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皖中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及实践
2022-01-18季文媚刘慧莹
季文媚,刘慧莹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我国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侧重于资料的收集。20世纪初,以梁思成、刘敦桢为代表的营造学社通过整理文献古籍与实地考察方式搜集了大量地域性特色传统建筑资料,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机构。第二阶段从单纯的资料收集开始向研究转变。20世纪80年代,吴良镛院士作为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提出“乡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方化”的新理念,将地域性上升为建筑的一种基本属性。第三阶段开始深挖地域建筑的文化内涵。2001年,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开始了对国内地域性文化与地域建筑之间关系的研究。2008年7月开始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建筑与艺术单体向城镇与村落整体方向发展。
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上提到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修缮改造和再利用”将是下阶段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传统地域文化的研究也将迈向研究与实践齐头并进的新阶段。
1 皖中地区的地域建筑文化与特色分析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东连江浙、西接中原,长江淮河横贯东西,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深厚,是中国自然人文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得安徽省深受邻近文化圈的影响,南北文化差异较大,习惯上以长江、淮河为界将其划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个不同文化区。”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皖中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是淝水之战、渡江战役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同时,皖中地区地处江淮,自古便是我国各方文化的交汇地带。移民运动导致的人口迁移,使皖中地区的古皖文化与荆楚、淮扬、饶赣等文化相互碰撞融合,逐渐发展出了以“江淮文化”为代表的极富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皖中地区的传统建筑也在这些形态各异的文化交融碰撞中呈现出复杂多样,兼容并蓄的建筑特点。
皖中地区建筑融合了北方的四合院布局与江浙建筑天井式院落的部分元素,在建筑选址上同时受到周边多种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影响。建筑注重礼制秩序,平面形制内向性强,家族群体氛围浓厚。建筑单体平面布局紧凑精巧,富有层次感,有轴线关系但不受轴线约束,建筑局部两层形成高低错落之感。进深通常在两进以上,有多个院落并以院落天井为中心,以“房间—院落—房间—院落”为循环,整栋建筑序列串联布局,不同的功能房间均围绕院落布置,以求取得良好通风、采光效果(图1)。室内采取自由灵活的分割方式,局部设置小空间,以满足家族聚居要求。同时,受到战乱的影响,皖中建筑形成一种前后相通、街巷四通八达的状态。门相向而对,有较好的穿堂风,有助于应对夏季炎热气候。最终形成外部犹如大宅,造型完整统一,内部空间流程贯通,空间格局丰富多变的皖中地区独有的院落式民居。
图1 皖中地区典型平面
皖中地区的单体民居建筑风格质朴简练,融合了北方的粗犷与南方的细腻。院落尺度介于南北方之间,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结构上,多以抬梁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建筑材料使用上充分尊重自然,就地取材。以古朴的灰瓦青砖为主要材料,整体用色的种类、明度、纯度均偏低,以青灰色为主,且具有较高的色彩连续性。屋面以双坡硬山居多,同时兼有皖南地区的马头墙元素。受皖中地区的气候影响,屋角不起翘,坡度较陡,提高排水效率。装饰风格朴素,少有砖雕彩画,多以瓦片叠加制造空花或木质门窗为装饰,有素雅古朴的感觉,形成统一的皖中建筑风貌。
2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传统街区建筑更新保护策略
2.1 城市文脉修补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发展与变迁的重要见证、当地居民的精神寄托。
传统地域建筑及其文化的保护与更新,要从宏观层面出发,由整体向建筑单体推进。梳理地域文化特征,明确文化定位,抓住当地建筑特征。在不改变城市历史街区内建筑原有形态与风貌的基础上,突出地域特色元素与历史文脉,并通过城市修补与传统建筑的更新,修复城市文脉与整体形象。在此基础上,整合历史文化景观轴,活化整片区域的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形成以文化意义为首位,综合自然、经济、历史等多目标的更新保护体系。
2.2 街区业态调整
对于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地区,应该更多考虑其历史传承,以城市发展和城市脉络为制约条件,重新调整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结构,将发展与传承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将部分历史建筑更新为城市记忆纪念馆与传统文化展览馆,或作为城市文创空间,为城市未来文化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2.3 传统建筑保护
传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镜子,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现存的大量地域建筑面临着损毁乃至消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因此在保护修缮传统地域建筑的过程中,应该秉持原真性原则,保留其原有的文化元素特征,参考当地传统建筑手法与建筑材料对建筑进行修复,恢复传统建筑原貌,使其与街区整体环境相呼应,直观地呈现地域文化特色。
2.4 非物质文化传承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历史的记忆。在历史文化片区中存留着众多地域文化要素,既包括传统的地域建筑、服饰、工艺品等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也包括地方方言、文学艺术、哲学观念等非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还涵盖了戏曲、杂耍、灯会等在内的民俗活动。这些非物质文化或以书籍等载体加以体现,或作为一种行为模式被容纳于居民的生活中。通过文化展览、艺术汇演、民俗活动等形式,将非物质文化以人文景观的形式保留于片区中,也是地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
3 安庆市倒扒狮街更新改造实践
3.1 现状与问题
作为皖中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庆享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它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京剧鼻祖徽班成长的摇篮,更是陈独秀、张恨水等杰出人物的故乡。戏曲文化、古皖文化、禅宗文化等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安庆地域特色的文化。
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因倒扒狮古牌坊而得名,始建于明朝。整条倒扒狮步行街长二百余米,整体较好地保持了明清时期风貌,是研究安庆地方史和明清建筑艺术的重要街区。街区内保留有大量的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和传统老字号,具有丰富的传统商业文化气息,但也存在许多传统街区的通病。
3.1.1 建筑风貌受损
街区内建筑主要呈现以木板门、马头墙元素为主的江淮民居风格。具体来看,建筑大多亦商亦宅亦坊,临街面较窄,层高以两层为主,底层用作商业。开门一般由多块板门组成,内部联通没有隔断,可以通过开门位置与内部柜台摆放方式改变店铺平面,以满足商户不同功能的需求。上层则多以私密住宅空间为主,临街开雕花木窗,少部分设有美人靠。整体下商上宅,分区明确。由于经历了近代战火的摧残,安庆的传统文化以及古建筑都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同时,上世纪末安庆老城区的无序发展,使得倒扒狮街内很多沿街建筑首层在不断改造过程中失去了原本的历史特色。街区内居民与商户的私自改建加建以及占用公共空间等情况打破了原本街区立面的完整性,使街区整体风貌严重 受损。
3.1.2 业态分布失衡
随着不断发展,倒扒狮街区衍化出商住混合的传统社会生活体系。然而街区内原有建筑严重老化,居民数量不断减少,导致商住比例失衡,传统的社会生活体系逐渐解体,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感也日渐消散。另一方面,倒扒狮街区曾是安庆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与众多作为安庆地域文化载体的老字号商铺联系密切。但现今的街区商业以服装、零售贩卖为主导的低端商业业态加速了地域文化特色的衰退,对安庆老城区的发展与安庆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均产生了一定阻碍。
3.1.3 文化空间碎片化
倒扒狮街区位于安庆市老城区中心地带,周边分布有安庆谯楼、赵朴初故居、太平天国英王府等文保单位,与中国重点寺院迎江寺仅1.6千米。然而在老城区不断改建过程中,原有街巷肌理与绿化景观被破坏,生活中的集散场所面积受到压缩,重要的传统地域建筑被新建的街道、建筑割裂开来,难以产生交集,物质文化景观呈现破碎化。老城区整体的文化空间气氛流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庆传统文化的延续。
3.1.4 非物质文化面临失传
倒扒狮街区是安庆老城区最重要的历史街区以及最早的传统商业街区,过去有着众多老字号商店,其下商上宅的空间功能形式相较于其他传统商业街区,更加日常化且具有生活特色。然而受历史因素与城市发展影响,一些传统的糕点秘方、生活用品制作工艺等随着百年老字号的消失而失去传承。同时,安庆市过去存在的一些诸如送灶、打腊等节日习俗,以及街头常有的戏曲、杂耍等表演活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逐渐消失。
3.2 改造策略
虽然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图2)在安庆老城区的发展更新过程中遭到一定程度破坏,但其整体依旧保留着皖中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倒扒狮街区不仅是安庆老城区人民生活的家园,也是皖中文化对外展示的交流平台。因此,倒扒狮街区的更新改造不仅要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要对皖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图2 修复更新后安庆市倒扒狮街区总平图
3.2.1 街区风貌修复
对于街区的保护修复更新需要从建筑单体与空间肌理两方面入手。倒扒狮街区的建筑在外立面造型、选材、颜色上继承了皖中地区传统建筑素雅古朴的特点,同时延续了皖中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色,部分吸收了民国建筑特征,呈现一种安庆地区独有的建筑风貌(图3)。对于这种极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应摒弃以拆为主的更新方式,遵循适应性修补原则。对于整体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采用整体木结构做驱虫防潮处理的方法;拆除立面上对建筑风貌产生影响的金属招牌、雨棚管线等构件;对因过去改造留下孔洞的青砖墙体,按照原形制进行修补;建筑立面处理宜以人字形硬山屋顶为主,顶部覆小青瓦,保护和修复其二层楼板外挑,山墙也随之出挑,腰部以墀头装饰,首层以白色石灰膏为粉刷材料,与上层木构件相结合,延续皖中建筑素雅古朴的风格;将后改的建筑门、窗按照原形制修复;对毁坏的山墙、墀头及立面上的栏杆、雕花进行复原;清理周边后搭建筑,重做排水暗沟并连接周围配套的排水系统;对街区内危房的结构进行修复加固,改善街区整体建筑 状况。街区整体采取“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工作方法,保护商业街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对于街区内的重要历史遗存,如倒扒狮古牌坊,采取原地保护的策略,维护古建筑的传统风貌(图4)。同时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将部分影响街区整体街巷空间的功能,如停车场置于地下,完善街区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并保证地面景观与传统建筑空间的完整性,使居民在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安庆地域建筑文化。
图3 倒扒狮街区沿街传统建筑立面与门窗原形制
图4 倒扒狮街区沿街传统建筑立面改造前后对比
3.2.2 街区业态调整实践
倒扒狮街区的业态分布失衡导致了街区内活动人口的流失,而人流的减少间接导致了街区内传统文化的衰退。因此,在建筑功能调整过程中需要尽可能恢复建筑原有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街区中文化展览等功能的比重,让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在街区内建设安庆非遗馆、安庆名人故事馆等展览类建筑,深度挖掘安庆老城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并将其与文旅产业结合,实现街区的功能转换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图5)。
图5 倒扒狮街区改造前后业态空间对比
振兴街区经济,提升街区活力,促进街区繁荣,使倒扒狮街区内古老的地域建筑文化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均得到更好地延续。同时,为了更好激发街区内商业活力,还需对街区内商业业态进行调整复原,重新引进老字号商铺,重现旧时代沿袭下来的传统商业氛围、商业格局、市井生活气息和民俗文化活动,更好地延续倒扒狮街区及其周边原有的肌理格局,保护安庆老城区的历史文脉。
3.2.3 文化空间片区整合
传统建筑是历史街区文化氛围营造的核心要素。倒扒狮街区周围分布有安庆谯楼、赵朴初故居、英王府等文保单位以及迎江寺、振风塔、天主教堂等宗教景点(图6),这些零散的文化空间与倒扒狮街区串联起来,可以提高整个安庆老城区的空间体验性。通过在老城区中设立引导路标对参观人流进行引导,增加以黄梅戏、孔雀东南飞等民间传说为主题的景观小品、广场绿化等,进一步提升外部空间品质。街区周边建筑风貌也需与传统建筑协调,对周边建筑进行的立面改造,植入皖中建筑特征,与文保单位以及文化景观小品产生联动辐射效应,提升老城区风貌的辨识度,打造一片独具安庆地域特色的呈体系化的文化空间。
图6 修复更新后安庆市老城区重要文保单位分布
3.2.4 文化传承保护的公众参与
作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皖中古城,安庆是诸多戏曲、文学作品的发源地。通过结合街区内的特产展览馆、书画展、老城纪念馆以及周边的文化景点,定期举办黄梅节、灯会等民俗活动,以及倒扒狮街区文化节的体验传统文化打卡集章活动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使居民在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感知皖江文化、黄梅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让装载着悠久历史意蕴的地域文化通过更新改造后的传统街区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提升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一些非物质文化也以多种方式被表达呈现,街区中诸如麦陇香、柏兆记等老字号店铺,将自己的内厨透明化,公开部分糕点的制作过程,使人在观赏的过程中加深对于传统民间工艺的了解。街区中新增的广场与戏台也成为周边居民互动交流的空间,除当地政府组织外,一些群众也自发通过这些公共空间进行戏曲、书画文化交流,在街区更新过程中营造出独属于安庆人民的场所精神。
除了定期举办各项活动,一些商铺还通过发售文创周边产品,将地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使人们能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感,为安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4 结语
安庆倒扒狮街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延续了皖中地区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以江淮文化为基础,融合黄梅文化、民国文化、禅宗文化并逐渐发展,是皖中地区屈指可数保存完整地域建筑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其更新保护实践中,传统建筑外立面的修复与街区整体风貌的重塑,凝聚了皖中地区建筑的历史记忆。街区的产业调整和城区文化空间串联,使包括地域特色、周边的环境协调性、地区整体发展、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在内的传统地域片区得到全面复兴和发展。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中,能够使地域文化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皖中地域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使其具有不断进化发展的特性。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皖中地区传统建筑更新改造过程中,能够使街区得到活化,使皖中地域文化得到进化,也使历史文化得以更好地延续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