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好中国

2022-01-17祖国张帅孔子林

祖国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文明生物绿色

《祖国》/张帅 孔子林

10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和谐的美丽家园。国家主席习近平10 月12 日下午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我们要加强团结、共克时艰,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这次会议将确定直至2030 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多样性保护目标和方向。

建设和谐的美丽家园,中国交出“绿色答卷”

在10 月12 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时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中国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中国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座右铭等,体现出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日益受到世界重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奈杰尔·托平表示,“生态文明”理念是一份如诗般美丽、独特的中国礼物。

从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近年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过去10 年,中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 万公顷,居全球首位;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一长串绿色发展“成绩单”,见证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奋进步伐。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指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中国关心的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福祉,更是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将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习近平主席重申一年前提出的“双碳”目标,彰显出中国坚持生态优先、咬定绿色发展不动摇的决心。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正式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今年以来,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措施,中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绿色发展承诺,给世界以重要激励与启迪。塞尔维亚总理阿娜·布尔纳比奇表示,中国在协调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的经验非常重要。

“微笑天使”江豚

截至2020 年底,中国与100 多个国家开展生态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与60 多个国家、国际及地区组织签署约150 项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从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到启动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再到强调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中国行动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认为,一个强有力的、中国深度参与其中的多边体系,是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的关键。不久前,中国宣布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方的决定“为实现更宏伟的气候目标打开了大门”,体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领导力,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格局与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共同梦想。中国将继续携手各国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汇聚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机勃发绿色延伸的中国。海南长臂猿喜添婴猿,“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藏羚羊种群数量大幅增加,各地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喜讯频传。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已连续30 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主席在2020 年9月30日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持续发力,做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懈奋斗者。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将切实扛起责任担当,发扬务实作风,因地制宜、尊重规律,创新驱动、善作善成,大力推动绿色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研究,提升绿色服务水平,自觉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建设以绿色低碳为主,争做绿色发展的创新引领者。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共识和呼声。”

“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把脉开方,推动沿江11 省份治理污染、修复生态、协同发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1 月1 日起,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长江河口规定区域等重点水域,正式启动十年禁渔,长江生物将更好地休养生息、稳定繁衍。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从巍巍秦岭到壮阔祁连山,从青藏高原到东北黑土地,习近平总书记都牵挂在心,殷殷嘱托。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

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林海苍翠连绵。近60 年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无数个“塞罕坝”,正汇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一直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物也是丰富多样的。保持生物多样性是为了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美丽和谐的大自然,是地球对人类的最好馈赠。善待万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正确方式。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990年生物多样性专家把中国生物多样性排在12 个全球最丰富国家的第8 位。中国有高等植物3 万余种,仅次于世界高等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这些年,中国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的路径,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既可以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也为世界提供样本和经验。

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无序发展,正在侵占其他生物的家园,毁掉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团队通过多年来的研究,发现2050 年之前,将有90%左右的陆生动物失去自己的家园,包括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陆生鸟类等等,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南美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将成为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如果不采取措施,不仅大量生物将遭到毁灭,人类也必然深受其害。一旦自然物种遭到毁灭,人类很难独善其身。

可以说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保护方面,中国一直展现积极负责的大国担当。此前,中国向世界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严控煤电项目。自2015 年开始,我国在10 个国家公园进行试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正在有条不紊地形成。日前,中国公布了5 个已建成的国家公园。在国际合作上,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实施,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可以说,中国一直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并持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中国贡献。

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南山、普达措——目前,10 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在深入推进,涉及12 个省份,总面积约22 万平方公里,覆盖了从高寒到热带雨林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较好地保护了区内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日前,我国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由国家确立并主导管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职能,聚集国家公园在建设、管护等方面工作跟进监督,强化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压实责任,加强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理顺管理体制,青海省纪委监委将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列为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专项监督的重要内容,派出督查组通过实地调研、调阅资料、约谈指导等方式督促公园管理局党委切实优化体制机制,推动整合园区4 县生态保护管理职责成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整合各部门自然资源执法职责成立资源环境执法局,并推动完善相关制度规范49 项,促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统一、高效执法。驻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对有关单位落实管理制度、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抽查暗访,强化日常监督,确保依法依规办事,在公园管理工作中积极作为。

海南省中部山区拥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热带雨林,为保护这片绿水青山,居住于核心区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高峰村村民搬入雨林外的新居。该地县、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联动监督,挨家挨户了解搬迁群众入住后的实际困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墙面裂纹、阳台渗水等房屋质量问题,要求建设单位每日报送质量自查报告并跟进监督整改,目前已推动整改具体问题209项。

今年9 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前,我国还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国家战略。近年来,我国从顶层设计、经济转型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推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正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一系列有力政策和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制修订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50 余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基本完成,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2018 年5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承担与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

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相关多边公约、议定书,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中国正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付出艰苦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累计批准实施30 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严格履行条约义务。中国是最早签署和批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超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所确定的17%的要求。

中国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在亚洲,中国定期举行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圆桌对话。在非洲,中国将生态保护作为主要合作领域之一,向有关国家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备。在绿色经济、国际环境公约履约等领域,中国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能力的项目和活动,全球80多个国家受益。

新的征程上,中国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与世界各国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远看青山、近嗅花香。

猜你喜欢

文明生物绿色
绿色低碳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第12话 完美生物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