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补助对农户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2022-01-18谭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5期
关键词:消费额转移性资料

文/谭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一、引言

消费、投资和出口通常被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具有刺激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作用。国家的“扩大内需”政策就是鼓励消费和投资,刺激消费。在中国,农村居民是具有非常大潜力的消费群体,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也有利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实现。对农村家庭而言,政府补助提升了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从理论上而言能够对家庭消费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CFPS微观调查数据库相关面板数据,探究政府补助究竟会对农户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政府对农户的各项补助(包括低保、退耕还林补助、农业补助、五保户补助、特困户补助、工伤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以及救济金、赈灾款(含实物形式)和其他政府补助,是农户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也是政府部门给予农户的公共转移性支付。

许多学者都探究了转移性收入对农户消费的影响,温涛等(2013)[1]研究发现转移性收入主要影响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需求。葛晓鳞等(2010)[2]却认为转移性收入主要影响农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巩师恩(2013)[3]基于恩格尔定律的影响研究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转移性收入具有较强的边际非食品消费促进效应。陶醉等(2016)[4]认为转移性收入对各分项消费支出的刺激效果较为明显。纪明(2010)[5]刘苓玲(2011)[6]研究均发现转移性收入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乘数效应。

在研究公共转移支付对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的影响方面,罗宁波(2016)[7]发现,财政转移性支出从减少居民对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两方面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且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刘双等(2017)[8]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微观基础建立模型,接入平滑转移函数作为分层函数研究发现,不同的转移支付项目对不同阶层及其消费结构产生了差异性影响。刘雯(2021)[9]利 用CFPS2010-2018年数据研究发现,公共转移支付收入的存在和数额的增加均有助于刺激农户提高消费支出。学术界学者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趋于成熟,目前主要研究收入[10][11]、消费环境的变化[12]、社会资本[13]、家庭特征[14]、社会保障[15][16]和农村金融发展[17][18]等方面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为了研究政府补助对农户消费的影响,本文参考吴敏(2020)①、刘雯(2021)②等人的实证过程,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其中,下标i表示家庭,t表示年份;expit表示第i个家庭在第t年的消费性支出;αi代表家庭固定效应,用来控制类似于家庭住址这类不随时间变化的家庭特征;βt表示年度固定效应,用来捕捉对所有家庭均产生相同影响的宏观因素,例如物价水平的变化;subit则是第i个家庭在第t年是否获得政府补助或政府补助金额;Xit表示控制变量矩阵,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二)数据来源和指标体系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提供微观调查数据,通过连续追踪形成了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为探讨研究主题,本文参考隋梦琳(2021)③的做法,将消费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额为家庭食物、衣着和居住支出的加总额,发展资料消费额为文教娱乐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的加总额、享受资料消费额为交通通信支出和家庭设备及日用品支出的加总额。此处的被解释变量为家庭消费总额pce、家庭生存资料消费额live、发展资料消费额develop、享受资料消费额enjoy、家庭食物支出food、衣着支出dress、居住支出house、家庭设备及日用品支出daily、交通通信支出trco、文教娱乐支出eec、医疗保健支出med。为了便于分析政府补助对贫困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本文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详见表1。

表1 变量指标

解释变量的选取:本文被解释变量分别为二元变量—是否获得政府补助sub_t(获得为1,未获得为0)和连续变量—政府补助的金额subinc。

控制变量的选取:本文控制变量引入了家庭特征。主要为家庭非转移性收入inc、家庭人口规模size、家庭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比elderpp、家庭现有现金和存款moeny、家庭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eduy、家庭是否务农arg以及家庭是否外出打工work。表2为描述性统计。

表2 变量指标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分析

表3详细反映了获得政府补助以及政府补助金额对农户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回归结果。表3中模型(1)显示获得政府补助对农户消费总额具有正向影响,系数为0.0382,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模型(2)中显示政府补助每增加1单位,农户消费总额将会增加0.00958个单位,且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模型(3)和模型(4)显示获得政府补助虽对生存资源消费额有正向影响,但结果并不显著,政府补助金额每增加1个单位,将会促使生存资源消费额增加0.00633个单位,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模型(5)和模型(6)显示获得政府补助以及政府补助金额均会对发展资料消费额产生正向影响,且均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模型(7)和模型(8)显示获得政府补助及政府补助金额虽对享受资料消费额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

表3 政府补助与农户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回归结果

同时,家庭非转移性收入对农户消费总量和结构的正向影响尤为强烈,8个模型中均显示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家庭现有存款和现金对消费总量、生存资料消费额以及发展资料消费额的影响均不明显,但对家庭享受资料消费额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家庭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户消费总量、生存资料消费额和享受资料消费额具有正向影响,对发展资料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家庭老年人口占比对享受资料消费额具有抑制作用,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显然,当家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越大,家庭面临的养老风险、医疗风险将会越大,若家庭存在理性预期,则会减少享受资料消费,增加储蓄以抵抗所能预期的风险。家庭规模对人均消费总量、人均生存性消费及人均发展性消费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都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但对人均享受资料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家庭务农对农户生存资料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主要原因是务农可以实现部分自产自销,从而减少家庭食物方面的消费支出;同时务农对享受资料消费具有正向影响,主要原因是务农家庭会购买大量农业设备设施。

四、结论

获得政府补助以及政府补助金额均会对家庭消费总量、家庭生存资料消费、家庭资料消费、家庭居住消费,家庭日用品及设备消费和家庭医疗保障产生正向影响,说明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农村家庭消费,并且帮助农村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关注生存性消费,还能增加发展性消费,助力消费升级。

注释

①吴敏.低收入家庭现金转移支付的消费刺激作用——来自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项目的经验证据[J].财政研究,2020(8):40-54.DOI:10.19477/j.cnki.11-1077/f.2020.08.004.

②刘雯.公共转移支付与农户消费[J].经济经纬,2021,38(4):23-32.

③隋梦琳. 移动支付对我国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21.

猜你喜欢

消费额转移性资料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市场总消费额增长8%
市场总消费额增长8%
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转移性收入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中的逆向调节机制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