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2-01-14王巍儒
王巍儒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领域的高度融合既是教育领域划时代战略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在“互联网+教育”引领的革命性教育风暴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以育人为目标,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特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现阶段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教育”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机遇
(一)网络平台集成思维
“互联网+教育”视角下,网络授课、名师讲坛、线上慕课等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渐兴起。“互联网+教育”是指利用网络平台整合不同的教育资源优势,形成互联网平台集成化思维形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采用线上网络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质信息资源,整合不同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师资力量、教学信息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实现互联网教育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推动高校互联网平台集成思维的发展,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
(二)网络圈群共享思维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已成为大学生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充分利用这一鲜明时代特点,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发表个人感悟和情感,学生可借助视频、图表、文字等网络信息手段分享个人心得体会,使班级内的大学生能够共同领悟其他同学的思想感悟,形成以班级为单位的网络圈群共享思维。有效整合优秀师资力量,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空间,以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程。
(三)文化跨界融合思维
“互联网+”是一项集社会各类信息资源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是由于“互联网+”可以融合各类社会信息资源,“互联网+教育”能够有效整合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效开展。“互联网+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使大学生了解更多时政热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跨界融合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发展特点,将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线上课程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境界。
二、“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挑战
“互联网+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依托互联网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但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极大便利,而且无形中提高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由于各地教育资源状态不尽相同,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高校现有教育资源不能与先进的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相匹配,部分高校的硬件设施、计算机设备、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投入等教学资源还无法达到现代化、自主化的教育水平,即使拥有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也难以将其高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因此,如何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收集高质量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信息资源,是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挑战
在“互联网+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大数据、新媒体等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充分挖掘、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行为,结合大学生学习特点,围绕不同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目的、学习动力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大数据技术基础知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制订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三、“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突出理论课教学的社会现实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结合主流思想和潮流思想,精选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现实性,突出思想政治课程的鲜明时代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成长特点,切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选取大学生遇到的实际案例,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融入大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提升理论课教学的社会现实性。这就要求理论课教师在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同时,提升业务实践能力,创新思想政治时代课题,用思想政治理论回答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新时期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学生与教师依托微课、慕课等微载体形式,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属交流平台,完善网络线上资源,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过程。这种交流平台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微载体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受空间、时间限制的局限性,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再受时空影响,保证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交流沟通的顺畅。学生在看到教师制作的微课、慕课等线上课程时,内心深处会增进对理论课的亲近感,增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信服力。学生如果在线下遇到学习困难,也可以随时向线上教师提问,教师给予解答。另外,教师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上组织学生展开话题讨论,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实现线下布置作业、线上批改,使教师能够精准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情况。
(三)教学资源呈现多维度供给方式
“互联网+教育”视角下的思想政治课一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以多维度供给方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再受时空因素的限制,将理论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现大学生知识情感价值认同的有效转化。互联网媒介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传播形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架起现实与理论之间的桥梁,使教师能够基于丰富的网络资源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新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挖掘现代大学生的媒介偏好,通过影视画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多维度呈现出来,不仅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而且为大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情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方式的互补性、多样性。另外,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活动,线上布置任务,线下开展活动,并将教学成果进行线上展示。教师可直接在线上对学生进行评分及给出评语,将不合格的活动成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重新提交实践作业,使学生逐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习。
(四)结合个性与共性深挖教学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实效性较强的高校基础课程,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特点,不断补充并调整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内容的共性和学生的个性,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学资源。教师可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情班级特点,挖掘网络资源并将其适当引入教学中,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例如,对于学习氛围积极活泼的班級,教师可收集一些时下流行的互联网话题,并设置抢答;而学习氛围不太好的班级,则可围绕话题进行投票或讨论等,也可利用微课或慕课,展示与专业相关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的同时,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结语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改革中是大势所趋。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优势,明确“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互联网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理论课教学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现实性,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赵庆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4):66-71.
[2]周方晓.“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J].智库时代,2019(21):7+11.
[3]黄瑞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动模式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105-107.
[4]王文举,李亚楠.“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79-180.
[5]郑丽娜.大学生网络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探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5(11):63.
(作者单位 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2.宁夏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