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思考

2022-01-17黄思善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思考小学数学

黄思善

摘要:事实证明,在生产、生活中,数学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所以数学学科的价值是被广大社会群众所公认的。但是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考虑,他们认为数学具有学习难度是正常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主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意识,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再通过恰当的语言引导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应用能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课改的核心指导思想便是要求教师摒弃滞后的教学方式,大胆创新。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革新教学方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一、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不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实小学生喜欢玩,并不是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若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反而是教学的一种优势。所以,教师要大胆创新,为学生营造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在玩中学习,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拆分与融合数学问题的形式,利用游戏的方式表述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数学问题的解决步骤,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设游戏,确保数学问题与游戏内容能够有效融合,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内化理解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也可以真正凸显出游戏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教学价值。

二、实际生活问题驱动,强化小学生两步计算意识

在强化小学生两步计算意识时,教师则可以基于实际生活问题进行驱动,促使小学生在解答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数学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实现预期课程教学目标,启蒙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心智,夯实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合理延伸拓展,使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事例联系起来,使小学生的数学两步计算能力得到有效迁移,在实际生活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应用能力。小学生在思考生活问题时,则需要将“有余数的除法”相关数学知识进行迁移,对生活问题进行思考。第一步思考生活问题中的除数与被除数,第二步则是列式计算,得出问题答案。在除法计算时,除数与被除数无法整除时,则会出现余数。小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迁移,对教师提出的生活问题进行解答,则可以求解出问题答案:可以买到三支水彩笔,且剩余1元钱。基于生活问题的教学驱动,有效强化小学生的两步计算意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三、教师做好引导者,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肩负起引导者的责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养成思考和探究的习惯,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在实际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应该先入为主地否定学生的方法,而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解题思路,及时对学生所提出的更加简便的解题方法、更加新颖的解题角度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且鼓励生生之间通过深层的交流与探讨发散思维。譬如,教师在教授“四则运算”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事先布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进行预习,使其提前对“四则运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运用不同的方式对“75×99-675÷15”一式进行运算,如:75×99- 675 ÷15 =7425 -45 = 7380,75×99- 675÷15= 75×100 -75- 45 = 7380……总之,教师要让学生从中探寻最为便捷的计算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四、开展系统化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对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数学应用训练,对于改善目前的教学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应试教学方式中,课堂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学工作形式化的严重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数学知识的运用。因此,它作为一个学科具有实践性。在课程中,教师必须创造一系列课外教学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让课程将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通过嫁接教授具体教学内容的实用教学方法,强化积累的抽象数学知识,使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外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技能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教育活动,通过培养“小设计师”不断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创造独特的图案(平面图、梯形),并根据基本图形重新設计和复制图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确保实现综合发展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对核心素养的一种落实,值得当下广大教师不断努力。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结合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使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久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方法[J].学周刊,2020,(23).

[2]王世彪.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

[3]王艳霞.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学周刊,2020,(22).

猜你喜欢

思考小学数学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