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晨锻自主探究的思与行

2022-01-17戴素琴

好家长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分工合作计划表器械

文 戴素琴

自江苏省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以来,我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开展《将教师工作任务转化为儿童学习行为》的课程管理探究,从儿童一日生活各环节入手,探究儿童自主能力的培养。本文介绍我园推进儿童晨锻自主探究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一、学习放手,让儿童“动”起来

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结合幼儿园《将教师工作任务转化为儿童的学习行为》管理创新项目,我园向教师提出了“管住手,闭上嘴”的教育要求,将原来由教师动手进行的晨锻器械摆放收拾整理工作、运动区的划分、选择运动区域等任务,转化给儿童自己来完成。教师只需拿起手机观察记录儿童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安全的压力、传统的教师本位思想和专业水平的局限性等,使这样的转化让教师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他们开始学着从琐碎的事务中慢慢解放出来,用较多时间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并欣喜地看到儿童成长。

二、寻找支点,让儿童“活”起来

转化工作任务,让教师看到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同时,教师也发现儿童很难建立持久的兴趣。如何帮助儿童寻找一个支点、激发儿童对运动的持久兴趣、不断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集柔韧、力量、耐力、平衡等身体素质为一体的中国杂技和中国武术给了教师很好的启示。人、器械和动作的不同组合可以创造出无限玩法,但儿童是否可行?教师引导儿童探究:能否把球和其他器械组合起来玩?怎样玩?球还可以和谁组合?儿童在不断探究中形成了“A+B+C+……”晨锻模式。为保证运动的均衡性,儿童“A+B+C+……”晨锻计划记录表应运而生,思路和性情充分“活”起来,并对自己的运动能力有较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引领思考,让儿童“和”起来

“A+B+C+……”晨锻自主运动模式的形成让儿童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获得跨越式提升。但随着运动器械的不断丰富和活动的深入,教师和儿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运动器械太多,来不及收拾整理影响到早操活动;知道要分工合作,不知道具体怎样分工合作;交换游戏时不知道原来游戏小组设计的玩法是什么;有的儿童不尊重其他同伴的意见,自行替同伴做决定;小组计划讨论制定了,不能完成实施……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格雷曾指出:“教育,就其本意而言,不是要让学生感到舒适,它意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教会儿童思考的方法,培养儿童思考的习惯,让儿童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是教师必须坚持的教育原则:今天的活动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有没有一种非常好的办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们今天玩什么?怎么玩?怎样玩得既有挑战性又很安全?在儿童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儿童自主解决问题。小组自主晨锻计划表和个人挑战区计划表通过儿童思考、设计产生,也是其思辨能力、表征能力、计划执行力提升的体现。

猜你喜欢

分工合作计划表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My Reading Tips
小龙虾历险记之夜幕下的晚餐
中国感光学会2019年活动计划表
清华学生计划表的借鉴意义
新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编排特征的研究
我家的暑期计划表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谈分工合作在体育课中的教学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