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期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运用分析

2022-01-18杨青陈红萍郭彩萍

江西农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天气预报气象灾害

杨青,陈红萍,郭彩萍

(晋中市气象局,山西 晋中 030600)

在各项科技发展、农业振兴的背景下,构建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全面预测农区近期气象,对给出精准气象资料、合理防范气象灾害问题、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等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1 短期气象预报的内涵

短期天气预报工作,指对农业生产地区进行天气预报,给出最近时间段的气象资料,能够确保气象信息的预测质量,助力农业气象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区域,短期天气预报具有气象观测的高效性、防灾性优势,便于农业生产人员积极应对各类气象灾害问题,比如强对流、较大量降水等,表现出较强的天气预报价值。

2 短期天气预报的积极意义

2.1 准确分析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作为判断气象变化的关键因素,同样是引起气象变化的重要参数,具体包括温度、湿度等[1]。各类气象条件,在多种参数影响下,会形成多样的气象现象。比如,在温度升高、降水量不足的条件下,会引发干旱问题;在气压减小、温度升高时,会增加部分农区的降水量。借助各类气象条件,有利于精准获取农区降水的具体情况,达成短时天气预报目标。

2.1.1农业气象判断示例一

例如,在某农区,农作物生产以茶叶、烟叶为主,气象条件对农业收益形成较大影响,有必要实时获取近期农区的天气变化情况。因此,使用现代化气象分析系统,从湿度、气压等多个参数视角,全面采集区域内的气象资料。结合参数变化,分析短期内气象走向,比如降水时间、降水量、降水面积等。

2.1.2农业气象判断示例二

例如,2021年10月,农业气象周报表示:北方农区光照温度处于正常范围,有助于农业生产;10月3日-6日期间,国内大多数地区有强降水气象,雨量较大、光照较小,会增加土壤湿度,不利于农作物成熟采收,增加了秋季收获的困难;南方地区多数农区气象晴朗、降雨量较少,可及时完成水稻灌浆、蔬果采摘等农务活动,部分灌溉装置不完善的农区会发生轻度或中度的干旱问题,此种气象问题会减缓旱地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无法保证油菜育苗质量。

如图1所示,是辽宁、河北、山西等多个地区,自1961年至今的降水量统计结果。由图1发现:2021年国内多个地区的降水量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加;图中横线表示1981年-2010年间国内多个地区的降水量均值。

图1 多个地区历年降水量的统计图

2021年10月8日-14日,国内多数地区气温相比同期较高,高出1℃~4℃。在江汉、江南等多个地区,温度均值相比同期高出4℃~6℃,部分地区的温度涨幅甚至大于6℃。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气温有所下降,降幅在1℃~4℃。四川、西北、东北各地的整体降水均值[50,250]毫米,是1961年至今降水量最大的一年。云南、海南等地区,整体降水均值[25,200]毫米。其他地区降水量未超过25毫米。

农业气象分析:结合各地区1周内的气象特点,东北、内蒙古的农区,近期会有大面积日照,整体气温未出现异常问题;内蒙、黑龙江等地区,短期内会发生[5,25]毫米的降水现象,适宜进行秋收农务;辽宁中东、吉林南部等多个地区,在短期内会有至少2天的强降水天气,降水量较大,相比同期高出1~4倍,区域内光照量减少3~8层,农区整体土壤湿度较高,不宜进行秋收农务。

2.2 合理判断气候适应性

辨别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是各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防范气象灾害问题。气象灾害对于农业收益形成了较大影响,加强气象灾害防护,较为关键。因此,在现有气象测定体系中,应增加农作物与气象环境的适应性分析,合理回避气象灾害带来的农业风险。适应性分析时,以短期气象测定结果,判断天气走向,分析农作物可能受到的影响。

例如,某农区内,农作物以烟叶为主。强对流气象条件,会削弱农作物的生长能力。合理利用短期天气预报方法,获取区域内的强对流气象变化情况,判断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问题。分析气象适应性,有助于防范突变气象带来的农业损失问题,便于农户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保持农作物的生命活力,减少农业经济损失。

在应对强对流气象灾害时,农户可进行水质调节。在完成强降水后,养殖池内整体水质具有浑浊性,不利于鱼类生存,应加强改善水质,维护鱼类生长环境。水质改善措施为:周期性使用生石灰,使用间隔时间为12天,每亩养殖池使用12公斤生石灰,使其与水融合,均匀泼洒池中;生物过滤,使用池中10%的水种植空心菜、红菱等生物,确保水质净化质量。

3 短期天气预报关联农业生产的应用视角

3.1 短时气象预警

短时气象预警的应用关键,在于能够有效获取短周期内的农区气象资料,便于农业生产做出相应措施[2]。在农业生产期间,农户可以运用短信等形式,接收近期农区的天气预报结果,继而依据气象特点,进行生产调整,以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农业损失。近期天气预测工作,一般反馈未来12小时的气象资料,具有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农业生产人员在掌握气象资料后,可用于农业规划与生产管理,合理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农业问题,带动国内农业发展。

3.2 气象灾害防护

气象灾害的类型有多种,主要表现为干旱、洪水等。在发生气候灾害问题时,农民将会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气象分析,有效梳理气象灾害特点,分析农作物的适应情况,给出相应的生产调整方案,降低灾害影响。气象部门应积极落实灾害预测与分析工作,给出相应的应急防护方案,建立有效合作体系,塑造气象单位较高的责任意识,发挥天气预报价值。短时预测出的极端气象,可能对农业生产形成较大影响。所以需要借助先进技术,进行气象预报、天气管理,确保气象防灾信息传输的及时性、高效性,便于农户做出防护处理。一般情况下,测定未来两个小时的气象资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有效降低农业损失。

4 短期天气预报于农业生产的使用路线

4.1 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近期准确的农区气象资料

当前,科技不断发展,生产出了多样性的电子设备,提升了农业生产预测资料的全面性与多元性[3]。在此种情况下,设备采集的数据,具有类型多、功能多等特点,相应形成了各类数据分析工作。在现代设备帮助下,能够有效获取气象条件,给出农业调整分析结果,确保临近天气资料的准确性,增加农业收益。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更新带动着气象服务产业的优化与调整,提升了天气预报的高效性。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更新与利用,可以确保天气预报结果的应用效果。

现阶段,农业生产体系逐渐建立了精细化生产流程、智能型田间管理体系、高质量的农产品监管机制,以此保障农产品质量。由于客观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建立各部门联合机制,有效更新生产设备,获取精准天气预报结果,保证农业收益。

4.2 丰富农业气象的业务内容

农业天气预报工作中,存有预测项目不全面、预测资料使用受限性等问题[4]。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应制定更为规范的预测要求,加强短期天气预报质量。其一,应对临近气象预报的各项工作,给出详细的气象工作内容,给单一性气象测定增加数据分析内容。有效结合各项预测技术,加强气象动态预测,从降水、温度、湿度等方面进行精细化测定,比如湿度的保持周期、温度的变化幅度等,加强天气预报的精准性,为农业生产给出更多建议。其二,增加气象业务内容,结合农作物的实际种植情况,给出气象服务方案,制定联合体系,带动农业生产发展,确保气象与农业技术有效融合。其三,预报近期天气时,服务部门采取线上服务形式,为农户提供气象服务与指导,促使农户有效应对气象问题,及时完成气象防灾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气象影响。

4.3 研究不规律气象的预测方法

短期天气预报工作,相比周期天气预报,具有测定时间短、测定结果准确等特点。在现代气象服务事业发展中,对天气预报资料的准确性,给出了更高要求。其一,在近期天气预报时,以不规律气象为视角,加强预测方法分析,总结异常气象的发生前兆、内在特点,以精准预测异常气象。其二,不规律气象具有发生的不规律性、气象特点的异常性,一般天气预报方法,无法给出全面的预测结果。因此,在短时天气预报时,以气象精准性为工作方向,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必要时可利用人工智能科技,确保不规律气象识别质量,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

4.4 建立气象雷达网

在测定短时气象时,多普勒雷达具有较强的使用优势,有助于提升天气预报资料的有效性,给出风速、气流的具体变化范围。然而,雷达预测技术尚有不足,检测资料准确性有提升空间。因此,需要加强雷达监测的时效性,构建完善的气象雷达网络,确保气象服务的全面性,尽可能地获取精准的气象灾害资料,切实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层次。

4.5 更新与完善气象管理平台

使用气象管理平台时,周期性开展系统优化与功能完善工作,确保短时气象测定结果的使用效果。与此同时,结合区域内的气象属性,逐一分析各气象条件变化、系统的更新与完善,有助于提升天气预报资料的推送及时性,便于农户及时做出生产调整。比如,国内部分地区,天气预报信息准确性不高,降低了农产品的创收能力。因此,在搭建气象管理平台时,各地区气象服务中心,需要明确详细清晰的职责与义务,确保预测结果质量,减少预测错漏问题。

5 结论

综上所述,短期天气预报的各项工作,积极融合于农业气象体系,能够有效获取农区短时间内的气象情况,便于农务人员掌握气象资料,有效制定气象防灾措施,减少农业生产损失,逐渐形成智能农业生产体系,带动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天气预报气象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专栏:红色气象 别有洞天
蚁先生的天气预报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大国气象
如果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胸中藏气象 笔底挹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