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场馆资源到博物馆课程的嬗变

2022-01-17孙兴妹

好家长 2021年11期
关键词:我园海棠花海棠

文 孙兴妹

在江苏省推进课程游戏化第一步支架和第二步支架中均建议:“形成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地图,根据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对材料提供、游戏行为、幼儿经验获得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以让幼儿获得新经验为目的反复尝试与调整,慢慢积累幼儿经验进阶、深化、拓展的过程,为教师积累课程实施经验。我园尝试从特有的场馆资源出发,开发博物馆课程,对课程进行改造创新。

一、博物馆课程开发的意义

幼儿园有十多个场馆,硬件虽为“标配”,但没有系统的课程,对幼儿来说,配置的玩具材料有的不会使用、有的不感兴趣、有的经验断层;活动内容与班级区域内容不能形成互补,最终场馆活动流于形式:偶尔去、随便玩、换个地方做熟悉的游戏。场馆作为园本特色资源,并没有能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改善课程结构。因此,我园在场馆管理与课程开发上求突破。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说:“国际博物馆学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并向大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它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并展出有关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鉴于幼儿发展和认识的特殊性,我园把儿童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为幼儿感知、欣赏和探究自然、社会、文化及科技而呈现物品、提供操作机遇的场所。”幼儿园博物馆指在幼儿园设计一个让幼儿充分感知、欣赏和探究自然社会化科技的场所,在其中呈现各种物品、事物和现象,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与机会。

基于理解和认识,我园以园本资源作为场馆活动内容,改善场馆使用的现状,专门申报了“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博物馆建设的实施与研究”。旨在运用博物馆理念,挖掘周边资源,建设有形与无形双向博物馆课程,构建幼儿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探索并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幼儿园博物馆园本课程,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丰富一些,活动形式更多样化;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让幼儿在园活动充满游戏精神,实现幼儿园课程质量改革。

我园的愿景是走进幼儿园,就好像走进了若干个微型博物馆,让幼儿脚尖暂且不能到达的地方让眼睛先到达。

疫情期间,我园借助幼儿园58棵海棠树资源,和幼儿在“云端”坚守春天,在每日盼望海棠花开的同时,等待生命奇迹。我园用照片、视频引导幼儿回忆曾经的海棠花下的故事,调动已有经验;我园锁定一棵树记录花期,一起跟随海棠记录春天,感受春天;我园师幼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编进春天的诗里;我园一起“云”赏海棠花开,数一数海棠花的花瓣;我园给海棠做日历,发现海棠花有许多品种等。疫情结束后,师幼画海棠、制作海棠书签、举办海棠日历馈赠会……将原来的美工馆打造成“海棠花博物馆”。

课程随着海棠的变化一步步生成,并兼顾各个领域进行拓展,直到最后的呈现,都在我园可控的期待下实现。但我园又开始质疑,整个课程以教师预设为主,只是将往常春天课程经验上的活动进行整合,嫁接到海棠花课程上。

二、博物馆课程的生成路径

(一)核心概念解读后的再审议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对馆藏物品分类管理,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从博物馆课程载体上说,分析前期的海棠花,作为是季节性的、常见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条件,也无法收藏多个实物种类,从选材、欣赏上难以作为博物馆呈现。

因此,在博物馆课程选材上,我园要充分考虑,不是所有的物都可以代替现有的场馆材料,作为博物馆课程载体。

从学习方式上说,幼儿园博物馆不同于社会机构的博物馆,更多的是能引发好奇、疑问、探究、学习互动的地方,是典藏能调动经验的物件、材料、活动的地方。

(二)从书本课程中走出来

过去,我园总是拖着教材拐杖,从书本课程、微信平台课程推送中借鉴。借助周边兴起的课程叙事、各种版本的课程走向,我园反复学习、探究课程路径,思考一个课程背后的原理和儿童的学习方式,梳理出多个版本的模式支架,生成博物馆课程“六步学习轮”路径:云欣赏—齐搜集—广探究—通体验—群策展—劲表达。

?

(三)场馆向博物馆的转型

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源梳理、课程实践,幼儿园场馆悄悄发生了变化,“六步学习轮”课程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场馆课程代替了主题课程,也摆脱了对教材的依赖。

?

三、新课程观下的课程文化

(一)赋予情感下的课程生发更具儿童性

如果说原先的场馆投放是成人控制的,那博物馆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存在方式、一种理念的转变、一种丰富的学习方式。任何课程都不应该是外部空降的,而是内在基于兴趣、目标、问题生发的。

从以上表格中不难发现,博物馆课程内容的选材更具体、更易操作、更贴近生活。

(二)视角开阔后的课程更具探索性

起初,我园把有形的物件作为博物馆的载体。后来我园发现户外的花花草草更能吸引幼儿,可以作为博物馆形态的存在,如“菊花博物馆”引进不同品种的菊花,以便种养、观察、表达和表现等。

在研究中,我园收获了不同的课程视角:有形的馆、无形的馆——室内外编织交织在一起;有边界的区域、无边界的空间——博物馆扩张到连廊;有预设的活动、无具体的框架——跟着幼儿走,跟着发现走;有实施的周期、无期限的延伸——穿插,不局限于主题月。

(三)不拘泥形式的场域游戏更具有游戏味道

开阔视野预示着幼儿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原先的场馆内,而是渗透到一日生活,更有了尊重个性的自主表达。

我园先实践,实践后再反思审议,让教研跟着问题走,即时教研和延迟教研相结合。

几个轮回的抽丝剥茧,让我园回归初心,厘清思路,更新学习方法,拓宽了课程思路,追求一种新课程观下的课程文化和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我园海棠花海棠
户外厨房诞生记
爱为本 绘美好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海棠花落,独留一抹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