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1-15李双
李双
摘要:数学知识间存在关联逻辑性,不同知识之间也有一定的衔接性,当代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均按照单元模块来编写教学内容。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了单元模块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未兼顾整体框架与大局,没有将各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各课时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而且也没有和学生一起梳理学习框架,不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整体知识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文章为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早在20世纪,杜威先生所建立的实用主义教育学便构成了“单元整体教学”的雏形,后来,他的学生克伯屈所建立的设计教学法被称为“单元教学法”。相比而言,这种方法更细致。随着对“单元教学法”的深入研究,莫里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指出“单元教学法”分为“试探”“提示”“自学”“组织”“复讲”等五大步骤。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单元教学法”融合了数学核心素养,非常注重数学单元知识整体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构建起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知识框架结构,促进数学知识体系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现状
(一)部分教师未能抓住重点,对课时进行合理平分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表示课时不足,讲不完教学内容,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未能抓住教学重点,所有知识点讲解过细,未合理分配课时,这样很容易导致教学繁杂,学生很难掌握重点知识。
(二)学生课堂探究时间不足,未形成良好的研究性学习习惯
小学六年数学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过程,各知识点、各单元和各年级的教材关系紧密,让学生学好数学,掌握整体学习框架与所学知识,并不能只依靠教师讲解,更需要加强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自行探究数学知识与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习惯。然而,部分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上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究学习时间,在进行课堂互动时,并没有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和解决问题,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数学研究精神。
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策略
(一)促进教学流程的有效衔接,做好课时内容整理工作
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工作中,必须重视促进教学流程的有效衔接,实现从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的知识链接,做好课时内容整合工作,优化课时结构,合理安排课时表,按课时做好基本教学内容解析工作,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学生学习内容,适当拓展课后学习知识范围,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课后指导,满足学生的复习需求。
以单元主题教学“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简便运算”“连减性质(综合练习)”“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简便运算”“连除性质”“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和“整理复习”为例。在教学时可以各安排一节课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课时不足问题,辅助学生高效掌握所学知识,对这些单元主题形成完整的框架认知,加强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记忆,提高数学计算正确率,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复习需求,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另外,教师非常重视优化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以此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例如,在讲解“运算律”这一主题时,将教学任务分为信息窗一、信息窗二、拓展内容;信息窗三、拓展内容。其中,信息窗一的知识结构是加法交换律,教学结构是观察猜想、验证猜想、概括结论、总结延伸。信息窗二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这一部分的教学结构也分为两部分:直觉猜想、验证猜想、概况结论、总结延伸;类比猜想、验证猜想、概况结论、总结延伸。第二部分是连减性质和连除性质,这部分的教学结构分别是观察猜想、验证猜想、概况结论、总结延伸;类比猜想、验证猜想、概况结论、总结延伸。拓展内容包括差不变性质和商不变性质,这部分的教学结构分别是观察猜想、验证猜想、概况结论、总结延伸;类比猜想、验证猜想、概况结论、总结延伸。信息窗三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这部分的教学结构是观察猜想、验证猜想、概况结论、总结延伸。第二部分是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这部分的教学结构是类比猜想、验证猜想、概况结论、总结延伸。拓展内容是除法对加减法的分配律,这部分的教学结构是类比猜想、验证猜想、概况结论、总结延伸。
(二)做好课堂教学,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单元整体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微课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呈现出五项基本特征:
1.时间短。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时,所制作的微视频时长大多在5到10分钟,最长不会超过20分钟。这种时长控制来源于十分钟法则。据教育界研究,学生在每一节课上的注意力一般能集中10分钟左右。为了避免学生分散注意力,微课视频特意控制时长,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所学知识,提高听课效率。
2.内容精致。因为微课视频时间短,所以在编辑内容时必须进行精心筛选,确保内容精致、简洁而完整,不能太烦琐,授课主题只有一个,如以“乘法分配律”为主题,这样方便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内存容量小。微课件的内容精练,时间短,因而,课件所占的内存容量也比较小,通常不会超过一百兆。小容量的视频也更加方便在网上传播,教师可以更容易地将微视频上传到班级群里,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便利。
4.具备可移动性。微课所依托的平台是移动终端,因此具备可移动性,能够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来自由学习。“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的交互性赋予了微课学习活动以多元化效果,让学生体验全新的数学学习情境。
5.自主性良好。教育改革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价值,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与创新能力。构建良好的微课堂,有助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模式下学生和知识获取的关系,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合个人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基础进行复习,研究单元主题,加强数学功底,提升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这也说明微课教学法有良好的自主性,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享受乐趣。
(三)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回顾学习内容
提高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必须做好教学评价工作,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客观评估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教学活动参与度、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单元跟进能力,根据评价结果制订更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反思中,应坚持“人人参与,经历过程”“渗透思想,提升素养”理念,协同学生回顾学习内容,绘制单元整体知识框架图和思维导图,全面提高学生的单元整体知识掌握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小學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工作,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合理安排课时,促进教学流程的有机衔接,并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