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刍探

2022-01-18王潇

成才之路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效性高职院校

王潇

摘 要: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要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教师可以从充实思政课程教育内容,利用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参与思政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优化改进教学评价手段等方面入手,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5-0037-0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是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实效性。为此,教师必须优化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思政课程不感兴趣

一些高职学生经历过高考升入大学后,压力变小,而且离就业还有一段时间,就比较放松自己的心态,学习积极性降低,尤其学习思政课程时,更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针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背诵,并未全面理解和掌握思政知识。同时,一些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没能增加时政内容,使教学内容缺乏时代特征,学生不感兴趣。

2.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单调枯燥

近些年,我国高职思政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固定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生可以用来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思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塑造、道德素养提升、法治观念形成、“三观”树立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生只有学好思政课程,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才能促进自身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只有积极参加课堂学习,才能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情感认知,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然而,对于如此重要的科目,一些高职思政教师的思想和教学观念过于保守,在教学中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单调、枯燥地进行讲解,既不分析学情,针对学生学情和实际需求开展教学,又不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拓展教学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压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思政课程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1.充实思政课程教育内容

为了使思想政治教学更具时代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生动形象,高职思政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充实思政教育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思政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多媒体技术充实思政课程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政知识。例如,教师针对“理想信念”相关内容进行授课时,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选择播放一些《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事迹,并讲述“感动中国人物”坚定理想信念、克服千难万阻的人生经历,使学生通过他们的经历清晰感知理想信念的内涵,感知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进而深刻理解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助推作用。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就会以他们为榜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向人生目标努力迈进的信心和力量。随之,在接下来的“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教学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一些與理想转化为现实有关的新闻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得到升华,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利用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参与思政学习

思政课程教学离不开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案例的应用。在规划和设计思政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紧密联系时事政治信息,关注社会中的热点资讯,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关键点,并合理地渗透生活化元素,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求知欲。高职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正逐步趋于成熟,思维方式较为灵活,喜欢新鲜事物,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乐于思考,比较关注时事政治信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高职学生的这些特点,将与思政知识有关的生活案例引入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针对“爱祖国的灿烂文化”这部分内容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综艺节目,很受社会和公众欢迎”这一事例作为案例,并提出问题:你认为这些节目受到公众欢迎的缘由是什么?你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多少了解?让学生共同分析、讨论。这样的案例导入,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

在思政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形成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各小组不仅可以在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各组之间还可以以开展汇报交流或辩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无论是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还是在辩论过程中,教师都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其勇于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看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参与状态,并把握好学生的讨论方向,给予积极的引导,保证所有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4.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思政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还需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和体会,将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此,教师在讲解完教材上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现实生活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使课堂上抽象的理论知识能够以直观、形象的形态映入学生头脑。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烈士陵园和革命纪念馆等地进行瞻仰,并为学生讲解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感染学生,使其沉浸于思政教育情境之中,充分了解和感受革命先辈勇于拼搏、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了解什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而厚植家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

5.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论在课上还是课后都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互换,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能力及应用思政内容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到实处。随着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们已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走进了高校课堂。很多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网络平台也适用于思想政治教学,思政教师只要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利用,就能促进思政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思政教师可以建立微博、微信账号,利用其与学生积极互动,加强交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当前所授知识点,从时下新闻热点中筛选出与之相关的新闻素材,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浏览,促进学生思考。另外,还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或论坛等,让学生对该新闻素材进行探讨、辩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或写出自己的观后感。学生们通过思考、探讨或辩论,再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和答疑,能够充分感受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形成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

6.优化改进教学评价手段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由此可见,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并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依据,教师就要重视教学评价,尤其要重视对学生思政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的评价。以往,思政教师只是通过传统的成绩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只关心自己最终的考试分数,而不关注自己是否精准掌握了思政课程内容,是否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取较高的分数。这样的学习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不科学、不合理、不全面的,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优化改进传统评价方式,将单一的成绩考核转变为兼具过程性考核、多元化主体考核的考核方式。例如,针对学生对思政课程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应用分数测评的方法进行考核。针对学生在思政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进行评价时,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可以邀请社区人员等第三方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的变革,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关注重点放在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等方面。这种转变,既能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又能彰显思政课程的价值,并实现以学生为本,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要将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发挥出来,朝着“立德树人”目标而努力。思政教师应当着重分析当前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创新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高职思政教师可以从充实思政课程教育内容,利用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参与思政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优化改进教学评价手段等方面入手,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晓梅.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

[2]程景玲.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选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8).

[3]王雪.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三个关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9).

[4]吴昊,施敏发.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切入点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9(11).

[5]王芳.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

[6]曹顺,丁志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11).

[7]杨晓慧.课程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优化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4).

[8]刘兴.“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9]迟成勇.论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04).

[10]刘丽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4.

Exploration o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Xiao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710300, 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should adopt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so as to implement the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to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can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enriching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using actual cases to organiz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arning, using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 to carry out teaching, organizing students to carry out practical teaching, using network platform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tudents, and optimiz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eans,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ffectiveness;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实效性高职院校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