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对云南山区农业生产影响探析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2022-01-16王钰浩沈云都
王钰浩,沈云都
(1.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昆明 650500;2.云南农业大学发展研究中心,昆明 650500)
2021年我国迎来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历史转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农业科学技术对山区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云南山区农业发展正处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转移阶段,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云南山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条件、生产方式、农业技能与山区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发挥农业科技在山区农业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1 云南山区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1.1 云南山区农业生产与市场“远距化”
阿玛蒂亚认为贫穷的产生是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剥夺,使贫穷的人失去了社会所提供的一些机会[1]。受云南山区农村自然环境限制,山区村庄道路与外界联系不便,减少了山区农业生产与城镇市场的有效链接,逐渐产生了农业生产与市场销售的“远距化”。山地贫困村受市场“远距化”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云南山区农业与城市市场距离的增加,山区农业在农业技术、资金和管理理念上相对城镇地区较为落后;二是云南山区农业以生产比较低廉的农产品为主,经济作物种植极少;三是云南山区农产品无法接近更高级别交易市场,即便进入上级市场也会因较高的交通运输成本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机制会对缺少竞争力的落后地区产品产生排斥作用,使山区农业产品无法获得较好收益,农民生产成果逐渐脱离农业商品市场,农民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剥夺使其逐渐丧失市场发展机会。
1.2 脱离市场条件下的山区农民生产方式
王弘曾分析秦巴山地地区农民贫困原因:他认为造成当地农业生产利润偏低的原因不是由于当地的资源禀赋贫乏,也不是由于农民和企业的自利动机,根本上在于当地分散、不成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2]。脱贫前云南山区受农业生产与市场“远距化”影响,山区农民只能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进行精细化生产,延续着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的家庭小农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使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时间,农业产量增长也十分缓慢,最终只能达到一种低水平的均衡生产模式,山区农业逐渐形成农业“内卷化”生产,即“区域农业生产劳动者投入增加下的单位劳动日报酬降低”[3]。而农业“内卷化”效应也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例如农产品产量增长缓慢、农民收入较低,农业生产积极性降低等,最终导致农业生产资料更新和生产技术革新缓慢,农民陷入贫困生活之中。
2 农业科技对山区农业生产的结构性影响
郑小玉等[4]认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缓慢的根本是农村创新性不足,如果没有外部要素进入,片区内的贫困人口将始终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在这种非增长的环境下,山区农业生产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引入农业科技,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革新。
2.1 农业科技对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
云南地处高原山区,地形地貌以山地、坝区为主,主要分为山区、半山区和坝区,其中,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8.64%。从土地坡度来看,适宜农业耕作的平地(坡度<8°)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5],是名副其实的“山地大省”。特殊地貌形成的山区农业,具有经济作物种植少、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观念落后等特点。引入山地农业科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山区农业生产条件。
2.1.1 合理规划土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由高校院所、农事企业等参与,对山区土地进行科学规划,更多地引入烤烟、辣椒等多种山地经济作物,这样既可增加单位土地的生产效益,也能提高山区农业土地的利用率。
2.1.2 推广农业机械装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管道引水技术,应用喷灌器械,可改变农业水资源利用方式,解决山区农业灌溉难问题;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可有效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解决季节性种植问题;引入迷你型手扶拖拉机、山地松土旋耕机等山地农业生产机械,能有效提高山区农业生产效率,大幅降低作业成本。
2.1.3 推进农业信息化,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现代农业是高科技农业,加强技术信息指导是基础性工作,这能为农作物生产、管理和销售提供坚实保障[6]。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农村商品市场信息平台,是山区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进入市场的便捷渠道。有关部门应加强培训和引导,让更多山区农民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使其利用信息平台将更多山区农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与全国市场相衔接,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统购统销。
2.2 科技脱贫下山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及影响
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认为,一种技术总是体现在某些特定的生产要素之中,因此为了引进一种新技术,就必须采用一套与过去使用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的生产要素[7]。随着农业科技引入到山区农业生产中,云南山区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迁,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与基层政府合作社推行“统购统筹”,使小农家庭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山区农民逐步从第一产业中脱离出来,逐渐向城市流动。许多山区农村出现妇女、老人在家务农,年轻人出门务工的家庭兼业生产方式。二是在政策和资本的推动下,土地承包生产方式逐渐形成,许多有经济基础的农民将闲置土地进行流转承包,也有一些企业到山区农村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逐步形成了土地承包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农业因为技术、资本等新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得以“去过密化”[8]。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灵活性,增加了农业生产边际效益,降低了单位土地生产人口比例,推动了山区农业生产的“去过密化”,改变了贫困状态下的农业“内卷化”生产方式,促进了当地农民脱贫增收。
3 云南山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
3.1 生产条件相对落后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云南山地贫困地区在政府、企业的帮扶下,通过技术推广和资金帮扶,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相对于中东部沿海地区,云南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仍较为落后,其中,加工增值是云南特色农业中最明显的薄弱环节,即使是有一定基础的产业,也大多停留在以初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低端[9]。山区农事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和效益相对较小,在市场经济竞争下市场抗风险能力不足。此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较为滞后,农业综合服务能力较差,农民组织存在非专业化、非系统化等问题,导致山区农民只能通过收购商或自我售卖方式销售农产品,对互联网、电商平台等销售新途径知之甚少,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农民收入普遍较低。
3.2 生产方式较为滞后
与东南沿海地区集体化、产业化、家庭农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云南山区现有农业生产方式存在滞后性。农户作为最微观的农村经济单位,难以组织规模化生产和有效规避各类市场风险[10],尤其是面对市场经济竞争,小农户很难获得竞争优势,许多山区农民重回贫困的边缘。
3.3 劳动力流失严重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方式的引入,许多山区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前往城市务工,逐步形成家庭“兼业”模式,这种生产模式虽可大大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但也导致农村优质劳动力人口的流失。那些外出务工的农民若在城市找到了就业机会,就会出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现象,造成农村老龄化和农业空心化,一旦呈现有地无人种的局面,乡村振兴也就成了空谈。
3.4 劳动者科技能力偏低
劳动者的农业科技能力及科技创新水平是云南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要素。从微观层面看,山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大多不愿从事农业。即使留在乡村,具有一定素质或专长的农民也普遍以就地从事非农产业为主[11]。云南山区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对农业机械化、互联网技术等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与应用能力不强,不利于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与推广应用[12]。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及独有的耕作习惯和生产观念,使山区农业劳动者在思想层面上趋于保守,文化层面仅以掌握村落传统文化为主,导致其主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意识不强,接受新技术新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生产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的理解不充分,参加科技培训的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导致山区农业现代化内生动力不足。
3.5 科技覆盖面不广
钱福良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受到忽视,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人员不足,科技推广服务制度缺位,导致相当部分农业科技束之高阁,难以及时有效推广[13],许多山区农业科技成果停留在产学研阶段,没有推广到山区农业生产实践中。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比,山区农技推广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产中环节,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性服务不足[14]。此外,根据“知沟”假设理论,处于不同经济社会地位的人获取知识的速度不同,这一现象也存在于科技推广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能更容易接受农业科技推广和使用,而山区农民在接受科技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性。在农业科技逐步推广和资金项目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如果农业科技推广覆盖不全面,极易造成生产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山区农民共同富裕。
4 乡村振兴下农业科技推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在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至关重要。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过程中,需继续发挥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持续将农业科技引入山区农业并推广实践,借以改造提升农业生产条件,优化生产方式和结构,培育更多新型农民,全方位提高山区农业劳动者的科技能力。
4.1 持续推动农业生产科技化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云南山区依靠地理环境优势培育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但与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对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持续优化,尤其是推动硬性生产条件和软性生产条件的科技化。
硬性生产条件的科技化主要体现在提高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方面。当前,云南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的主因在于以山地为主的自然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凸显在水源灌溉和耕作装备的普及应用上。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小型农业机器来弥补生产空间对机具作业的限制,因地制宜地利用喷灌、滴灌、膜下灌和管道引水技术,普及使用无人机农药喷洒、小型机械收割机等适合山地耕作的农业工具。在高海拔地区,大力推广大棚种植技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农业科研院所应加快推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科技集成转化,尤其是研发重量轻、功能多、适于山地作业的农业机械,并不断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
软性生产条件的科技化是指增强山区农业生产的“软实力”,其主要路径: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创新人才、资金、项目等具有明显的虹吸效应,应充分利用山区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完善山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重视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引领作用[15],加大农业科技的辐射范围。二是推广“互联网+农业”技术。采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拓宽山区特色农产品销售取得。三是加大山区农业生产服务力度。有关部门应在山区农业生产、管理以及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4.2 持续优化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全面实现“三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乡村治理的进一步优化升级[16]。国内学者认为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应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场经营,发展规模农业或者是用小农生产模式体系逐渐实现规模化[17]。因此,在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应学习借鉴东部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推动山区农业发展成规模化农业,增强农业风险抵御能力。应利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18]。培育更多懂农业、爱农民的专业人才,吸纳更多脱贫户参与农业生产经营。通过政策、资金等吸引外出务工人员,使其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投身山区农业和乡村振兴之中。
4.3 持续培养“新型”农业劳动者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从空间角度来看,呈现出“华东—华北—东北区”向“西南—西北区”递减的特征,省际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区域空间互动性较弱[19]。科技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获得成果产出最优化和利用率最大化[20]。当前,在农业现代化的愿景下,一方面应加快培育掌握现代科技且具有现代观念的新型农民,进而增强山区农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在政策上应着力培育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发挥驻村干部、农业专家、高校教师、优秀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设立农技专家服务培训点,建立新型农民长效培育机制,通过“传帮带”让更多脱贫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及工具使用方法。引导农民树立“农业科技是农业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让农民认识到承接成果转化、运用科技成果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途径[21]。
4.4 持续扩大农业科技推广覆盖面
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利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而普通农户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创新应用的重要主体[22]。这就需要千方百计地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通过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学习,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扩大科技推广应用的覆盖面,提高山区农民科学种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