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中如何拍摄美丽照片?
2022-01-16李铮
李铮
通常雨结合了许多摄影师不喜欢的元素,例如弱光下的快速运动、柔和的色彩和湿度。但也正因为难度较高,在雨中的摄影才显得与众不同。老式的机型大多怕水,但随着技术的迭代,防风防尘防水的相机基本成了中高端相机的基本素质。
相机是非常精密的光学、电子仪器,目前并没有任何一款相机会公开宣称自己达到什么什么级别的“防尘、防水”设计。原因很简单,就算是一款相机在内部设计上达到了很高的“防尘防水”级别,但只要在使用中,略微有一点点的尘埃、水汽进入机器内部,那么相机的性能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损坏。从这个方面来讲,相机产品要做“防尘防水”,比手机还要难很多。另外就是在下雨天拍摄,有些场景涉及雷电,户外也不是很安全,人还容易感冒,所以从摄影作品来说,雨天的影像相对日常拍摄来说要非主流一些,正因为如此,令不少摄影师可以走到雨中,进行别样创作,捕捉这大自然最常见的气候现象。
快门速度对最终图像中雨的“外观”有很大影响。雨下得很快,人眼经常将其显示为快速的白色模糊形态。但是如果有足够的光线和高 ISO,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并获得如图1的图像。
100mm f/2.8L MACRO, f/5, ISO 2500, 1/8000秒
当快门速度为 1/8000 秒时,雨滴可以显示为凝固状态,相比较慢的快门速度产生的雨痕,颗粒清晰雨滴饱满更加的有趣。
拍摄这样的雨滴,最好要找个合适的屋檐,蹲下或者贴近地面,以方便低角度进行拍摄。然后把快门速度调高,当雨滴在地面溅起来时,迅速按下快门,这样就能拍摄出水花滴溅的照片了。但是因为是在雨天,环境不好,不好操作,可能要多拍几张才能拍出来。
当背光或光线从某个侧面角度照射时,雨水介质的反射最为明显。在图2的示例图像中——尽管摄影师使用了“人造雨”——我们可以看到逆光如何使水发出美丽的光芒。在摆拍中,较慢的快门速度将可见的水滴变成了光条纹。我们还可以看到背光如何增强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让整个图像显得很有张力。但如果要这样拍摄真正的雨,要为背面的光源找到合适的角度或使用有保护措施的闪光灯,别让雨水把灯搞坏了。
24-70mm,f / 8,ISO 160,10秒
拍摄雨景时如果需要提高ISO速度,就不要太在意噪点。使用更高ISO速度的后果通常是图像中出现额外的噪点,比较烦人。如果用阿Q精神,就想成雨中拍摄这种颗粒感可以为图像添加有趣的细节层,就可把烦恼丢一边了(图3)。
18-150mm,f / 7.1,ISO 500,1 / 640秒
此外,建議尝试手动对焦。因为雨在相机和拍摄对象之间创建了一个移动层,相机的自动对焦会非常不稳定,出现拉风箱的情况,造成自动对焦系统难以正确对焦。如果你注意到相机锁定焦点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者如果图像一直失焦,则显然是对焦系统在雨点拍摄中无法正常工作。
RAW在英文中的解释是未处理的、自然状态的,这也就是RAW文件的真谛。RAW图像就是CMOS或者CCD图像感应器将捕捉到的光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原始数据,因此RAW文件也被人们称为“数码底片”。RAW格式记录了由相机拍摄所产生的一些元数据,如ISO的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值、白平衡等信息。
各大品牌或者说各大品牌的不同产品线,所拍摄的JPG格式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就是因为机内处理的预设不同,导致最终照片的效果会不同(比如索尼黑卡的狗屎黄色调)。有些人说尼康相机直出照片的色彩非常出色,这个直出照片,指的就是JPG格式。其实和相机品牌无关,也许换个机型色彩又变弱了,关乎调校的问题。虽然摄影师们已经习惯了用 RAW 格式拍摄,但有时拍摄生活照,为了减轻存储卡的“压力”,还是会设置为JPG模式。在雨天照明弱的情况下,建议调整为RAW格式,这点尤为重要。除了在调整亮度时拥有更多数据外,RAW可以保留更多信息,以便后期处理根据需要进行颜色校正。
在下雨天在自然光下拍摄会导致颜色看起来比现实生活中暗淡,所以适当的修饰是有必要的。水可以使地表出现反射,环顾四周,看看是否可以使用在倾盆大雨期间或之后立即出现的“临时镜子”创建有趣的构图(图4)。
35mm F / 1.4L,F / 1.4,ISO 800,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