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的商业想象
2022-01-14
人类对于太空的向往从未停止。
近年来,伴随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中国在商业航天方面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商业航天是指采用市场化机制以获取商业利润为首要目标而开展的航天活动,在国家相关政策放开、资本与技术的共同驱动下,迎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关商业航天的融资与产业布局的利好消息不断涌现,一批民营创业型企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中坚力量。
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中国的航天工业在国家主导下发展了 60余年后,首次对民营经济打开了大门。政策、资本、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拥向商业航天领域。商业航天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向商业化转变的历程,短短5年就形成了粗具雏形的产业体系,在各个细分领域里都有民营企业进入,在政策的宏观加持和资本的助推下,基本形成了国营为主、民营补充的完整产业链 。
在政策的扶持与资本的加持下,商业航天行业将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15-2020年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由3 764亿元增长至10 2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09%,其中,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22%。
在航天基础设施类业务中,地面站和设备类业务收入最多,占商业航天总收入的27.75%。在航天产品与服务业中,卫星电视类业务收入最多,占商业航天总收入26.92%。
一般而言,在商业航天的产业链中,越接近普通民众、贴近终端用户的业务收入就会越高,同时地面设施设备高于非地面的收入。
商业航天产业链较为复杂,涉及环节众多,主要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及应用及运营服务等环节。
卫星产业是商业航天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商业火箭和卫星制造领域,正在逐步成型,成为我国航天产业的中坚力量。商业载人、深空探测、太空站等业务仍处于萌芽阶段,总体经济规模较小。
总体而言,背靠航天军工科研院所的“国家队”在发射资源、卫星技术积累以及工程能力等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大批民营初创航天企业在民营资本的助力下创立。由于民营的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受到的体制内束缚较少,在商业模式的创新、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降本增效等方面占得先机,可以有效地与“国家队”形成互补。
2015年是我国商业航天的腾飞起点,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元年,商业航天公司数量开始持续增长,企业融资势头强劲并且融资规模逐年增加。
2019年虽然进入资本寒冬,但融资金额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已披露融资事件总数只是略有下降,已披露融资额的事件数首次突破40件,融资金额突破50亿元人民币,商业航天各细分赛道纷纷涌现出头部企业。
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商业航天依旧热度不减。融资金额大幅增加,首次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相较2019年增长了61.21%。
2020年,北京以45.89亿元的融资金额远超其他地区,依然是商业航天产业资本的核心聚集地。北京拥有丰富的航天资源,航天单位及科研机构数量也是全国最多的。
2020年长光卫星以24.64亿人民币融资刷新了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单轮融资金额最高纪录,直接推动长春市融资规模突破20亿元人民币。
西安被誉为“航天动力之乡”,西安航天基地是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航天特色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具备商业航天全产业链要素的城市,已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重要一极。
从2014年民营商业航天历史上的第一笔投资开始,中国商业航天经历7年稳步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迈向太空”的巨大商业前景。蓝箭航天、星际荣耀均融资超过12亿元人民币,卫星发射领域更受投资机构青睐。卫星发射服务的绝大部分投资依然集中在火箭制造赛道企业,火箭总体制造成为资本主要关注和投资的对象。
技术层面 高性价比、低成本运营是商业航天实现长久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卫星与火箭的研发、设计、制造成本会持续降低。
产品层面 随着低轨移动卫星通信技术日趋成熟,通信卫星将逐步取代遥感卫星,成为提升发射服务水平的新增长点。
运营层面 传统的卫星发射依然处于重型、低频、长周期的发射模式,未来卫星发射将会加速过渡到微型、高频、短周期的轻量化模式。
需求层面 未来 5-10 年,卫星发射需求将急速增长,卫星运营、服务环节将成为国内主要增量市场。
结语:
社会资本的进入加快了中国航天业的变革,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但中国商业航天还处在产业兴起阶段。中国商业航天的未来,需要政府、投资人、航天国企、航天民企和生态服务平台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