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移动制造基地选址影响因素与选址程序模型研究
2022-01-14张青山孙建竹
张青山,孙建竹,2
(1.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2.辽宁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范围内的选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移动制造基地是面向跨区域的顾客差异化需求,将可重复利用的制造单元与可以利用的外部互补性资源进行协同,在异地组建,从而灵活、高效、准时、低成本地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移动制造基地选址是现代制造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生产原材料的枯竭、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壁垒等原因导致制造企业需要进行重新选址或者扩建选址,选址的好坏将影响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1 移动制造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
移动制造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各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这就需要在基地选址的时候充分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首先,要明确影响选址因素的重要程度,对于影响比较大的因素要尤其考虑;其次,移动制造基地在选址时还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相结合,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环境、技术等因素;再次,在选址时必须遵守响应的选址原则,不能一味追求满足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目标〔1〕。
移动制造基地的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选位和定址。选位主要是指选定若干个区域(或地区),并对这些地区进行分析评价;定址是指在选位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地理位置。
1.1 移动制造基地选位影响因素
移动制造基地选位影响因素主要通过PESTEL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对于宏观环境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2〕。本文在PESTEL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全球化因素(G),构建了选位决策的影响因素G-PESTEL模型,该模型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制造基地选位影响因素(G-PESTEL模型)
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制造模式从集中式到分布式的转变,选址问题也由单一工厂选址转变为制造网络选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网络选址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制造资源与能力优势,协同完成相关制造任务,因此使得选址问题更加复杂和困难。同时,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国际交流更加有效、交通运输条件更加快速便捷、劳动力成本差异明显、国家间资本流动更加容易、制造企业继续开拓新的产品市场等,这些都会进一步推动全球化进程。同时,全球化的进程也会对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法律等因素产生影响。
(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指对制造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具有的实际或潜在影响的政治局面的稳定性、法制的健全性和赋税公平性等相关因素。境外移动制造基地的建设与选址离不开所在国家或地区政府的支持及其提供的基础条件支持,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环境保护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法规。
政府政策是影响企业境外选址决策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东道国政府政策是否支持移动制造基地的建设、是否支持跨境制造企业在东道国进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基地建设及其物流节点建设是否符合东道国城市的规划、基地周边的土地是否支持基地的可扩展性;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对基地的运营成本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制造产品的成本也发生变化〔3〕。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指企业经营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制造业分布、制造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趋势等。
对移动制造基地选址产生影响的经济因素包括: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产业布局情况以及所在地的经济服务水平等。区域经济是指移动制造基地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制造基地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布局是指移动制造基地所在区域是否具备企业发展的相关物流和产业配套;服务水平是衡量服务型制造的重要指标,是指消费者是否能随时随地地享受制造基地带来的高品质服务。
(3)社会因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是不同的,因此,社会因素是企业选址时也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尤其是跨境选址更需要充分了解所在国家的社会情况。
社会因素,是指企业经营所在地的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等因素,企业在选址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其主要反映出的就是东道国当地的人文理念和劳动力可获得性。其中,人文理念是指东道国居民对制造基地建设的认可和支持情况;劳动力可获得性指劳动力的丰富程度、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等。为了降低成本,制造基地一般建设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低廉的地区,如东南亚等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员工的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即劳动力资源的可获性和成本就成为选址的重要条件。
(4)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主要指影响基地生产经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在移动制造基地选址与建设的过程中,移动制造基地的建设与运营需要的技术以及技术的重要程度,移动制造基地建设需要的原材料和技术以及技术和原材料获取的难易程度,竞争者的技术水平高低以及基地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具备的技术优势等都会对基地选址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东道国的信息技术条件主要包括互联网发展水平、科研实力、通讯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情况等。
(5)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制造基地运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因素。环境因素是制造基地选址建设的前提条件,包括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对其产生的影响、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空间、全球相关行业发展情况等。尤其需要重点考虑自然环境,如气候条件会影响货物的存储、运输,地质地形条件会影响基地承载力,水文条件会影响基地的工业生活用水需求等,所以在基地选址时应当适当地考虑选址区域的气候条件;同时,境外移动制造基地选址时周边是否具备可以扩建的空间,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法律因素。法律因素是制造基地选址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需要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在东道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基地企业顺利开展经济活动打下基础。法律因素主要包括基地所在地区的法律法规、政策、司法情况、居民法律意识等。
1.2 移动制造基地定址影响因素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影响下,网络互联移动化和泛在化,信息处理的平台化、信息服务的个性化,互联网和大数据作为新的制造资源必然引起制造业的巨大变革,互联网已经融入制造企业的采购、生产、运输、销售等全过程〔4〕。同时,互联网和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供应商、销售商和协作商的协同过程中,形成全球化的制造网络。在此背景下,为移动制造基地的定址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文章将制造企业移动制造基地定址影响因素归为5类影响因素:成本类影响因素、时间类影响因素、区域条件类影响因素、服务质量类影响因素、客户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移动制造基地定址影响因素
1.2.1 成本因素
主要考量企业的构建成本、知识成本、生产运营成本和汇率。
(1)构建成本。企业在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土地成本,尽量要选择土地成本较低的区域,尽量选择与上下游企业较近的区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和供应商、合作伙伴的沟通成本,提高制造响应速度。
(2)知识成本。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和电子商务协同的飞速发展,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因此对东道国的社会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基地选取的新区域将会花费更高的成本去带动或吸引上下游的企业实现智能化的生产、配置、服务等活动,但是高投入也会带来高收益。
(3)生产运营成本。生产运营成本是指在基地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费用总和。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其生产运营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人力资源成本、技术成本、能源使用费用等。
(4)汇率。货币贬值会影响外国商品价格,不影响本国商品。
1.2.2 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主要是指制造基地快速响应制造任务并完成产品生产配送的时间。主要考虑移动制造中采购和销售过程中,原材料的运输时间和产品的配送时间,确保原料及时到货和产品的及时配送。
(1)原材料运输时间。制造企业要实现准时生产,原材料必须要准时送达。因此,规划好制造基地与各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距离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还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原材料都能在时间范围内送达。
(2)产品配送时间。配送时间对于顾客来说也是影响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址过程中还要考虑制造基地与顾客、第三方物流之间的距离,选择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才能保障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响应顾客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顾客的满意度。
1.2.3 区域条件因素
主要考察备选区域的地理条件、产业条件、物流条件、资源供应条件、信息技术条件等。
(1)区域地理条件。区域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制造基地、协同合作伙伴、原材料供应地、产品销售地等之间的交通运输路况、运输距离、交通方式情况等;线上渠道而衍生出的服务站→企业→服务站的运输过程。
(2)区域产业基础。制造企业在选址的时候还需要重点考虑产业集聚情况,相关产业之间的竞争情况,区域产业基础情况的好坏可能会影响制造基地的运营成本。
(3)区域物流条件。区域物流条件也是制约制造基地选址决策的重要方面,主要考虑物流产业的完善度,所在地区周边的物流产业情况好坏决定了制造企业能否保障采购运输和配送。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制造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可以把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制造上,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制造资源供应条件。主要考虑原材料、动力、能源等条件,如可利用资源的种类、质量、数量和地域分布情况。不仅要考虑原材料的产地,还要考虑供应商的质量和竞争能力。
(5)区域信息技术因素:主要包括互联网发展水平;科研实力;通讯网络;信息共性平台情况。
1.2.4 服务质量因素
(1)协同合作者服务质量。基地如何有效反馈协同合作伙伴的服务的,从而保障与供应商、协同合作伙伴便捷有效地完成制造任务。需要充分考虑协同合作伙伴的位置、数量、合作策略、交易模式、配送模式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线上合作方式、社群制造企业的信誉、制造资源情况、物理资源情况、云资源情况等。
(2)客户服务质量。基地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时间、基地与客户的互动模式和交易方式、客户参与基地产品个性化定制的模式与参与度、基地与客户之间的产品配送方式等。
(3)制造基地服务质量。基地与顾客差异化需求的匹配柔性、基地响应客户需求的速度等。
1.2.5 客户因素
主要考虑客户需求情况,差异需求群体大小,客户地域分布。
(1)客户需求偏好。顾客偏好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喜好程度以及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顾客偏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如当地的社会环境、当地的民风民俗、当时的时代变化等〔5〕。
(2)差异需求群体大小。群体大小是指组成一个群体的人数多少。差异需求群体规模的大小会影响资源和产品的需求量,从而影响企业的选址。
(3)客户地域分布。客户地域分布旨在展示目标客户的地域分布关系,不同地域的人群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购物偏好、风俗习惯和消费行为习惯等。
2 境外组建移动制造基地的选址程序模型
在对移动制造基地选址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制造基地选址思维导图(见图2)的网络化程序模型(见图3),该程序模型需嵌入选址的一次性检验和可能性评判机制。
图2 制造基地选址思维导图
选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选址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1)确定选址优化目标。由于选址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化,选址目标也趋向于多目标,移动制造基地的选址主要目标有效益最大化、顾客满意度最大化等。
(2)选址约束条件分析。依据选址目标,对制造基地选址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如成本预算、基地建成后服务范围、基地所在国家(地区)顾客服务要求等。
(3)收集整理资料,列出基地选址要求。在选择地区时要综合考虑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因素等。选址问题很重要,需要解决的困难有:选址因素相互矛盾。例如:交通运输条件好的地方,建设成本比较高;不同因素如何进行比较,并确定其重要程度,以及重要程度如何度量;选址影响因素的判断的标准是动态的〔6〕。
(4)选定基地区位(选位)。随着全球化进程,选址变得更加复杂,移动制造基地的选址已经跨越国家的限制。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若干国家或地区新建基地。在选择地区时要综合考虑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因素,最后确定某一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在城市、农村和城郊进行建设。同时,构建基地选址一致性检验和可能性评判机制,保障选位影响因素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5)确定选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地区选定之后,要确定在哪片土地建厂。这是要针对企业的自身特点,深入地分析研究各种有关因素。通常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可变成本,如直接人工、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6)对选址方案进行评估(定址)。这一步来最终确定使用哪种选址方案,一般可以借助于一些选址评价模型来帮助决策。
(7)优化和确定基地选址(如图3)。
图3 移动制造基地选址程序模型
3 结语
文章对移动制造基地选址问题展开研究,其理论研究将为制造企业资源配置整合与选址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为我国制造企业在网络资源环境下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充分发挥协同制造和移动制造的优势,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