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响诗《嘎达梅林》初探

2022-01-19郑昕宇

乐器 2022年1期

郑昕宇

摘要:50年的创作历程里,作曲家辛沪光完成了近千首音乐作品,多以蒙古族民间音调为素材。作为蒙古族人民第一部交响作品,本文就交响诗《嘎达梅林》的民歌体裁、作曲技术、历史地位、做品体裁、标题组合等方面,分析作品的经典性及传承意义。探讨中国文化繁荣新形式下,发展与创新民间音乐元素,推动民族音乐,深化民族地域音乐的沟通,尝试东方与世界音乐的交流,探讨民间音乐、地域风格和大众性音乐的发展路线的共性与可能性。

关键词:嘎达梅林  交響诗  草原乐派  标题音乐

辛沪光,一位来自江南的姑娘,为了心中的音乐理想,扎根内蒙古26年,将最美好的青春奉献在了这一片无垠的大草原,用生命谱就经典传颂的音符,在民族与世界之间构筑一条爱与永恒的绿色桥梁,激情的旋律,在广大人民的心中久久回响……

一、经典与永恒

1.民歌题材的重要性

内蒙古地区极富魅力的文化艺术蕴含了华夏游牧民族的诸多社会元素和民族气质。这里的人民曾经饱受生活的磨难,渴望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意愿更加强烈,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族人民的利益而在斗争中英勇牺牲的近代民族英雄。20世纪初,为了纪念英雄的功绩,民间歌手宝音楚古拉和孟和一起创作了这首长篇叙事歌曲,后经安波整理规范,传唱全国。

《嘎达梅林》是内蒙古传唱度最高的一首歌曲,成为代表性音乐之一,是人民的意愿和智慧;逐渐衍生出各式体裁,艺术形式得以丰富发展;《嘎达梅林》为史诗性长篇叙事民歌,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品以歌唱的形式成为全国性的大众艺术,承载了古老民族保护赖以生存家园和感恩英雄的人心所向,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地位最高的音乐作品之一。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颇具生命力的绿色命题。

民歌是音乐的脊梁,少数民族民歌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奉献了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长篇叙事民歌的史诗性,与外国大型作曲体裁,有了结合的契机。辛沪光觉得,嘎达梅林富于戏剧性的英雄事迹作为题材,与交响乐的表现形式非常契合。

嘎达梅林誓死保护蒙古族人民生存利益而自发斗争牺牲的义举,让作曲家产生了深深的震撼和共鸣,对英雄的热爱和敬仰,对人民为了自由生活而抗争的精神深切同情,成为她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的动力与激情,调动一切创作技术手段去构思、去表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只有为人民服务,只有站在人民之中,才能创作出真实动人的作品。

2.技术就是生产力

教育程度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知识就是力量;在社会实践中,包括艺术活动,技术就是生产力。在音乐的各个领域,没有技术的情怀是苍白的。辛沪光恰恰是既有技术,又有情怀,还有决心与毅力,并毕生践行自己的艺术观点的民族作曲家。

出生于上海的辛沪光(1933~2011),195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五年专业学习,是新中国母校全国招生的第一批学生,跟随名师江定仙、陈培勋学作曲;苏联专家托多诺娃、阿拉鲍夫学习和声、复调、作品分析、曲式、配器等知识。在聆听并热衷于蒙古族音乐后,创作了单簧管独奏曲《回旋曲》(1955)、《蒙古情歌》(1956)。1955年开始毕业创作,在不断的采风、构思与创作中,交响诗《嘎达梅林》于1956年完成,1957年中央乐团在北京正式首演。作品构思巧妙、蒙古族风格浓郁、作曲技术成熟,那时她仅仅22岁。

在校期间,辛沪光认识了管弦系主修单簧管的蒙古族同学那达木德(包玉山),在学习与交流中,逐渐碰撞出爱情的火花。为艺术为爱情,《嘎达梅林》是她爱情的见证和嫁妆。她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歌舞团创编室从事专职作曲工作。1958年到中蒙边境的牧区进行为期半年的音乐采风和劳动生活,同年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从事多门开创性的音乐教学(任教24年),并同时进行各种音乐作品的创作。多年的蒙古族生活,采集、记录各种民间音乐,逐渐熟悉了游牧民族的风俗和蒙语,创作了很多少数民族风格、具有草原气质的音乐。《草原组曲》管弦乐、《草原音诗》马头琴协奏曲,《草原小牧民》弦乐四重奏,《欢乐的那达慕》单簧管独奏,《黄昏牧归》双簧管独奏,《祖国啊,母亲》电影音乐等。谱写的声乐、器乐、舞台剧、影视等体裁作品近千首。

辛沪光将一流的作曲技艺,投入蒙古族地区从事钟爱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事业,与蒙古族校友包玉山成家,在内蒙古工作生活26年,走遍了这里的山川河谷,被亲切的叫做“南方鸿雁”“草原女儿”。由于对蒙古族音乐发展的突出贡献,1979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这在人人能歌善舞的内蒙古殊为不易。1981年调入北京市歌舞团,第二年起在该团任专职作曲,直到1991年退休。2011年于美国病逝,享年78岁。

3.出场即巅峰

毕业这一年,辛沪光运用西洋创作技法,选取西欧的标题音乐技法,运用极具矛盾冲突的奏鸣曲式为体裁,认真研究了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撒宁》音乐体式,以气吞山河的交响诗《嘎达梅林》完成了自己的毕业作品,轰动全国。多少年来经演不辍,曲谱与光碟多次出版发行,国外同行给予极高的评价,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遥相呼应,是中国经典交响乐。

《嘎达梅林》是毕业之作也是成名之作,奠定了蒙古族音乐交响体裁的卓越地位。以蒙古族民间歌曲元素与欧洲交响乐体裁形式有效的结合,是中国第一部蒙古族交响乐,蒙古族从此有了自己的交响乐,世界也多了一条认识博大草原的音乐途径。对其后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许多音乐家借鉴民间音乐改编的创作技法,以及欧洲乐队编制演奏民族音乐的音乐形式,是中国经典音乐传承中的典范。

《嘎达梅林》是辛沪光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是其第一个创作黄金期的重要作品,成为中国近代交响乐的代表作。锋芒初试,促进了民间歌曲的器乐化进程,扩大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作曲家运用娴熟的扩展、收缩、变化及移位等音乐技法,谱写出中国风交响乐的序言、主题、副部、衔接等乐段,并在结束的时候呈现民歌旋律。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国家一级女作曲家,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作曲家,辛沪光的艺术人生践行了热爱与艺术的真谛,有生活积淀,音乐就有了深度。热爱是原始的动力,厚积薄发才会有灵光闪现的瞬间,激情是无与伦比的催化剂。只有确立为人民服务的艺术目标,才会为人民所喜爱而流传。心系草原的她的可爱与可贵之处,恰恰体现在这句话里:“写了那么多作品,只有这部被人们记住了,很惭愧!”

二、作品是生命

1.曲式结构的融合

辛沪光立足于民族传统器乐曲简约到繁杂的曲式特色,并遵循中国音乐起承转合的发展规律,借鉴西欧奏鸣曲式的戏剧性变化特性,充分表现嘎达梅林叙事的矛盾沖突。结合曲式结构编配和创作方法上的中西结合,使创作后的音乐作品有西洋交响诗的风格,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音乐创作习惯。

作为叙事民歌的绝配奏鸣曲式,拥有三段性段落特点的长篇曲式构架,充分体现了戏剧冲突的孕育、生成、推动与落幕的发展经历,创作中揉进了哲学的思辨,具有善于阐述戏剧性发展的表演性、历史性、人物性、破灭性特点,与其他的三部曲式有着根本的不同,是古典艺术具有代表性的曲式,有时还附带前奏和结尾。这和中国传统曲式的散板、慢板、快板、慢板、散尾结构有相似之处。

引子部分在弦乐柔和的弱音演奏中展开,渲染密切的氛围,仿佛风吹草原绿色波浪的起伏,第一小提琴的长音是歌曲首句的乐思,宛若英雄的黎明,草原孕育着故事的开始。乐段具有预示与先现的气质,叙事性的旋律,即将揭开故事发生所在地的帷幕。

(1)呈示部:主部、连接部、副部

主部主题在弦乐的衬托下,双簧管演奏出故乡主题,富有悲怆而壮阔的情调。建立在民歌基础上的延展与变化,在音乐进行中不断发展变化,孕育出更加激烈而精彩的音乐故事。民歌形象,到乐曲结束部分才有表现的戏份,作曲家精湛的乐段素材运用能力可见一斑。故乡主题在呈示部的B段变化中,音乐的裂变转调对位,预示着草原的风云变幻和动荡不安。

小号激昂的号角响起,铜管与弦乐在低音区出现了刺激的和声衔接,小提琴在高音区呈现动荡的节奏特征,构筑起短促的动荡局面,第一主题的经过句,预报人民的惊惧与气愤。副部主题在不同声部之间转换,如爱情的相互依恋。再现部由弦乐勾画出一片和谐的氛围。

(2)展开部

各种调性衍生的诸多主题的变化。快速的音符进行以及尖锐的和声,预示一个动荡的时期。暗潮涌动中的反面势力,与主部主题对比鲜明。人民动荡、权贵的残酷、反抗力量的集结汇合在一起,正义运动即将来临。

副部第一主题,铜管的阴森勾勒的反动主题,顺势引出连接部的反抗主题。与主部主题呈现出首次矛盾冲突,带出英雄反抗的主题。副部第二主题是斗争,铜管奏出坚强的音符,充满了动感的节奏,带起号召性的战斗形象。音乐来自民歌首句的第一、二小节音乐,向上跳进的音型具有英雄的性格特征。反复的曲调,剧情激化,是正面特征。旋律勾画出骏马奔驰的运动中的矛盾冲突,展现英雄召集人民斗争的景象。第三主题,为起义军。马蹄音型短句的节奏,是战争场面的呈现。短句不断发展腾挪,色彩逐渐厚重,义军集聚发展,交织低音弦乐的反动主题,形成矛盾冲突的激烈对抗。在一段相对辉煌的全奏,持续的三连音以及快速上行的琶音,主部主题显得亮堂,乐曲进入再现部。

(3)再现部

人民生活主题,第一主题局部绚丽的呈现,第二主题表达激战场景。民歌旋律的4次表达,在和声、音区、音色、织体、调性等转换,丰富表现。衔接到绚烂的第一主题再现,昭示民众的心声会如愿。英雄主题结束,表达斗争的圆满成功。

简短的链接部变为过渡句,带出副部呈现,成为高潮段落,全乐队的半音下行震音,勾画激烈的斗争局面,起义失败,英雄牺牲。铜管悲伤旋律,带入扩展的尾声部分。

(4)结尾

扩展的尾声(悼歌),民歌主题反复变奏,单声部顺延全乐队的演奏,悼歌变为颂歌。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的反复,旋律显得绚烂,预示英雄的敬礼,人民终将成功。

当代音乐创作关注民间音乐素材的进一步创作的诸多技艺。以欧洲近现代创作手段与我国民间曲调的创作结构融合,在呈现民歌音乐风采的同时,也扩展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手法,民族音乐在与时俱进的传扬中,获取了提升和大众的认可。放下内心的禁锢,在推陈出新的音乐实践中求索民族与世界音乐作曲的个性与共性。传扬经典民族音乐的时候,努力汲取欧洲音乐方法的精华部分,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

2.注重标题性的民族风格

交响诗《嘎达梅林》的创作具有以下特点:标题性、地域性与大众性。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事流传至今,在草原上家喻户晓。写作上,汲取了西方古典、浪漫以及民族乐派的方法,与民族音乐的融合浑然天成,为中国交响乐的构建和传扬提供了拓展性的摸索与实验。

为蒙古族音乐的作曲与传承、民族艺术遗产的保护与创新、艺术强区的构筑呈现文论检索,结合多种相似、交叉、跨界学科开展整体与局部合作的研习手段,寻求新的爆破点。特征上主要以旋律的持续性(曲式的洋为中用、和声风格和张力的牵制、诸多复调形式的结合搭配、自由多变的曲式、民间色彩的配器)和动机的机动性(平稳型的旋律进行、衍变型的旋律进行)为风格。

标题音乐的特点,是单乐章奏鸣曲式的构建原则,富有极强的叙事性和史诗性特征,音乐的繁衍遵循矛盾冲突的形式。蒙古族民族英雄历史题材,与交响体裁结合,旋律表现描述故事细节的音乐特征,既有西方面貌,又有东方韵味。作曲家在音乐的结构形式、色彩的的组合方法、片段性粘接的配器手法、隐伏与喻意的复调方式、宏观与微观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耐心的铺排与设计。

结语

蒙古族草原乐派的体系已经构成,蒙古族交响乐的形成是新中国音乐职业化构建的结果,赋予现实主义特征。蒙古族民间音调与交响乐体裁的结合,是辛沪光音乐创作的突出成就。她以情系蒙古族人民的博大胸怀,悠久的草原历史,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表达光辉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谱就蒙古族人民的颂歌与时代的呼唤。作为蒙古族音乐教育的奠基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被先后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音乐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她以一人之力,拓展了蒙古族音乐的版图,为民族与世界文化交流构架了一座友好的桥梁,是时代杰出文艺女性。斯人已逝的今天,再听交响诗《嘎达梅林》,依旧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参考文献:

[1]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辛沪光.我愿永远在内蒙贡献我的一生[J].人民音乐.1959(Z1):46.

[3]汪毓和.交响音乐创作要更好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J].人民音乐.2006(10):20.

[4]桑建良.蒙古族交响音乐的产生与发展[J].音乐研究.2007(1):122.

[5]范志国.《嘎达梅林》交响诗中的民歌主题运用方式探析[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4):47.

[6]苏载.《嘎达梅林》交响诗浅折[J].黄河之声.1994(2):20.

[7]赵汝德.《嘎达梅林交响诗》的民歌音调运用[J].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77.

[8]巩贺凯.辛沪光交响诗《嘎达梅林》的节奏特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8.

[9]赵伟晶.《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及其音乐文化研究》[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

[10]斯琴朝克图.交响与风格——中国蒙古族题材交响乐作品研究[博士论文].中央音乐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