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种植实践

2022-01-17

好家长 2021年11期
关键词:法子花苗种植区

文 朱 艳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先生说“其涵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真正做到“根据学的法子运用教的法子”?本文以大班种植区种植记事,浅析“教学做合一”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一起“劳心”,规划种植区种什么

新学期开学,春天的脚步渐近,班级种植区里,上学期长得菊花、风信子等花开殆尽。幼儿经常跑到我身边说:“老师,种植区的花枯萎了!”我紧接着问一句:“你们想种什么花?”

就这个话题,师幼展开了“春天我想种什么”调查。幼儿把想法通过写、画的方式呈现在调查表上,第二天再互相交流。

然而,在交流中,我发现幼儿的种植需求多种多样,但很多植物不适合在本地或当季种植。于是,我通过查阅资料,让幼儿理解:一些花草需要特殊的条件才能生长。最终,通过投票,幼儿选出了三种“班花”:室外小花池种向日葵、室内种植区种杜鹃花和朱顶红。

思考:陶行知先生指出:“盲行盲动和胡思乱想都不是做,真正的做必须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实践活动。劳力上劳心不是二者并重,而是用心思来指挥力量。”规划种植区种什么是一个思考、记录、分享、探讨、选择的“劳心”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坚持让幼儿自己动脑思考、动手记录、动嘴表达,发展思考能力、小肌肉动作能力、集体表达能力等。

二、解放“头脑”,网购花种与花苗

我和幼儿着手在班级电脑上网购花苗、花种,从点击购物网站,到搜索需要的花种、花苗,再到看评论选择卖家,直到最后选择规格、数量,填写上教师的地址、联系方式。幼儿七嘴八舌讨论着,激动不已。几天后,幼儿从门卫处取到了装有花苗、花种的包裹,非常开心。

回到教室,我拆开包裹,将杜鹃花苗和种子在班级每个组“巡回展览”,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有的幼儿觉得杜鹃花苗像小草,有草味;有的幼儿觉得杜鹃花苗有霉味;还有的幼儿觉得杜鹃花的种子是灰色的,触感较硬且没有味道。

思考:陶行知先生为了鼓励儿童创造性地去“做”,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我首先“解放”幼儿的大脑,和幼儿一起用电脑网购花种和花苗,感受网络带来的便捷;接着,我通过“解放”幼儿的手、眼、鼻等器官,“支持和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中,获取关于种植杜鹃花与花苗的经验。

三、一起“劳力”,自己来种杜鹃花

认识了花种与花苗,幼儿已经迫不及待要动手种植了,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小花盆,扶苗、盖土、浇水、再请杜鹃进植物角……忙得不亦乐乎!

下一步,幼儿一起来育苗。在拆开快递时,有的幼儿发现了两个蓝色的小袋子。我告诉幼儿那是快速生根粉,帮助植物快点发芽、生根。我对照说明书,告诉幼儿生根粉的用法。

幼儿跃跃欲试,有的倒生根粉、有的倒水、有的搅拌、有的放种子……然后,让种子静静地被浸泡几个小时。幼儿打算培育两种种子:1号种子高山杜鹃,2号种子毛娟。

经过漫长的等待,幼儿终于可以亲手把高山杜鹃和毛娟的种子植到泥土里,等待它们发芽了!

思考:在这一系列移苗、育苗过程中,我努力去做一个“指导员而非教师”。幼儿践行着“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在“劳力”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生根粉,学会了使用一些种植工具,与同伴一起分工移苗、育苗,在种植过程中,幼儿丰富了语言词汇、提升了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了与他人分工、合作完成一件事的乐趣。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我则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四、且“做”且思,杜鹃花怎么枯萎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幼儿每天精心呵护着杜鹃花苗和花种,观察、松土、浇水、施肥……大家都期待着杜鹃花开的那一天。

一天餐后散步时,一名幼儿拎着水壶,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杜鹃花枯萎了!”其他幼儿迅速跑到种植区,一探究竟。

我看见一颗矮矮的杜鹃花叶子已经处于发蔫状态,每一盆杜鹃花都浇了很多水,有的花盆泥土上还漫着水,顿时明白了杜鹃花发蔫的原因。

于是,我问道:“杜鹃花的叶子为什么会发蔫?”有的幼儿认为是由于杜鹃花缺乏营养;有的幼儿认为是由于杜鹃花被放在走廊边,晒不到太阳。

过了一会儿,一名幼儿说:“老师,花盆里的水好多呀,杜鹃花会不会被淹死啊?”这时,身后的几名幼儿也说出同样的想法:“对,盆里都积了好多水!”“杜鹃花一定是被浇了太多水,所以淹死了!”

我的猜测是否正确?晨间谈话时,师幼一起在班级电脑上搜索、了解杜鹃花的生长习性——杜鹃花怕旱又怕涝。如何科学浇水?杜鹃花何时需要浇水?每次浇多少水较合适?我和幼儿展开讨论。

最终,师幼总结出判断花是否需要浇水的方法:一看二摸。一看,泥土有没有变白;二摸,泥土有没有发硬。浇水时,花盆底盘若有水渗出,就不必再浇水。

思考:“教学做合一”主张让幼儿在多动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进而形成新思想。幼儿乐于“做”,乐于照顾身边的小植物,但缺乏正确的方法。这时,我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其思考,寻找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共同探讨正确的“做”法。

“一株杜鹃花枯萎了”引发幼儿的热议。我借此的召集幼儿一起探讨原因,很快发现是浇水过多导致的;接着,经过讨论、学习,师幼一起总结出正确浇水的方法,达到“知是行之成”。

幼儿经历了 “实践—思考—产生新价值—指导新实践”的过程。

回顾整个种植过程,“教学做合一”带给我的启示是:在“教”的过程中,我要学会适当退出,让幼儿“做”上学,师幼教学相长;在“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解放”幼儿,“怎样学便怎样教”,引导幼儿“劳力上劳心”。

猜你喜欢

法子花苗种植区
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的冬小麦种植区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研究
基于波段增强的DeepLabv3+多光谱影像葡萄种植区识别
小花苗
可怕的健康警告
酒井法子的AB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