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阅读多维评价 促进学生深度阅读

2022-01-18陈承章

成才之路 2022年6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语文素养阅读能力

摘 要:阅读是贯穿人一生的活动,学会阅读,学会深度阅读,更是时代的要求。那么在小学阶段,就需要逐渐开始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目前,学生深度阅读能力普遍较差,严重影响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对整合阅读多维评价、促进学生深度阅读进行探研,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技能、习惯,提升学生深度阅读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维评价;阅读能力;深度阅读;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6-0130-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当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向学生推荐各类课外阅读书目,并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阅读。家长们积极配合,督促孩子阅读。学生的阅读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阅读停留在表面,深度阅读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对此,本文进行研究,采用整合阅读多维评价,分别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学生深度阅读能力进行合理评价,在评价中提升学生深度阅读能力。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激发深度阅读兴趣

要让学生深度阅读,就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单一评价主体为多元评价主体,让家长、同学和学生自己都参与其中,做到他评与自评相结合。家长的评价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动机,同学的评价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在评价中,评价者不知不觉就提升了自己的阅读水平。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以确定目标,激励自己。

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在每日阅读评价表中设计了“你喜欢的评价人”一项,阅读个体可以自主选择。评语可以画笑脸,也可以用符号,还可以写简短的话语。这些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深度阅读垫定基础。

二、评价内容分层化,提升深度阅读技能

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差的主要表现是文本解读不到位,阅读多停留在文本的表面,阅读知识体系没有形成,写法运用、迁移能力差。如何提升学生深度阅读技能呢?福建省教研室黄国才老师从文本利用程度和思维加工程度两方面将学生阅读能力中的核心素养测评内容界定为检索、理解、运用、评鉴和质疑创新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了深度阅读能力的要求。检索和理解能力体现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理解和运用能力体现学生汲取语言表达智慧的能力,运用和评鉴能力让学生体验汲取生存发展的智慧,评鉴和质疑创新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与快乐的感受。黄老师的阅读理论给了笔者启示,笔者将这五个层面融入课堂阅读教学中,并结合阅读评价表对学生在课堂中的阅读表现进行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构建初步的阅读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以评价来促进学生阅读,提升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例如,在疫情期间,笔者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线上线下整合阅读教学时,就采用这种方法,设计了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线上线下“课堂阅读我能行评价表”(篇幅所限,表略),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学设计分为五个版块。(1)检查预习,简介人物,听写字词。(2)体会内心,以《军神》为例,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作批注,体会人物内心。(3)学法迁移,自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交流人物内心。(4)拓展阅读,阅读《永远的军人》。(5)写法迁移,选择一种情景(焦急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写一写。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课堂阅读评价表对每个环节学生阅读的表现作出及时评价,阅读要求明确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了,深度阅读的能力也在训练中提升了。

三、评价目标个性化,挖掘深度阅读潜能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阅读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生活体验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文本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阅读评价目标的制定上要有所不同,具有个性化特征,这样才能挖掘学生深度阅读潜能。

1.制定一般性阅读活动评价目标

一般性阅读活动目标是指学生阅读各类文章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制定一般性阅读活动评价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达成这些目标,要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理解文本是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可以用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用几句话概括,只要把握主要内容就行。(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教会学生结合文本中的语句来体会。(4)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应通过指导学生对文本反复感受、思考、揣摩而获得自己的认识。(5)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会运用合作的方式,与同学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2.制定一般性阅读能力评价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语文学习能力的过程。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一般性阅读能力包括:词句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朗读、默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能力。

制定一般性阅读能力评价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存在差异。教师要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能力,尊重學生的个体差异。(2)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3)目标要分层制定,逐级上升。(4)在阅读实践中重视学生质疑、合作、探究的能力的评价,促使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把阅读引向深入。(5)在阅读实践中,教师可以用阅读能力评价目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评价方法多样化,培养深度阅读习惯

深度阅读技能的提升为学生广泛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学生在校内阅读的态度往往与在校外阅读的态度截然不同。为了让学生能坚持阅读,喜爱阅读,深度阅读,保证阅读的质量,培养良好的深度阅读习惯,在阅读评价方法上笔者采用了专项测试法、作品展示法、活动评价法。

1.專项测试法

专项测试法是对学生某一项阅读能力或阅读技能进行专门测试,以确定其深度阅读的能力。专项测试法便于教师迅速发现学生阅读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而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运用专项测试法对某一阅读能力进行测试时,教师可以建立对这项能力评价的专门体系,并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分层设计。

例如,考查学生对文本“熟读”能力的测试。教师可建立以“熟读”为主的阅读专项能力测试评价体系,以检查学生对文本“熟读”的程度,进而在指导的过程中巩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读正确,扫清阅读障碍。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感知语言。②自学生字,读准字音。③多读多练,读得通顺。教师检查可采用自由读、同桌互读,相互点评,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2)读流利,感知文本语言。①营造朗读氛围,要求学生出声读,做到连词成句,连句成段。②难读的语句,特别是长句,检查学生能通过断句把长句读通顺。③带着问题读。检查学生会采用较快速度读课文的方法,感知文本内容的能力。④学生之间进行互听互评,互读互促,达到流利朗读的水平,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3)有感情,体会文本情感。①学生能读好文本中的重点句、优美句、对话句等。②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体现出来。③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角色朗读,边演边读,读出情感,读出味道。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确定好“熟读”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阅读水平的不同,可以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再确定三个层次的评价标准。C级评价标准。①会用普通话朗读课文。②能把句子读通顺,语言基本流利。③力争做到有感情地朗读。B级评价标准。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②能初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A级评价标准。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②正确说出文本的主要内容。③能说出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这样的分层设计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品尝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作品展示法

作品展示法是教师将学生通过广泛、深度阅读所积累的好词佳句、阅读方法、阅读感悟等,制作成精美的阅读手抄报、阅读卡等阅读成果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作课外阅读卡就是一种展示学生阅读成果的好办法(篇幅所限,图略)。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卡上记录下阅读的痕迹。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填写,也可以在读完一本书后填写。阅读一本书可以填写一张或几张阅读卡。填写的项目不宜过多,以防止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完成填写后可以对阅读卡进行整理、装饰,装订成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家长进行评价,并将阅读卡在教室、走廊等空间进行展示,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营造出浓浓的阅读氛围。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将作品转化成图片、视频,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班级的交流平台上展示。这样,同学、家长、教师还有学生的亲戚朋友等,都可以参与到阅读成果的评价中,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鼓励学生深度阅读,培养他们深度阅读的好习惯。

3.活动评价法

活动评价法是通过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使学生在与其他活动参与者的互动中,提升深度阅读能力的方法。活动评价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例如,“共读一本书交流会”活动,活动时除了学生、教师参加,还可以邀请文学素养较高的家长一起参加。在读书会上,学生或交流精彩语段,或评价书中人物,或谈感悟,说写法,各抒己见。教师与家长也参与其中,交流、发表观点,进行点评。学生在谈论中受到鼓励,获得启迪,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评选“阅读明星”的活动更受学生欢迎。这项活动是在制作“课外阅读卡”的基础上开展的,每学期一开学就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阅读活动,在班级推出“阅读明星”评比活动。“阅读明星”的评选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参与。评选设置三个不同等级的荣誉,“阅读小达人”“阅读小明星”“阅读小博士”。评选条件的设置由易到难。在学期末教师要进行总结表彰,颁发相应的证书。特别是“阅读小博士”要隆重展出获奖学生的照片、个人简介、阅读卡,把阅读的种子深深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

实践证明,通过整合阅读多维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深度阅读,能够提升学生深度阅读能力。课堂内外,学生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发生明显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深度阅读意识和能力,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玉国.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阅读教学的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2020(09).

[3]贺英姿.小学高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及其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20.

[4]曲胜利,苗春玉,赵秋梅.浅论小学阅读深度学习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02).

[5]卢晓惠,李丹.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17).

[6]杨德铸.推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2017(81).

[7]许碧娥.找准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点位”[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5).

作者简介:陈承章(1975-),男,福建邵武人,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Integrating Multi-dimensional Reading Evaluation and Promote Students' In-depth Reading

Chen Chengzhang

(Tongta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Fujian Province, Shaowu 354000, China)

Abstract: Reading is an activity throughout one's life, learning to read and learn to read deeply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then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we need to gradually start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depth reading ability. At present, students' in-depth reading ability is generally poor,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competen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integrating multi-dimensional reading evaluation and promoting students' in-depth reading,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s, skills and habits and improve students' in-depth reading ability.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reading ability; deep reading; Chinese competence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语文素养阅读能力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戴着镣铐起舞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