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馆灰空间利用研究
——以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建筑馆为例
2022-01-17朱永强连海涛张晓琳
白 梅 朱永强 连海涛 张晓琳 朱 林
1 灰空间
灰空间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由黑川纪章根据日本艺术“利休灰”的思想转换而来[1]。从色彩概念上说,“灰”是红黄蓝颜色混合的中性色,打破了“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思想,可以与各种颜色协调。从黑川纪章共生思想来看,是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相互依存,交融渗透,在这种协调和过渡中所产生的无法明确属于内、外的亦此亦彼却又兼顾内外的空间,也是第三种形状的空间要素的暧昧空间。因此,灰空间既具有内部空间隐私性又包含外部空间的开放性,是一种意义丰富的、边缘的、不确定性空间[2]。高校建筑馆是服务于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集专业教学、教研、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作为学习建筑设计的场所,良好的灰空间营造会对设计教学所提倡引导的建筑审美和价值判断提供佐证。包豪斯校舍在办公空间区域采用底层架空解决建筑与道路的矛盾,形成鲜明的虚实对比;弗兰克·赖特在西塔里埃森的走廊、花房等区域营造成半开放空间,直接与光、室外空气对话[3];哈佛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利用架空的柱廊灰空间作为建筑主入口过渡空间,丰富空间层次[4];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学院运用敞廊、桥、平台连接教学、办公、设计院三个建筑体量,辅以架空平台与周边环境相互渗透,有机相融[5]。
2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馆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建筑馆于2019年投入使用。建筑馆位于新校区东南,毗邻东门,取“匠人营国”设计理念,以九宫格为原型演变而来[6](图1)。建筑馆在满足教学空间、办公空间和教研空间的基础上,灵活创造了包括通高门厅、东部架空廊道、报告厅下架空空间、中庭空间与北向“L”形庭院等节点空间(图2)。由于建筑馆新近使用,部分具体设计未能体现,学生很少踏足,周围活力不高。
图1 建筑馆区位图
图2 建筑馆灰空间分布示意图
为进一步了解河北工程大学建筑馆灰空间的使用现状,借助行为观察调研,分别于2019年11月和12月选取6个工作日典型时段对建筑馆灰空间分布、营造完整度以及师生参与行为状态等内容进行观察。2019年11月28日(周四)上午9:30到10:30期间对建筑馆灰空间进行了观察,并详细记录了该时间段不同灰空间区域师生活动内容(表1)。
表1 典型时刻建筑馆灰空间师生行为观察记录表
观察发现建筑馆的灰空间主要形式可分为:架空空间、柱廊、休息平台等。师生活动较高的区域分布在交通的重要节点上,如门厅雨棚、柱廊、中庭附近。廊道和休息平台营造良好,能满足一般行为的使用,师生使用率较高。报告厅下的两层架空空间、天井灰空间,地理位置相对隐蔽,但是表面仍是裸土状态,缺乏贩卖餐饮、绿化等空间设施,可达性较差,使用率很低。
3 报告厅下架空空间
通过调研分析,建筑馆灰空间营造品质普遍不高,几乎没有景观小品、休息座位、茶歇空间等发生交往活动的媒介设施。为更好地塑造建筑馆的空间氛围,学院在2019年11月份举行了“建筑馆·微更新”竞赛,营造学院“胜景”。基于此,选取建筑系馆外部报告厅下的两层通高空间作为改造对象(图2),在充分尊重原设计的前提下,适当置入“第三空间”元素①,形成趣味空间,提升活力。
3.1 访谈法
探寻适用人群的最合适的设计,首要一步便是聆听使用者的心声②。针对建筑馆架空空间愿景,分别与4位建筑系教师及20位本校学生(10名为建筑学)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发现教师强调改造要尽可能尊重现状,不能破坏其结构的前提下,增加空间的趣味性与可停留性。建筑本院学生注重营造空间的体验感,如视觉通廊、色彩协调、材质统一等。而其他院系的学生则从实用性需求角度出发,大到能否加建水吧、打印室等服务型设施,小到家具桌椅的位置等。
3.2 现状灰空间认知
该地块位于建筑馆主入口西,与东侧建筑文化研究所南北布置,共同形成一个“凹”形内聚性建筑前广场,是建筑馆对外的重要信息窗口。地块为三层建筑馆主楼通往报告厅的廊道与报告厅下方架空空间以及廊道以南的边庭组成。南北进深13.5m,东西长36m,架空高度8.8m。报告厅横卧在由南部长片墙、西北、东北的对应东西向和南北向短片墙,以及两个短片墙之间的一根圆柱组成的支撑体系中。南北各有4.5m的挑出空间,北向直接伸到前广场中,南向挑出空间外部设有红色格栅,二者之间设有一步由片墙围合的直跑疏散梯,与报告厅连接紧密而有韵律。
4 两种介入方法
结合前期的调研需求,以及场地位于建筑馆中轴线附近的重要地位,每天不断的人流过往形成的高活力的周边环境,使其具备成为校园建筑景观的条件。基于灰空间本身即为不确定性空间的预设,尝试从表面加建和体块嵌入两种思路出发,分别设计成景观花园和水吧打印室两个不同的方案。而相对于建筑馆整体风貌,无论哪种介入方式,其新建部分要保持一种“隐”的态度,不能太过突兀。就设想而言,灰空间作为容器,包裹着新“质”空间,形成新旧空间的对话,增加建筑的趣味性。
4.1 表面加建
作为由报告厅做顶,东南两个方向围墙围成的一个腔体空间,只能从西和北两个方向对外发散,是良好的景观场地。景观花园方案的解读来自于对平面布局和路径体验两个维度的思考。
首先,平面上看,墙、柱与顶的存在本身即是内向性的布局,隐喻着形体中心的存在。因此,在充分尊重现状的基础上,以建筑南北地梁为界将场地按照直线式“一中心两节点”布局原则由西向东分为三个空间,中间以地砖的连结空间作为中心,连接东西两侧的景观节点,以及北向的入口,成为一个枢纽(图3)。花园入口沿用原场地设置,北向居中为主入口,西向偏南为次入口。东侧节点为边庭空间,中心区域设有木板条石凳,营造可停留驻足、沉淀思考的安谧氛围。贴着南面花孔墙选择竹子这一竖向感较强的植物,阳光透过墙体孔洞折射在竹叶上,地面产生变幻的斑驳光影之美。西侧景观节点上采用树篱和矮乔木分布周边,中间设有婉转的石阶小径(图4)。面对建筑馆前广场的花池边界空间③上,铺设木板形成座椅,以切割草带为靠背,为在广场等候下课的同学、外卖人员提供休息便利,并提供一种“人看人”活动视角[7]。
图3 景观花园布局示意图
图4 景观花园平面图
在路径体验上,进入建筑馆的学生可以从西面入口步入花园之中,沿着石板台阶,信步向前,在清净优雅的环境中穿过入口空间到达边庭,体验嘈杂环境中的一份静谧(图5)。而硬质铺面的入口空间和曲折的小径也间接促成了东西花园趣味的空间体验。场地由西向东,围合感愈强,尤其在边庭空间,四面疏漏围合,体验最为强烈而南向的花孔墙与北向的入口广场,形成视觉通廊(图4)。竖向上,周边高,中间凹的特点形成领域的内向集聚趋势,符合体验者安全的心理需求。
图5 景观花园鸟瞰图
4.2 体块嵌入
结合建筑馆功能需求,从水平、竖向同时考虑,置入水吧小品、打印室等社交因子[7],设计成一个复合交流空间场所。水吧、打印室等功能体块嵌入灰空间体系中,在材质、色彩方面与原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隐喻着原功能空间的的转译新生。
首先从平面布局来看,尊重原有三分法布局,水吧和打印室设在场地西部,方便服务除建筑馆外的其他人群,东部边庭部分设计成景观节点,中间部分为主入口枢纽缓冲空间(图6)。场地设计三个入口,面对建筑馆中间柱跨为主入口(原有),入口广场东部设置次入口,西向靠近南墙次入口(原有)。水吧与打印室南北长9.6 m,东西长10m,南部预留3m营造成竹林石阶小径,向东延伸到东部花园。二者背对设立,打印室入口向西对外,水吧入口向东,面向灰空间内部。在水吧入口左侧临界片墙与柱子之间,做了“WATER BAR”英文字体,成为对外的招牌。中部空间由一片高8m,宽11m(伸出东西两侧各1m)景观毛玻璃墙体将小径与前部入口空间分隔开,动静有别。东部边庭设木质桁架休息厅,竹林掩映,形成内向静谧的空间。在建筑馆连接报告厅4m宽廊道下方与中部架空空间4.8m高度设有一个观景平台,与原有3.1m高水吧、打印室屋顶空间共同组成水吧的卡座区域,成为可以欣赏校园景色、广场人流的交流共享空间(图7)。
图6 水吧、打印室一层平面图
图7 水吧、打印室4.5m平面图
从剖面上看,新建主体由打印室、水吧组成的方盒子和观景平台组成。从横剖面上看,观景平台为“刀把”形,中间的片墙将平台一分为二,由东向西,尺度上由狭窄到相对宽大,给人以先抑后扬的心理变化(图7)。从纵剖面上看,利用原纵向承重体系支撑的两道楼板引人注目,像一幅以通透玻璃砖片墙作为底板,随意勾勒的两道横线的水墨画。屋顶楼板向西伸出灰空间之外,是新建部分唯一“张扬”的标志,一方面形成打印室的雨棚空间,也形成对西向校园景观打开的态势(图8)。
图8 水吧、打印室效果图
流线分析:在营造新的体系中,针对学生不同时间段(上课、下课、休息)对此灰空间的使用情况,结合使用者心理需求由私密到开放分为A、B两条路径(图9)。A流线由建筑馆方向的东部入口进入,经木构架厅节点空间和石阶小径直走可转到到水吧、打印室。这条流线在木亭、竹林的掩映下显得静谧、亲切,同时也是建筑馆到校园南门的最短路径。B流线具体如下:针对学生进入建筑馆行为习惯,在水吧买水后,经折跑楼梯到屋顶休息平台或观景平台,可以休息、交流,观望校园美景,欣赏过往人群,营造一种“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意境,最后经旋转楼梯下去进入建筑馆。这条流线结合了水平垂直两条流线,而水平与垂直流线的转折交汇处往往就是交往活动的开始,不期而遇的相互照面是促进其他更加综合性的活动的催化剂[8]。
图9 A、B流线分析图
视线分析:楼梯和不同高度平台的设计为视线交流提供了诸多可能。东侧旋转楼梯打破了横向构图,在台阶上升的过程中,视线随之转移赋予纵向流动感。西侧三跑楼梯连接两个不同标高层,通过三次转向,与不同的视景对话。不同高度平台使视线交流不拘泥于同水平交流,增加了两个平台之间、平台与广场、平台与水吧视觉体验。
结语
建筑馆的空间适应性更新已经成为建筑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实践探索。新质空间介入既有建筑体系的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文章通过河北工程大学建筑馆报告厅下架空空间更新成景观花园和水吧、打印室的两个方案,从表面加建和体块嵌入两个维度对比探究了新质空间介入灰空间体系,塑造品质交往空间,构建场地独特性,提升其活力的设计方法,也为未来灰空间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拍摄、绘制。
注释
①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Ray Oldenburg)从城市及社会研究角度,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他将居住空间称之为“第一空间”,工作场所称为“第二空间”,居住和工作地点以外的休闲空间等“第三空间”,如咖啡馆、茶馆、酒吧、社区中心。
② 罗杰·特兰西克著,谢庆达译.找寻失落的空间——都市设计理论[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108。
③ 德克·德·琼治在1967年提出边界效应理论,他指出空间的过渡区域是人活动和交往发生最多的地方,如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而开敞的旷野或滩涂则无人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