业中具有一组兼容的行为、态度与政策,使得该体系、机构或专业可以有效地在跨文化情境中工作”。具体到社会工作领域,文化胜任力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尊重服务对象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服务对象不同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提供适宜的服务策略,以满足服务对象文化需求。研究显示,社会工作者具备良好的文化胜任力可帮助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融洽的专业关系,有效提升服务效能,协助案主预防或应对生活中的困境。[18]

二、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的发展历史

尽管社会工作专业从历史上就致力于服务贫困和被压迫的人,但直到1909年,哥伦比亚学院才有一位名叫Helen Tucker的社会工作者提议将与少数族群有关的内容纳入社会工作教育课程中,以应对种族主义的歧视。[19]1954年,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CSWE)在社会工作教育中首次制定了针对非歧视性实践的反种族主义政策。到1968年,CSWE在推动课程的多元化方面取得许多进展,以确保学生,教职员工和课程设置上的多样性。[19-20]尽管如此,在1950年代,美国的民族政策以同化(assimilation)为主,当时占据主流的概念是大熔炉(melting pot)。受这种政策思潮的影响,CSWE在当时强调社会工作者需要将服务对象吸收到主流西方文化中。[21]在这段时期,人们不再强调族群间的差异,而是将重点放在文化缺失模型(cultural deficit model)上,并确保将其他文化纳入主流文化。[21]这种做法看似将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但却刻意忽略了种族间真实存在的差异,反而体现了主流文化的优越感。虽然未将少数民族视为问题和病态的象征,但却很容易忽略或否认少数民族服务对象的自我认同及其所处的真实社会处境。

1960到 1970年代,随着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发生重大社会变化,人们将少数民族和妇女纳入社会工作课程。Norton认为早期社会工作强调双元取向之教育,包含广义的大社会系统(largesystem)以及狭义的自我环境系统。[22]Solomon提出(empowerment)模式,用于增强服务对象能力,且去除限制服务对象发展的各种文化阻碍。[23]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CSWE)开始推动种族及族群多样化议题,并支持社会工作教授之聘用应符合族群多样化,同时社会工作教育课程之内容亦应具多元文化之内涵。但是这些努力停留在介绍多样化的信息,只追求保障个人权利的口号,忽略造成弱势族群边缘化的社会结构,因此并没有解决少数民族的社会困境,也没有真正达到帮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理解少数群体经历及所遭遇问题的目的。[21,24]

1980到1990年代,由于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之发展,文化胜任力之概念与重要因素在社会工作文献中被广泛地讨论与接受。对受压迫者的定义超越了种族和族裔,逐渐包括了多种形式的压迫和多样性,包括但不限于性别,性取向以及认知和身体的差异上。[21,25]Tsang和George发展的跨文化社会工作模式采取人在情境中的生态观点,认为人是存在于社会环境中,所面对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因此社工介入必须是全面多元化的,而跨文化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就是文化胜任力。[26]由于多元文化主义在介入社会权力结构的意图日益模糊,反种族歧视社会工作成为近来被社工界广泛提起的新工作方法。反种族歧视社会工作的发展被视为黑人运动的延伸,认为基于种族差异而对他人产生不同对待方式被称为种族歧视。[27]这种歧视所造成的弱势地位,是少数民族所面对的种种社会问题之根源,这种种族歧视的形式并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它可以是个人的偏见,更可以是社会制度性差别待遇,Dominelli认为反种族歧视社会工作将个人的改变与组织、社会结构层级的改变进行了结合,甚至可以超越种族及族群,更广泛地定义多元文化,将性别、阶级、宗教、性取向及年龄涵盖进来。[28]反种族歧视社工进一步发展成为反压迫社工,致力减少结构性不平等对人们生活的伤害,这是个深化社工专业对社会正义承诺的尝试,并努力真正改善案主的社会处境。社会工作教育在这一阶段引入了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和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概念,并进一步增加了社会中各种文化和种族的压迫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对改变社会工作的教育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为社会的主流观点没有受到挑战,因此也阻碍了社会工作教育引入新的思维方式。[21]

进入2000年代,社会建构主义观点影响了社会工作,使社会工作者成为为道德上更积极的实践者。这一时期,民族文化框架(ethnocultural framework)被引入到社会工作的教学。该框架建议,在向学生讲授文化敏感议题时,不应采用非此即彼的方法;相反,应采用反身-辩证法(reflexive-dialectic)立场(或适当方法的组合),让学生了解到文化身份的建构性。[29]民族文化框架的基本观点是:没有人生来就没有文化(culture-less)或没有身份(identity-less);应该培养一种重视和鼓励所有学生叙述的人文方法,并鼓励学生就文化和自我觉醒进行对话,以了解自己,他人以及每个人的观点如何塑造他们的经历和生活。[21]

从历史上看,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胜任力曾经被完全定义在种族和族群的范围内。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的应用存在广泛误解,即仅在少数族裔的服务实践中考虑(或者优先考虑)文化胜任力问题。[2, 15, 30-40]如今“文化胜任力”已扩展成为包含文化多样性和不同群体身份认同的广泛概念。因此,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必须更积极地熟悉、认知并理解文化胜任力的重要性,且实际运用在专业助人领域之中。

从理论层面看,虽然社会工作专业一向强调对差异性的尊重,但对文化胜任力的强调则是随着生态观点(ecological perspective)被引入的。对生态多样性的重视带来对社会多元文化的看重,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多元文化视角(diversity cultural perspective)才能理解案主所在的处境与困境,并从中觉察结构性的压迫。而文化胜任力作为跨文化工作的核心能力,也越来越被社会工作专业所强调和重视。

生态观点强调以服务对象为本,从服务对象本身能力出发的服务策略。[18,41,42]该观点认为案主所经历的困境是“生活中的问题”,而非个人的病态或性格的缺陷所致,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能够从案主所在的文化脉络及社会情境去理解其在环境中的位置。唯有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所处的文化、信仰、过去或现在的生活事件等),才能建立良好专业关系,评估服务对象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服务。随着社会工作的典范与执行模式的转变,社会工作者越来越被要求具备文化胜任力,在服务时运用增权、赋能,以及从生态环境的架构开展服务,在评估、介入、评鉴时都必须能考虑并符合案主在价值与文化上的差异,以便提升专业服务的成效。

三、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的概念框架与不同取向

根据认识论与关注视角的不同,文化胜任力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分为两种取向,即传统(traditional)取向和后现代(postmodern)取向。它们分别从文化胜任力本身的“内容”与实现文化胜任力的“过程”入手,探索如何提升多元文化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以及平衡其中的文化特异性(cultural specificity)与文化普遍性(cultural generality)因素。[43]传统的文化胜任力理论,认为跨文化工作者只要认识异文化的文化特征即可;而后现代取向的学者认为,跨文化服务是个经验过程,工作者必须同时检视自身的文化限制,保持开放才能进行跨文化工作。[26]

传统取向主要关注文化胜任力的静态、结构化的“内容”, 即服务提供者(个体或组织)或服务活动(服务方法或服务体系)满足多元文化群体需求的能力和特征。[44]这一取向对文化胜任力的定义大致沿袭自1980年代初期,由Sue和Bernie[45]等人,分别从觉察(awareness)、知识(knowledge)和技巧(skill)三个面向构成的“三元模型(ternarymodel)”所代表,指涉的是“有赖跨文化觉察、知识和技巧,而能在跨文化情境下,采取有效、适宜方式进行沟通的能力”[46]。后来,Sue等人根据文化胜任力的多维特征,进一步提出了三维度文化胜任力模型:一是特定的种族、文化的群体观点,具体来说就是从美国的族群特点出发划分的五种多元文化视角,包括非裔、亚裔、欧裔、美洲原住民和拉丁裔;二是上文提到的文化胜任力的“三元模型”;三是文化胜任的关注点——强调个体性、专业性、组织性和社会性的整合。Sodowsky后来又增加了第四个维度——多文化关系,认为文化胜任力模型需要考虑权力、权威和领导力等因素。[47]在这一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各就在实务中如何操作、发展进行论述,[7,8,32]发展出一系列的文化胜任力“技能模型” (skill-based model)和能力指标体系,如Cross等提出文化胜任力光谱(cultural competence continuum)说,认为文化胜任力是由文化摧毁(cultural destructiveness)、 文化无能(cultural incompetence) 、文化盲目(cultural blindness)、文化能力初阶(cultural pre-competence) 、具备文化胜任力(cultural competence)和精通文化胜任力(cultural proficiency)等不同阶段构成的线性过程。[48]由此可见,传统的文化胜任力模型针对的主要是社会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特质,通过建立细致而复杂的多层次能力指标体系,来评估和提升实践者对特定文化群体服务开展服务的技能。这类技能模型由于层次完整,内容丰富,指标清晰,成为诸多领域文化胜任力测量和评价的指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比如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在其公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中“文化胜任力和社会多样性”条目下,将文化胜任力的学习目标分为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与技能(skill)三种。[49]加拿大的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标准指南也将文化胜任力划分为文化知识(knowledge)、文化技能(skill)与文化能力(abilities)三个维度。[50]

然而,上述观点受到后现代论者的强烈的挑战。他们从认识上的不可能进行挑战,质疑Sue等人的“三元模型”传统下所发展的文化胜任力概念根本忽略了“文化的流动本质”。这一派学者认为,社会工作自身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处在不断持续变迁的脉络中,如何可能发展出静止式的文化觉察与知识、乃至相应技巧。因此,后现代社会工作论者把文化胜任力的界定从“对文化差异服务使用者进行了解”转向“承认追求这种理解本身将是徒劳”。并且进一步把焦点放回提供文化胜任服务的动态、非结构化的“过程”,关注社会工作者的“了解”本身:了解“对不同文化服务使用者差异行动的响应”、以及自身的“文化限制和阻碍”。[51-53]后现代取向的学者反对用“文化标签”来定义服务对象,认为这样有“文化本质主义”的风险,即将某类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统统归因为其所属文化的特质。后现代取向的学者认为“文化认同和自我定义是流动和复杂的”,因此在实践上关注服务对象个体而非其所属群体的文化需求和视角,也不会针对特定群体给出明确的操作指南,在具体个案中如何实现文化胜任力,更多依赖于实践者本身的理解。

综合以上的梳理,文化胜任力传统的和后现代的观点,甚于认识论的不同,提出两个方向的不同主张。完全接受后现代的对文化流动本质的看法,将导致我们面对跨文化服务使用者时,完全丧失进行觉察、认识、与操作相应技巧的基础,不利于对实务工作的操作、服务品质的掌握,以及人员的教育及训练。但它对文化本身的流动性与复杂性,以及个人文化身份的多重性的提醒,却是传统文化胜任力论者不容忽略的。另外,全球化时代下的大量人口迁徙,加上难民的涌入,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原有主体族群逐渐缩小化,族群内的差异不断增加,个体文化认同的来源和层次日趋复杂化。[54]一个个体可能具有跨群体(例如多民族混血)认同,或对多种不同维度的文化范畴(例如种族、民族、性倾向、社会阶层、亚文化等)同时具有认同。面对这种“超”多元的认同状态,社会工作者可能难以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取向。Southwick,Durán和Schultz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全面学习各种文化的确非常重要,但同时也发现机构有必要在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采取对各种文化具有普遍吸引力的通用策略。[55]在了解服务对象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努力根据其独特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也许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办法。

四、关于增进文化胜任力在社会工作中应用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实务逐渐认识到助人专业中需要理解文化议题,在社会工作的文献讨论上也从文化敏感性[4,33,38,56]演进到重视文化胜任力[57-58],从重视文化差异到强调在助人过程中将文化知识、文化敏感性和服务技巧加以整合的能力[59]。文化胜任力的应用领域也从民族社会工作推进到残障、流动儿童、受家暴妇女等各类弱势文化群体和服务领域。[60-64]尽管如此,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个人文化身份的多重性,文化胜任力的理论发展和现实应用仍面临诸多的挑战。

(一)在理论基础建设层面上的建议

在理论发展上,西方学者虽然已经在文化胜任力的概念发展和标准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但在概念定义和发展取向上还存在很多争议,这也可以成为我国发展适合本土的文化胜任力的切入点。

1.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模型与指标

我国虽然已在社会工作通用胜任力模型[65-66]研究中涉及文化胜任力,但还没有专门的文化胜任力理论与指标体系。西方社会服务领域的学者虽然在文化胜任力的理论建设上做了许多探索,但今天仍然在努力统一不同取向的文化胜任力的定义,并试图整合不同的理论取向。同时,他们的文化胜任力模型与能力指标,都是以本国的文化特点为核心的。相比之下,我国较少存在种族、移民问题和各种平权运动,但有自身的民族融合、人口流动、地区差异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等问题,以这些本土议题为出发点,也许是制定出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文化胜任力模型与和指标的基础。

2.开展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不论传统还是后现代取向的文化胜任力模型,最初都是理论导向建构出来,近年来才开始积累较多的实证证据,但主要仍是以介入效果的检测为主,对作用机制的探索还相对较少。[44]在这方面的重点包括:对影响社会工作者文化胜任力取得的相关变项进行研究,如人口变项(民族、性别、年龄、地理区位等)、教育水准、生活经验等,提炼出社会工作者文化胜任力提升路径及培养策略;对文化胜任力服务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文化胜任力各指标要素对服务成效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包括存在哪些中介变量(如服务时间、接触频率、专业关系)等;以及对不同取向的服务策略结合使用的效果及交互机制进行研究,探索如何融合和改进不同的服务策略与方法,最终形成最适合当地文化脉络的实践策略。

3.拓展文化胜任力研究的关注点与文化视角

前文所述两种文化胜任力取向虽然各有其优点,但共同的局限性是关注点和文化视角较为单一,偏向不同个人/族群文化特点的细分而非社会融合。因此, 当前国外文化胜任力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借助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理论视角来深化文化胜任力的社会文化基础。在“十四五”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将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之一[67],而社会工作服务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68]。因此,社会工作要发展适合中国的文化胜任力,除了关注不同文化群体的服务需要,还需要紧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整体目标,一方面加强对我国福利文化、慈善文化、求助文化及各类弱势群体文化的深入学习,更有效地服务困难群体和广大民众,扶贫济困、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加强对当前基层治理文化的研究,合理性地将文化胜任力与本土实践相结合,消除国人参与基层治理的心态与文化阻碍,推动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

(二)在实务应用层面上的建议

各地学者的研究显示,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的应用面临着专业人力、专业教育、机构支持力度和自身专业能力四方面的不足。[69]有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1.突出文化胜任力在社工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中,需要在课程规划中增加文化胜任力的内容,重视学生文化胜任力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高校的社会工作系所,可定期评估其课程和教学方法,增加反映当前多元文化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以满足社会工作实务的需要。在学生招收上,增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就读社会工作,增加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体认,促进社会工作教育的多元化,培养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工作人力和文化资本。在课程安排上,增加学生的多元文化实际生活体验,提供学生接触不同案主群之机会。最后,在目前没有统一的文化胜任力课程的情形下,学校可建立文化胜任力教学的讨论平台,透过线上或线下的分享、交流,探讨出具有一致性的教学大纲,以适应新时期的实践需求。

2.打造具备文化胜任力的服务输送体系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需要立足服务需求,思考如何应用服务对象的文化资源来进行以案主为导向的服务输送,使服务更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避免服务排斥和服务过程中的伤害。在机构的人力资源培育上,应招募及留住不同背景的社工人才,积极引进一些在地的社会工作者,增进机构的人力资源的多样性;鼓励社会工作者开展文化胜任力的学习、实践和研究,并通过有经验的督导促进社工对文化差异的觉察与省思。

3.社会工作者加强对文化胜任力的持续学习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文化胜任力的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因为他们在实践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服务对象和社会环境,挑战他们原有的认识框架。唯有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对文化胜任力的觉察、掌握与实践,以更好地增进服务对象的福祉。针对个人文化胜任力的发展,陈宇嘉[70]等人结合文化胜任力“三元模型”以及经验学习理论,提出了个人文化胜任力发展的SKPES模式。该模式分五个步骤,详见下图:

图1 文化胜任力SKPES发展模式[70]

首先,社会工作者应先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本身的文化特性,检视自我的文化背景与本质,包括个人的假设、价值观与可能的偏见或倾向,如何会影响个人的态度、想法、感受以及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之后累积自己的文化胜任力知识基础(Knowledge base),持续发展关于不同文化群体特有的历史、传统、价值、家庭系统和沟通表达的知识,进而思考照顾与服务应如何进行;接下来社会工作者会意识到社会政策和服务方案会对不同文化群体造成不同影响,进而重新调整自己面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方式和典范模式(Paradigm shift),倡导减少对不同族群、性别、年龄之案主有害的影响,运用增权行动增进案主的能力,帮助案主联结自身与周边环境的资源,并跨越文化的障碍;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保持开放与接纳的态度,愿意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案主及工作人员合作,让自己进一步参与和浸入在多元文化经验中(Experience),学习、体验其价值、特色;最后才发展文化胜任力的服务技巧(Skills),了解作为社会工作者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并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途径、技巧将之反应出来。

五、结语

由于社会变迁及全球化的影响,文化胜任力概念在社会工作的实务中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具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的能力,并且能够运用这种了解作为干预实务工作的基础[36, 71],回应多元文化社会背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从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的发展历史和概念争论来看,文化胜任力的发展受到时空环境、社会思潮及服务群体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外的文化胜任力学者针对本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发展出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文化胜任力模型与指标体系,但在文化胜任力的概念内涵、理论模型及作用机制、实践议题上,都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理论基础建设层面,需要以我国的本土议题为切入点,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模型与和指标;开展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积累实证证据,探索形成最适合当地文化脉络的实践策略;拓展文化胜任力研究的关注点与文化视角,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大背景结合起来,发展适合中国的文化胜任力。在实务应用层面,专业教育上需要增设文化胜任力课程,增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就读机会,培育具有文化胜任力的专业人力;社会服务机构需要打造具备文化胜任力的服务输送体系,包括增进机构人力资源的多样性以及进行以案主为导向的服务输送,避免服务过程中的排斥与伤害;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对文化胜任力的持续学习,以有效应对服务对象的多元文化背景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胜任跨文化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部地区持证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研究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