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上朝手里为何拿着“板子”
2022-01-14陈雨
阅读时代 2022年1期
陈雨
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大臣上朝时,怀里都抱着一块长条形的板子,这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用途呢?
这块板子叫笏(hù),也叫朝笏或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要随身带的工具。
主要用途就是记录要上奏皇帝的话,汇报工作忘了时看上一眼。
另外还要将皇帝的指示记录下来,以便回去传达贯彻,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小本本。
据说在商朝的时候笏板就已经被启用了,此后在历朝历代都有使用,是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日常用品,代表了他的身份。
笏板發展到明朝的时候,已经有各式各样的材料制作而成,有玉石、象牙、木板和竹子等,不同品级的官员持不同材料的笏板。
据说明代规定四品官以上持象牙笏,四品以下持木板笏,等级非常分明。
此外,笏板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挡住自己的脸,古代仰面视君是大不敬的,上朝时大臣们的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对天子的敬意。
这板子虽然看起来小,但是功能却很多,只可惜到了清朝笏板渐渐就被废弃了。
责编:何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