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

2022-01-18丁筱慧舒素云

江西农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松材混交林营林

丁筱慧,舒素云

(1.修水县四都镇政府,江西 修水 332400;2.玉山县文成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江西 玉山 334700)

在2020年,修水县林业存在的有害生物面积高达299.6平方公顷,且属于轻度发生,基本上都为虫害,在整个县域发生的虫害率仅是0.09%。对于有关部门来说,也运用了一定的防治措施,对有害生物造成影响的林分运用了森得保细菌粉剂,以促进生物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其防治面积是299.6平方公顷,且无公害防治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已经超出了规定的控制指标[1]。当林业出现病虫害时,应在第一时间开展防治,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对此,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时,需结合森林的具体情况,还有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林业种植方向进行科学规划,建立科学的森林保护体系,有效利用营林技术优势,进一步增加森林种植效益,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种植生态及社会效益的提升。

1 病虫害技术以及营林措施介绍

2021年上半年,在相关部门的科学引导下,修水县根据松材线虫病防控“庐山保卫战”开展了全面的疫木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挂设松墨天牛诱捕器75个,防治面积6644亩;释放花绒寄甲成虫6万只,防治松墨天牛面积9513亩;对竹坪隧道口山场、凤凰山公园、旌阳山等县城周边松树打孔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注药数量19682瓶,注药松树株数8180株。基于生态资源保护来看,在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时,应注重森林资源的多样性特征,建立科学的管理措施,对生物资源多样性进行保护,防止对森林附近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不但要有效控制病虫害防治成本,还应考虑营林技术运用成本,以保证林地经济效益。针对营林技术的运用,应有效保证防治质量,降低病虫害出现的几率,进一步把控运营成本,从而促进林业管理工作稳定发展,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对此,在管理森林资源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应对病虫害防治加以重视,强化相关的管理工作,科学运用营林措施,促进森林资源管理及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实施营林措施的现状

目前,该县在营林技术的运用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森林机构编制工作者数量少,监管力度欠缺,对有害生物宣传力度不够,基层工作者业务培训也存在局限,经常会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且农村青壮年劳动者相对较少,这对于大范围组建森林监测团队产生较大阻碍。基于以上问题,社会化防治服务工作开展相对困难,阻碍了森防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防治设施设备不健全,也限制了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基于病虫害防治,营林措施的运用实践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为有效防治病虫害,需科学采取营林措施,除科学选取苗木、强化苗木检疫以及实施混交林防治这三方面措施之外,还可以采取对染病的植株及枝条开展修剪处理、改善林地通风条件及生长环境等方式,防止病虫害的出现及蔓延。

3.1 科学选取苗木

林业工作者应综合造林用途及后续管理效果等因素,科学选取树种,确保所选树种的生长特性应满足种植用地需要,有效保障种植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加树种存活率。在正式进行种植前,应对种植的苗木进行前期处理,包括消毒及检查等工作,实现对造林苗木的全面检查及控制,保证造林质量。实际种植过程中,应根据苗木不同生长阶段,为其提供丰富的养分,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另外,还需全面落实除草及浇水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林地管理,从而促进苗木茁壮成长[2]。

3.2 强化苗木检疫

实际造林时,需要引入新品种,但新品种极易携带病虫害,林地管理人员来应根据林地的具体情况改善营林技术,有效落实检疫工作,对新苗木品种开展全面检疫工作,检查各项指标,判断其能否满足现阶段林地种植标准,全部指标都满足相关标准时,方可将其引入林地,如此确保种植树木的质量,有效降低病虫害产生的影响。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种植者应结合林地所在区域、实际种植状况等因素,科学增设隔离带,针对极易感染病虫害的树木,应隔离处理,防止虫害大规模蔓延。特别是出现过大规模病虫害的林地,应落实隔离工作,防止虫害不断蔓延[3]。实际进行检疫工作时,为有效增强检疫的规范性及科学性,应该结合苗木的具体状况,开展精细化分析,同时构建科学的隔离制度,确保在后续产生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还应充分落实相关的管理工作,利用检疫机制在根源上消灭病虫害,阻断其传播渠道,进一步提升林地管理效果,增强管理水平,促进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有效落实苗木检疫工作,应做到下述两点内容。第一,应对全县苗圃及育苗基地开展检疫工作。该县在2020年12月份,需要开展产地检疫的基地面积就有178.06公顷,且已经开展了产地检疫的面积达到178.09公顷,包括固定苗圃面积13.37公顷(杉松油)、绿化苗种苗基地面积为164.72公顷,开展产地检疫的苗木数量共有1013.24万株,其中造林苗680.5万株、绿化苗332.74万株、调运苗木22.75万株、木材2484.4立方米,它们的检疫率达到了100%,并未发现有害生物,总计签发了检疫证书266份;第二,应全面落实产品调运检验。现阶段,对调入产品(木材类4384.94立方米、种子数量70.50千克),以及别的废料等进行检验,调运检疫率达到100%。

3.3 混交林方式防治

实际营林时可采用混交林方式防治病虫害,把不同品种的树木划分成多个层次进行种植,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出现的几率。在运用混交林造林方式时,应强调各种树木的生长特点以及生长环境,在全面贯彻适地适种原则的同时,对树种进行科学调整,尽量选取免疫力强的树种。除此之外,还应对各个树种的种植比例进行控制,确保科学的种植比例,才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混交林(图1)作用,实现降低病虫害影响的目的,进而增加造林经济效益。在进行林地管理时,为有效降低病虫害出现的几率,还应提高工作效率,对造林过程及后续养护开展科学管理及控制[4]。运用混交林营林管理方式,是为了借助森林资源多样性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树木优势,以降低病虫害的危害。为有效发挥混交林作用,应进一步增强林地管理水平,为后续养护工作奠定夯实基础。除此之外,不管是种植者还是管理者,都应结合混交林经营目的以及实际需要开展项目整合,以保证混交林种植树种具备较强的免疫力,满足实际种植的需要,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出现,增加营造林综合效益。

图1 混交林

3.4 松材线虫病防治除治

第一,每年应在春秋两季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并取样品进行化验,对疫情进行有效监测,建立健全生态管护员监测体系,做到“监测全覆盖、普查无盲区”。针对可能存在疫病的林区,需抽取相应的样品开展分离鉴定,判断该区域是否存在疫情;第二,镜检到松材线虫后需设计除治方案,以林业小班为单位,如果典型枯死松树数量低于10株,需全部抽取,若是数量大于10株,可先抽取10株开展镜检,若是未发现松材线虫,需一直取样检测持续到全部取样结束,建议每次取样200克左右木片;第三,相继展开预防与防治多种措施。以清理枯死疫木为核心,自方案批复之日起即可对枯死松树进行除治性采伐清理。其清理范围包括17个乡镇所有发生枯死的松树以及国省县主干线两侧零星分布的枯死松树松林。清理方式为对全部枯死的松树进行择伐清理,采伐枯死的松树需在当日全部烧毁,避免残留,焚烧疫木前必须经当地乡镇政府同意,报县防火办备案,并落实防火措施。除此之外,还应辅以其他综合防治措施,如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天敌防治、打孔注药、林相改造等。

4 结论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满足林业发展的需要,在对林业进行管理时,应强化病虫害的防治及管控,利用系统化监督,以及专业的防治技术,有效增强防治效果,同时灵活应用营林技术,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促进其顺利进行。而强化苗木的选种工作,能在根源上降低病虫害出现的几率,增加苗木成活率,以实现林业行业效益的增强。

猜你喜欢

松材混交林营林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关于营林前期准备及栽培技术研究
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探讨
试论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