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天气:气象是洒向经济的盐
2022-01-14周慧娴
周慧娴
一款小小的天气类App也可以撬动过亿营收。根据公开报道,几年前墨迹天气便已经实现了超3亿元的营收。曾经,这款天气服务类App也拥有过“躺着也赚钱”的黄金时代,而随着时代红利的流逝,这款App仍旧能够覆盖天气服务领域过半的用户群体,并位居领域第一,靠的是过硬的商业打法。
2016年,转型的阵痛不断撕咬着所有工具类App。
新闻聚合、短视频和直播为主的内容风口迅速卷走了工具类App风眼里的风和日丽。再加上互联网人口红利即将褪去的声音越来越大,工具类App依靠“免费+广告”的打法“躺着也赚钱”的时代也成为过去。不少工具类App捂住腹腔的疼痛,忍痛割掉原有的业务,摸索着在黑暗中凿出新的窗口。
以快手为代表的工具类App走向了一条工具到社区再到平台的逆袭路线,这次华丽的转身为不少其他App提供了样本,前仆后继,蜂拥而至。然而,行业和资本的浮躁并没有影响墨迹天气的判断,它冷静地选择了拓宽赛道,继续优化To C业务的同时,率先将手中的凿子砸向B端企业级的方向。
这场声势浩大的转型不可能风过无声,在To C端口,墨迹天气App同样加入了社区功能,包含有资讯新闻、生活服务、时景分享等板块。
如何让用户体验与商业广告变现这座天平保持平衡是所有工具类App的日常痛点,在哪一边添加砝码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在接受《商界》记者采访时,墨迹天气副总裁张磊给出的答案是——持续不断的创新,即基于气象数据+LBS实现更精细化的场景服务,对用户实现多维场景覆盖,完成跨行业、跨品类、跨时间的众多场景营销。
近几年,墨迹天气在场景营销上不断发力:连续7年成功举办了“35℃计划”,以“天气温度35℃为界点,免费送饮料”;结合LBS定位功能,联手肯德基宅急送推出“雨天彩蛋菜单”……
同时,墨迹天气也围绕着天气预报生活圈为用户提供生活以及健康方面的建议,推出了多种生活指数产品和各类生活、健康内容资讯等。墨迹天气不仅仅希望只给用户提供天气预报信息,更希望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便利用户的生活,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为此,墨迹天气在内容等领域也做了投入,包括上線内容服务系统和团队强化内容审核,确保规范运营。
墨迹天气在C端的积累,同样能为B端提供价值。比如时景社区分享的天气图片达到30万张,墨迹天气的气象图片资源已经累计达到10亿级。这也开发出了墨迹天气在社会化观测方面的潜力和优势。
从众,对芸芸众生而言,就是问题的最优解。而另类就会被大多数人指责为错误解答。不走寻常路并不被看好,顶着舆论的压力和资本的质疑,墨迹天气没有动摇,将To B之路走得异常坚定。
这个决定的背后结结实实地打满了墨迹天气对天气服务市场长期思考的烙印。与国外市场相比,出于气象信息保护的原因,我国气象服务起步较晚,气象的商业市场缝隙相当窄小。早在2016年,气象影响到的产业价值在美国已经达到1 600亿美元,在欧洲超过2 600亿美元。而在此前一年,我国的商用气象信息才燃起星星之火。
2015年6 月,中国气象局颁布 27 号令正式开放中国气象信息。那时,墨迹天气就嗅到了气象服务在B端的商机,试图将夹缝中的市场用力撑开。当2016年其他工具类App从众进行社区化转型时,墨迹天气则开始布局B端企业级气象服务,并成立企业级服务品牌墨迹赤必,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气象服务解决方案。
其实就算2016年互联网人口红利将消失的声音不曾响起,墨迹天气也会气定神闲地走向转型之路。
事实证明,墨迹天气这条不寻常之路走对了。各行各业留给天气服务平台施展的空间很大。
国内某知名外卖平台主动找上门,To B业务的第一单生意就这样出乎意料地顺利达成。当时该平台刚上线“准时达”业务,但千变万化的天气却给该项业务的开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墨迹天气就能为其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以便于根据短时的天气情况调整优惠力度、送达时间,调度骑手。
合作数月后,该平台就停止了人工干预,为求提升效率,还在墨迹方案基础上进行“自动赔付”。这次合作也佐证了墨迹天气走向To B市场的正确性。随后京东到家、美团等平台的合作纷至沓来,现如今,墨迹天气也已经为物流、保险、健康、体育、零售、农业等20多个分支行业超过200家的企业用户提供服务。
而我国的气象服务行业也在此时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暖春。
经济这门学问很大,需要一整个国家去描绘国泰民安的盛世画卷,动力的齿轮必须按照规划好的刻度精密运转,分毫不差。但超强台风、特大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重大气象灾害却在所有计划之外,它们可以始料不及地任性摧毁这幅画卷中最炫丽的色彩。而提前获得气象灾害“闹脾气”的风向,是这幅画如期完成的关键。
以此为背景,2021年11月29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推动气象发展向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向地球系统延伸、向全球范围拓展、向数字智能新业态转变。按照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的报告,我国气象服务产业在2025年有望达到3 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除了墨迹天气,目前气象服务这条赛道上已经拥入了其他同类产品,它们也在努力抓住了To B转型的机遇,战况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它们想要接住机会抛出的绳子,并顺着这条绳子占领制高点就必须亮出一把利器。
张磊说,对于气象服务企业,这把利器就是“预报的精准度”,但无论是对于国外发展了几十年的老牌气象企业还是一些后起之秀来说,这都是当前做气象服务的痛点和难点。
为争抢预报精准度的高地,墨迹天气逐年提升研发投入。墨迹天气较早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引入到气象领域中,再通过雷达监测天气的变化,基于国家公开的雷达数据,研发出短时预报,依托AI技术在时间、空间维度,短时预报可实现颗粒度更细的分钟级公里级预报,目前晴雨准确率达90%以上。
此外,时景社区的作用愈发凸显。除了与国内外专业的气象机构合作来获取开放的气象数据外,时景社区内海量的实时天气图片以及后台用户的短时反馈等众包数据,让墨迹天气有更多的气象数据基础。多管齐下,预报精准度不断提升。
除墨迹之外,其他同类企业也在努力,为抢占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小数点披荆斩棘,让中国气象服务市场的未来更加精进,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墨迹天气创始人兼CEO金犁曾表示:“气象是经济发展的一把‘盐’, 放多放少能影响到炒好经济这盘菜。”
但凡是预报,就没有百分百准确,大气运动更加变幻难测,只能无限接近百分百准确。
在天气服务行业日趋同质化的当下,想要成为杀死雄鹿的那名猎手,还需拥有拔丛出类的核心竞争力。这可以是精准到小数点更后一位的准确预报能力,也可以是率先打开另一片气象服务的蓝海。
关于未来,张磊向《商界》记者透露,2022年公司还将启动一项“复眼”计划,与相关部门共同建设和完善社会化观测体系,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提升国内气象预报的准确率,让墨迹天气多年积累的天气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居民生活保障等方面发挥价值。
墨迹天气是否能把这把气象这把盐精准地洒向经济这盘菜中,时间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