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站金属技术监督检测工作探讨

2022-01-14周怀江

光源与照明 2021年5期
关键词:测量点试块壳体

周怀江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宿迁运维站,江苏 宿迁 223800

0 引言

电网金属技术监督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从单一的金属材料向多元化的材料和结构性能等领域进行延伸,在无损检测、理化分析、力学计算、腐蚀防护等技术上有了全面的发展,在设备的质量抽检、安装阶段和在役阶段发挥技术监督作用,为设备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做好金属设备的质量检测,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意义重大。

1 变电站金属技术监督的对象及项目

1.1 监督对象

电器类金属零件主要包括隔离开关、变压器等设备。变电站开关柜触头镀银层检测。变电站户外密封箱厚度检测。

1.2 监督项目

(1)针对隔离开关的接触头进行镀银层检测,确保镀银层的厚度大于20 mm。(2)对开关柜镀银层厚度进行检测,确保其厚度大于8 mm。(3)针对变电站内布置的不锈钢装置,工作人员需要对不锈钢材质进行各项分析,确保不锈钢材质中锰元素含量不高于2%。(4)针对变电站一次设备中常用的304不锈钢材料,要对其成分进行检测,确保铬元素含量保持在17%~19%,镍元素含量保持在7%~9%。(5)针对电网中架设的各种支架的镀锌层进行检测,最佳镀锌层的厚度不得低于70 mm。

2 变电站金属技术监督具体内容

2.1 户外密封箱厚度检测

(1)检测流程。针对户外密封箱的厚度进行的检测,主要分为六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户外密封箱超声波厚度检测流程

(2)准备环节。①检测环境。第一,依据待检测对象的具体情况(工作环境、型号、结构、运行情况等),确定超声波检测部位以及检测方法,并灵活调整抽样比例。第二,依据超声波检测精度相关要求,对于厚度超出合理范围的部位要进行处理,并彻底清洁待检测部位表面,避免油污、锈迹等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第三,使用黏度符合检测需求且没有气泡的耦合剂,依据待检测样本表面粗糙程度,调整耦合剂的黏稠度。②检测仪器校准。第一,选择一薄一厚两处靠近或者覆盖试块的部位,将探头布置在较厚的试块上,通过调整参数让检测仪器读取的数值与该试块理论厚度值相一致。使用相同的方式对薄试块进行调整。第二,待超声波探测仪器参数调整完毕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在试块上划定一定的厚度进行超声波检测。第三,如果需要对覆盖层构件进行壁厚测量工作,需要使用特殊的测厚装置,并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校准。

(3)检测环节。①选择测量点。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制订好的检测方案,以待检测工件的使用情况、检测需求、结构型号等因素为基础,科学合理地选择超声波检测测量点。实际开展检测工作时,在密封箱正面、侧面以及反面分别布置5个检测点。②选择测量方法。如果测定值出现浮动,需要围绕某一个测量点,在其周围30 mm内进行多点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并选择测量到的最小值为最终测量值,该方法广泛应用于表面粗糙工件的测量。

(4)测量结果分析。第一,依据待检测构件的验收标准,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合格。第二,如果采用同一点多次测量的方式,需要对测量值的偏差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测量值偏差小于0.05 mm,如果超出这一范围,需要重新进行测量。第三,依照《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2008)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据。

2.2 敞开式隔离开关检测

(1)检测流程。敞开式隔离开关的检测流程包括六个步骤,如图2所示。

图2 敞开式隔离开关镀银层厚度检测流程

(2)检测前准备。①准备待检测样本。第一,对待检测样本进行深度清洁,确保其表面无油污、锈迹,表面镀层光滑平整且无损伤。如果表面污渍严重,可以使用无水乙醇擦拭其表面,并等待其干燥。确保清洁过程不会对镀层造成机械性损伤。第二,对待检测区域尺寸进行严格控制,其尺寸应大于X射线接收器工作范围。通常情况下,待检测区域要大于8 mm×8 mm。如果待检测工件为圆弧面,则需要确保其曲率半径大于15 mm。第三,检测人员需要明确镀层类型,并依据镀层类型选择适宜的测量方式。②检测设备校准。正式开始检测工作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如果仪器上次使用时间与本次检测时间间隔超过一个月,则需要让检测仪器进行自动校准。同时,正式开始校准工作之前,需要使用与待检测工件厚度相同或者相似的试块,对检测仪器进行检查,如果试块的测量数据超出了偏差值允许范围的10%,应该依照检测设备相关说明书,对仪器重新进行校准。

(3)检测方式。①选择检测点。针对敞开式隔离开关触头的镀银层,采用随机的方式选择测量点。其中必须要包括接触点。此外,在每个检测面上,要选择3个或者3个以上的测量点,并确保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探测头窗口。②测定厚度。检测过程中要确保检测仪器与待检测工件始终呈贴合状态。每次进行的检测工作时间要超过15s,且每一个检测点需要进行3次测量,最后将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依据相关规定,保留小数点后一位。③异常情况处理。如果得到的检测结果出现了明显异常(数据明显偏大或者明显偏小),检测人员需要判断该问题是否是测量面不平整所致的,或是测量面存在污垢而导致的数据失真。如果遇到测量数据不稳定的情况,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工作,如果测量数据的偏差值高于允许值10%,则要考虑待检测工件表面是否清洁,或者检测仪器是否存在问题。若得到的检测数据为0,工作人员需要再次确定敞开式隔离开关触头镀层的材质,如果证实其材质为银,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基体材质是否与检测需求相符,逐步排查故障发生原因,并重新开始测量工作。

(4)数据分析。①针对相同位置进行3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3次测量结果要进行严格管控,确保每一次的测量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偏差不得高于10%,如果超出10%,则判定此次测量结果无效,一方面需要对待检测工件重新进行清洁,并确定接触点触头镀层材质,另一方面需要对检测装置进行二次校正,借助这种方式来缩小测量数据偏差值。②在记录测量数据时要连同测点一并标出,并使用文字对测量工作进行准确描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图例进行辅助说明。③如果户外环境不稳定,检测人员可以将待检测工件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真实、有效。

2.3 GIS壳体焊接缝检测

(1)明确抽检比例。检测GIS壳体焊接质量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抽检比例。对于新建变电站而言,GIS壳体焊接检测工作,需要对每一个厂家所提供的每一种型号GIS壳体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依照纵缝10%、环缝5%(长度)进行检测。

(2)检测方式。GIS壳体运抵变电站之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验收以及调试环节,对GIS壳体焊接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如果新建变电站的工期紧张,可以在GIS壳体出厂前就对其进行检测,缩短检测时间。目前,常用的GIS壳体焊接缝检测方式为超声波检测,利用脉冲反射超声波检测仪,检查焊接部位情况,待检测合格之后方可允许其进场。

(3)质量检查依据。在实际开展GIS壳体焊接缝检测工作时,相关人员要依据《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NB/T 47013.3-2015)相关规定,判断其内部是否存在损伤。针对GIS壳体焊接的接头位置,依据《铝制焊接容器》(JB/T 4734-2002)第10.1.6条要求,若经过超声波检测发现其结果高于或等于Ⅱ级,则判定为质量合格。

3 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电网金属技术监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局面,特别是在力学计算、腐蚀防护、无损检测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展此项工作的前提,需要以质量为中心,以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为参考依据,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检测,为电网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测量点试块壳体
飞机部件数字化调姿定位测量点的优选与构造算法
EN 车轴产品超声波径向检测校准试块制作及应用
减速顶壳体润滑装置的研制与构想
风积砂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浅析冲压件测量点的规划
汽车变速箱壳体零件自动化生产线
基于CAD模型的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点分布规划
PM2.5空中探测器的设计
油泵壳体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TH型干燥筒壳体的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