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
2022-01-18杨洋乐丽红黄梅梅吴志勇郑云曹大宇
杨洋,乐丽红,黄梅梅,吴志勇,郑云,曹大宇
(1.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余干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余干 335100;3.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 南昌330045;4.南城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抚州 344700)
绿色农业萌芽于20世纪上半叶,并在欧美得到初步发展。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农业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包建中首次提出了“绿色农业”概念。2003年10月,在“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首次在公开的国际会议场合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正式将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江西绿色农业高速发展。2014年,江西全境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江西绿色农业发展迎来了宝贵的历史发展机遇。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这对江西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江西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江西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现状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主要针对农作物的育种、栽培、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耕种机械、精细化的田间管理等手段,保证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满足绿色环保要求,减少化学农药及化肥使用量,为生产绿色健康食品提供低污染、无公害原材料。涵盖稻田养鸭、养鱼、“猪+沼+果” 等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模式,还有增施有机肥、轮作、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技术(包括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与传统的农业技术相比,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仅安全健康,同时低碳环保,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安全、健康农产品的保障。经过十余年摸索、示范与推广,江西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呈“五化”(多样化、标准化、机械化、示范化、规模化)发展态势。
1.1 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江西农业耕作生产效率逐步提升。化肥农药浇灌喷施技术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实现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污染。随着机插、机直播、无人机飞防、机烘等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菜单式”、全程托管式等农机服务的开展,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农作物机械化率逐年提升,其中,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由2015年的900个增加到2019年的1100余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2015年的66.52%提升到2019年的73%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2015年的71.3%提升到2019年的78%以上,2019年水稻机械化种植率在35%以上。2019年开始,鄱阳县论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创新育秧方式,积极探索高密度短秧龄机插技术,通过采用旱地土培育营养土、高密度播种减少大田秧盘量、水泥土育秧等措施,大大降低了育秧成本,全程托管播种、育秧及机插成本180元/亩左右,较传统机插减少近1/3的成本,受到了规模种植户的喜欢,订单面积不断增加。
1.2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模式越来越丰富
近年来,受粮食生产成本攀升、收购价格疲软、市场消费需求变化、不良天气条件、种粮效益低等多重因素影响,省时省工的再生稻种植技术及“水稻+”新技术越来越受农民重视,特别是“水稻+”新技术,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由传统的“稻鸭”共作发展到现在的“稻虾”“稻鸭”“稻鳖”“稻鱼”“稻鳅”“稻蛙”共作模式,水旱轮作模式由传统的“稻油”“稻稻油”发展到现在的“稻油”“稻稻油”“稻再油”“稻豆”“稻烟”“稻菌”,种植模式越来越丰富,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从表1可以看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以稻虾为主,示范推广面积由2015年的不到4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100万亩以上,呈飞跃式上升;全省再生稻面积由2015年的44.54万亩,增加到2020年175.9万亩,翻了近4倍。
表1 2015年-2020年绿色农业技术应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万亩
1.3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从表2中可知,近五年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覆盖到了粮油、经济作物,如水稻、油菜、茶叶、果树、蔬菜等大宗作物,推广应用面积不断增加,2020年,全省种植业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为4646.61万亩,较2015年增加591.98万亩,增幅14.6%。其中,水稻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为2991.18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58%以上,油菜推广应用面积为373.19万亩,占油菜总播种面积的52%以上,茶叶推广应用面积为96.99万亩,占茶园总播种面积的57%以上。
表2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面积单位:万亩
1.4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主体逐步扩大
新型经营主体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最直接的应用者,他们可以学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既可以提升意识水平,又可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表3可以看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主体逐渐扩大,截止到2020
表3 绿色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统计表
备注:数据来源于各设区市统计资料
年底,全省有87322个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较2015年翻了一倍以上,其中,以家庭农场数量增加最快,较2015年数量翻了5倍以上,其次是种粮大户及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1倍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增加量最少,增幅为75.8%。
1.5 着力构建标准化绿色种植技术体系
着力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等方面构建标准化绿色种植技术,按一定的科学标准来种植,通过标准化种植,让作物达到高产量增收、高质量增值,最终实现产值的极大提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标准化种植将推动我国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也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由追求高产向优质高效迈进,从种得好到要卖得好。
2 江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虽然江西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水稻、油菜、茶叶、果树、蔬菜等作物上都有应用,为绿色农产品提供了保障,但从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来看,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绿色生态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乏
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影响,江西绿色农业种植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从业者的实际素质,都相对较差,在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时,仍存在认知不足、重视不够等现实问题,缺乏应有的绿色发展理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未能真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只重视绿色有机认证结果,没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或者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失信于消费者。二是尚未形成绿色农产品消费的一致共识。从消费者视角看,多数消费者本身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不深刻,长期以来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对市场上的绿色产品缺乏信心,或仅仅片面地关注农产品的价格,不能形成正确的绿色食品消费观念,市场购买力不足,制约了绿色食品市场的扩大。三是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江西省经常通过江西五套“稻花香里”栏目、江西农业信息网、江西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12316平台等媒体平台宣传推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模式,但与当前绿色农业发展的最佳状态还不匹配,宣传、普及力度相对有限,传播影响力不足。
2.2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尚不健全、科技支撑不够完备
一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模式亟待攻关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稻田综合种养、水旱轮作等绿色农业单项技术或共性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但是总体储备还是比较少,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力度还不够。如双季稻秸秆利用仍然以粉碎全量翻压还田为主,特别是早稻秸秆还田腐化时间短,容易引起晚稻坐蔸僵苗、返青慢等问题。二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尚不健全。绿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生产面临着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产量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方面问题,乡、村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几乎空白,农业从业者不能很好地获得技术标准、生产管理、产品认证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三是先进适用的设施设备不多。目前机插侧深施肥、有机肥施用、作物秸秆收集打捆一体化、流水线播种、机直播等绿色环保节能的成熟机械不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绿色农业技术应用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如水稻机插育秧采用流水线播种,一条生产线需要人分别负责上底土、播种、覆土、摆盘、叠盘等,代育、代插成本为130~180元/亩(不包含种子),费用高,影响了机插技术示范推广。四是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健全。县级农技人员结构老化,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更新较慢,加之新生力量缺乏、青黄不接,制约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应用。目前,乡镇一级农技推广人员已经并入乡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更多的是从事日常事务性工作,没有专人负责开展技术推广工作,造成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肠梗阻,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
2.3 农业从业者和组织形式不能满足绿色农业发展需求
一是有效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基本就剩下老人、妇女及小孩,农村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结构双失衡,老龄化、兼业化、女性化趋势明显,并且大部分是初中以下文凭,受教育程度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弱。二是新农人和精英人物紧缺。农业绿色发展是新生产业,对人才要求极高,不仅要懂绿色生产技术知识,还要懂企业经营管理、绿色产品营销等知识。目前,农业从业队伍并不能适应农业绿色发展工作要求,主要原因是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并不多且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三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江西省仍以小农经营为主,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生产联盟等农业组织发展状况不佳,多数没有很好地组织和运转,组织化程度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绿色发展。
2.4 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小,产业化程度较低
近年来,全省各地依托山区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产基地,但基地分布相对较分散,集约性差,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强的生产基地,导致农产品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江西绿色农业总体实力不强,发展不均衡,产业带动力较差,农产品加工水平偏低,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营销渠道较窄,绿色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从产品到商品的有效转化率较低,不利于绿色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流通。
2.5 绿色农业品牌多、杂
近几年,江西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涌现出一系列绿色农业品牌,如重点打造的“赣南脐橙”“浮梁茶”“婺源绿茶”“狗牯脑茶”“南丰蜜桔”“万年贡米”“泰和乌鸡”“广昌白莲”“崇仁麻鸡”“靖安白茶”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宜春大米”“井岗山牌大米”“永修香米”“鄱阳湖大米”“万年贡米”“奉新大米”“麻姑大米”七个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及“吉内得大米”“凌继河大米”两个稻米绿色特色品牌,“赵州关禅米”“一江秋”“鱼米农夫”“武夷篁碧”“雷代表”“三十六湾”等企业自主品牌,但农业品牌基础还不牢固,标准体系不健全,品牌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农业品牌数量多、散而不强,杂而不亮,并且性质类似程度高,企业竞争多过合作,缺少抱团做强意识,导致区域品牌影响力弱,加之市场不规范、认证公信力不高、消费者信任度低,影响了农产品公用品牌作用的发挥。
2.6 经济效益走低,生产成本逐年攀升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农业生产物资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特别是2021年,由于环保督查压力,尿素、复合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非常大,尿素上涨了2/3、复合肥上涨了1/3以上。近几年来,江西示范推广了再生稻、籼粳杂交稻、稻田综合种养、水旱轮作、水肥一体化、有机替代、秸秆粉碎全量翻压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机插、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等系列绿色高质高效主推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江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2018年洪涝灾害、2019年7月份开始的连续三个月的高温干旱天气、2020年7月份特大洪涝灾害及9月份的重度“寒露风”影响,90%以上的规模化种粮大户处于亏本状态,种粮规模100亩以下且自己管理或无租金的新型经营主体才有收益,但效益非常低。
3 江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对策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对传统农业技术发展体系的全面升级,其中既需要技术更新,也需要农业经营者、从业者积极调整发展心态、优化产业层级。发展绿色农业,观念是前提、产业是核心、人才是基础、科技是支撑、品牌是抓手,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3.1 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
通过有公信力的媒体,加大对绿色种植技术模式的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的绿色生态意识和诚信意识,帮助农业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提升认知。同时,提升农业队伍素质,加强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可以聘请专业的老师讲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让更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参与培训,且重视跟踪后期生产经营中碰到的问题,统一收集并对接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进一步规范绿色种植。
3.2 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探索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模式。江西应攻坚克难,实现技术突破。要向农业发展好的省份取经,找到适合本省的绿色发展模式。还要加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健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发挥乡镇一级农技推广人员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发动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深入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同时,鼓励支持农技人员参加相关培训,更新专业知识。
健全绿色种植技术体系。制定技术标准并进行推广运用,利用好12316服务平台,做好乡村农业咨询服务。
促进校企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对有成果转化需求的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应积极帮助其对接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落地。
3.3 整合农业品牌,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
发挥地方优势,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优势地区种植优势农产品,有利于打造地标产品,提高知名度。地方培育一个品牌不易,在打响农业品牌的同时,也应加强品牌保护,引导企业抱团发展。
健全标准体系,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有利于培肥土壤,统一管理有利于缩减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企业搭建多样的平台,促进产销对接。
招商引资,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产业带动能力,补短板,深挖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依靠产业带动,促进品牌农业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同时可以保证资源的有效使用以及合理利用。江西在加大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宣传工作重视的同时,也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帮助种植户充分了解绿色农业的优势,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