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赜
2022-01-18吴岩
摘 要: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文章分析课程思政的含义和要求,探讨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民办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学科特点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加强教师培训并提高其授课效果,注重课程思政教学示范,重视课程思政教学考评。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6-0007-03
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拥护党的领导、提升道德法治意识、形成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应按照教育部门提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求,落实好人才培养的各项目标,积极解决好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和要求
1.含义分析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高等教育要规划好人才培养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形成适应国家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制,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始终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落实人才培养的各项要求。关于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等院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全面融入其他课程体系中,做到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引导全体教职工参与到思政教育中,让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全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措施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进而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格局。
2.内在要求
首先,突出对人的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愿,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但这些与人的思想意识息息相关的内容,恰恰是部分高等院校重视不足的地方。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思想的指导下,将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德作为学生培养的着力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显然,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更加重视对人的培养,先将学生培养成健康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人,然后再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各项技能。
其次,突出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实际上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个学科中,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也不区分社会科学和理工学科,所有的学科在教学中都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高等院校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参与到思政教育中,进而形成一种全员参与的格局。
再次,突出各学科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书育人,其重点在于育人,这也是国家对现代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但是当前,民办高校的大部分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专业技能以及学科实践能力,总体上还是忽略了育人方面的要求。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融合,能够让民办高校将原本专注于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模式转化为育人和知识教育并重的模式。
二、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充分
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群体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乐于奉献等情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离不开这些具备良好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的人才的支持。2020年6月,教育部專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思政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得以全面确认,并且《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要求。可以说,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区别,并且这种教学模式还处在逐步探索、逐步完善的阶段。有些教师早已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这种新的变化还没有形成充分的认知,这是阻碍课程思政在民办高校推广应用的一大因素。
2.思政教育在专业课中的渗透不到位
民办高校中的部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直接联系相对较少,如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这些课程内容的专业性都非常强,使得部分教师并不能很快掌握课程思政的要领,导致思政教育和专业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渗透与融合。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只要是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都可作为课程思政的素材。因此,高等院校教师在组织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时应打开思路,在把握政治立场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探索,进而将学生培养成思维活跃、身心健康、三观正确的综合性人才。
3.课程思政师资力量不足
任何事物的认知都要遵循从陌生到熟悉、从局部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的规律,课程思政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也不例外。在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很多教师未能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不知如何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教学人才匮乏的局面,会制约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4.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健全
课程思政并不是在所有课程中生硬地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思政教学和具体专业课之间的结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生搬硬套的感受。这就要求相关院校和授课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建立起相应的思政教学体系,要涵盖思政教学素材、课程内容衔接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学生反馈等多个方面。而且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非朝夕之间就能建立起来的,很多民办高校还在研究国家政策导向以及教育部门对课程思政的解释,其重点参考内容就是《纲要》。这种尚不健全的教学体系,是制约民办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的一大要因。
三、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1.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首先,正确理解,明确目标。民办高校要根据《纲要》的精神,深入理解其教育意义,并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去分析现代化人才教育的方向。当前,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如果民办高校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将这些培养成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将会极大地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因此,民办高校应根据课程思政的具体指导要求,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划分责任,推进教学。民办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不仅仅是各任课教师的任务,民办高校还应建立起涵盖本校、各学院和各专业在内的多级责任体系。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课教师等要全身心投入到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划分出明确的管理责任。这样,会对监督落实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责任意识具有显著的作用。
再次,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民办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应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一些优质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上传到这些平台上,然后让本校的教师去这些平台上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方法。这样,既便于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同时也为典型教学案例的推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结合学科特点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素材
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结合始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难点,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课程思政素材的融入方式还缺乏有效的经验。因此,如何根据学科特点组织课程思政的教学素材,是教师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长远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政治目标。民办高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其培养的学生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价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根据专业课的特点以及发展历史提炼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素材。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奋斗意识、奉献精神以及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并能够从学科内容、学科历史以及伟大人物的事迹中提炼出鲜活的素材,以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例如,在飞行器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将人民空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时做出的伟大贡献作为教学素材,也可将钱学森先生归国助力中国空气动力学发展时经历的困难作为典型案例。从学科本身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三是在课程设计中突出爱国主义情怀。党和国家强调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目的,就是将民办高校的学生塑造成身心健康的能够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使他们始终拥护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课程思政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加强教师培训并提高其授课效果
首先,加强教师培训。民办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利用本校的网络平台制作一些专业化水平高、示范性良好的课程思政典型课件,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民办高校还可组织专项培训等活动,让思想政治教师为其他专业课教师讲授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以促进他们的专业化成长。
其次,提高授课效果。有些专业课教师擅长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却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将思政内容边缘化。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民办高校应建立教学效果监督机制,督促专业课教师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授课效果。
4.注重课程思政教学示范
课程思政应该如何实施,如何评价其效果,这些都是民办高校在推进此类教学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民办高校要注重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为各個专业的教师提供模仿、参考以及创新的导向,以有效提升其他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在示范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定课程方案。教师在授课之前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出完善的课程方案,其中要充分说明思政部分选择哪些素材,并且阐明思政部分和授课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过渡。二是检查课件的制作。民办高校要检查教师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时是否制作了相应的教学课件,查看思政部分的呈现形式是否清晰合理。
5.重视课程思政教学考评
首先,民办高校要组建教学专家团队对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这些专家可采取教学观摩的方式来检查某位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重点观察教师的课程组织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课堂反馈等情况。其次,民办高校要利用问卷调查或者考试的形式评估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效果。民办高校可向各个专业班级发放调查问卷,就某一学科形式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衔接性、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等进行调查,据此来判断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
总之,民办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时常常面临着认识不到位、思政内容和专业课程衔接不充分、师资不足等问题,极大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推进。因此,民办高校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学科特点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加强教师培训并提高其授课效果,注重课程思政教学示范,重视课程思政教学考评,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呼艳芳.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2]许瑞芳.一体化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20(08).
[3]郑敬斌,孙雅文.高校课程思政的本质意涵与建设之要[J].中国德育,2020(17).
[4]郑建芸.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构建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应用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SJGY2020061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岩(1991-),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
Exploration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u Yan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28, China)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integrate th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value concept and spiritual pursui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each curriculum, which has a subtle impact on students' ideology and behavio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and requirement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oints out tha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uild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organiz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 the teacher training,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emphasiz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