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1-18时二俊赵俊康
时二俊,赵俊康
富有同情心是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然而福利机构的儿童是一群特殊群体,对其长期的情感投入极易导致护理人员情感耗竭,产生负性情绪,导致同情心疲乏,表现为冷漠、失眠、紧张、易怒、情感枯竭、工作丧失激情等,发生无法解脱的情况[1-2]。长期处于这种情感应激状态会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3-4]。目前,我国关于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的相关研究较少,对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影响因素仍然未知。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的同情心疲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儿童福利机构护理管理者提供基本数据资料和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7月—2020年9月选取本市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儿童福利机构工作满6个月;知情同意并自愿完成所有问卷调查。
1.2 调查工具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护龄(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年限)、婚姻状况、学历、职称级别、生育情况、出生地。②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该量表由李小琴[5]编制,由精神紧张、热情丧失、行为消极、情感淡漠、能力怀疑和斗志丧失6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6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非常不符合计1分,较不符合计2分,一般计3分,比较符合计4分,非常符合计5分),总分为各维度得分相加,评分范围为36~18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的同情心疲乏水平越高。③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两量表总分均为100分,低于50分为无焦虑抑郁,50~59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0~7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本研究发放问卷123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7.56%。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了120名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其中男10人(8.33%),女110人(91.67%);年龄25~60(45.53±5.92)岁。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总分为(107.54±4.59)分,条目得分为(2.99±0.13)分,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整体上处于中等程度水平。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由大到小排序为热情丧失>精神紧张>情感淡漠>行为消极>斗志丧失>能力怀疑。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表现较多的可能是热情丧失、精神紧张和情感淡漠,其条目均分均超过3分,达到中等偏上水平,需要引起福利机构的关注,其余维度条目均分为2.50~2.86分,处于中等水平。
表1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n=120) 单位:分
2.2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级别、生育情况和出生地的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的单因素分析
2.3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焦虑与抑郁得分情况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SAS量表得分为(45.26±8.84)分,SDS量表得分为(47.22±5.48)分,分别有34人(28.33%)和25人(20.83%)存在焦虑和抑郁,见表3。
表3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得分情况(n=120)
2.4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总分与焦虑和抑郁得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见表4。
表4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总分与焦虑和抑郁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2.5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的多因素分析 以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级别、生育情况、出生地、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为自变量,以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α入=0.10,α出=0.15)。结果显示,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有学历、生育情况、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P<0.01),见表5。
表5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影响因素的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在儿童福利机构针对护理人员进行了同情心疲乏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整体处于中等程度水平,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的热情丧失、精神紧张和情感淡漠。本研究及时地了解了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的同情心疲乏状况,对维护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及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8]。
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有学历、生育情况、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P<0.01)。学历为初中或高中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水平高于学历为专科的护理人员。儿童福利机构与其他福利机构不同,儿童无法准确表达其身心状况,经常哭闹或烦躁,导致护理人员易表现出易怒、精神紧张、工作成就感降低等负性情绪,逐渐降低对儿童护理的工作热情。而专科学历的护理人员具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护理素质,能够相对自如地应对儿童的护理工作。本研究发现,未曾生育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水平高于已有生育的护理人员。这可能是由于福利机构儿童可能不具有自理能力,已有生育的护理人员有养育孩子的经验,能够与儿童具有良好的沟通,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足感;而未曾生育的护理人员无法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儿童的护理上,缺乏对儿童的关心,表现为情感麻木,对待儿童的护理丧失热情。本研究发现,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是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可能是由于福利机构儿童的长期护理使得部分护理人员处于轻度或中度焦虑抑郁状态,无法全身心投入儿童的护理工作,导致同情心疲乏,工作不积极。
本研究建议福利机构的护理管理者在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入职前进行岗位培训,明确儿童护理的性质,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同情心疲乏的评估[9];对同情心疲乏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针对性有效措施,疏导护理人员的负性情绪,宣泄儿童护理工作的压力,同时给予护理人员更多的人文关怀,减少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发生,并给予积极的心理引导,树立儿童护理工作的信心与斗志[10]。
综上所述,学历低、未生育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水平较高,焦虑和抑郁均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同情心疲乏水平。儿童福利机构的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护理人员的同情心疲乏,从而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护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