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元制”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
2022-01-14包晓晖
包晓晖 罗 鹏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永安 366000)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这关键在于要坚持产教融合的办学思想,全面且深度地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然而当前,与欧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然存在机制、理念、实施等方面的短板与堵点。[2]尤其是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如何追求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更加紧密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如何探索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携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是摆在职业教育和产业界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和使命。[3]
一、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校热企冷”: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职业院校与企业价值需求不匹配,职业院校重于社会效益,聚焦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各环节合作;而企业侧重于经济效益,聚焦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长远发展,除了获得人力支持外,更希望在技术攻关、产品开发、产品推广等方面获得支持与帮助,未经体系化设计、层次初浅的校企合作于此无补,明显呈现“校热企冷”。[4]当前订单班、学徒制等合作,对于企业的权益也难以得到保护,企业实训条件的搭建,实训教师的培养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短期无法获得回报,学生(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度较低,容易受到外部的诱惑跳槽,不遵守入学初与企业签订的入学(入工)协议,导致企业的培养落空,造成企业人财两失的局面。
(二)“合而不融”:人才培养标准与产业需求脱节
当前,职业教育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还较为突出,“教师脱离生产实践理论化、教材脱离生产技术空泛化,教法脱离生产过程流程化”等与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的职教难题尚仍普遍存在,是为“合而不融”。[5]一是教师,企业职工往往需要承担较重的生产任务,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保障教学的实施,学校教师教学任务重,同时缺乏企业的生产实践,生产实践经验不够丰富;二是教材,现阶段职业院校所使用的教材编者多为职业院校或者本科院校的教师,自身理论水平比较高,但实践少,对企业更新换代较快的生产技术缺乏实际的了解,导致教材内容存在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三是教法,职业教育中多数课堂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对照书本照本宣科,学生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合而不深”:产教融合不够深入,长效性不足
机制上,国家现今已陆续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宏观政策,但政策的外部保障制度建立仍显不够充分,[6]尤其是涉及跨部门、跨领域的实施性指导意见还不足,使得校企合作多滞留于初浅层面,难于深入开展,呈现“合而不深”的尴尬局面。实施上,目前多数校企合作,主要项目还仅是“实习实践基地”“毕业生供给”等层面上,高职院校服务能力不强,“当地离不开”的目标还远不够,校企双方未能在技术开发、产品创新、文化品牌塑造等方面深入开展、深度渗透。
二、破解难题,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对策研究
(一)通过产教融合共同体充分调动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破解产教融合热度问题
对策分析:
1.更新理念。将“价值共识”和“发展共赢”作为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的切入点和基础,尊重企业运营规律,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并能通过校企合作得以协同发展,以满足企业追求利益这一核心需求。
2.提升服务。通过为企业在骨干培养、岗前培训、技能考核、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经营决策等方面提供服务,与企业在实训基地、师资结构、合作办学、就业市场、技术研发等方面全面合作,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通过产教融合共同体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的契合度问题
对策分析:
1.专业共建,“一企一策”,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工程师、能工巧匠全面参与制订,并植入“五匹配”要求,即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相匹配、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相匹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匹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匹配、科技研发与产业升级相匹配,破解“课程体系固化、知识结构老化”等与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的职教难题。
2.人才共育,实施基于共同体下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强化育人责任与义务的校企“双主体”,引入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联合授课的“双导师”,实施专业理论技能提升与职业精神素养提升的“双结合”,协同开展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教育的“双渗透”,推行专业学习任务与岗位能力达标“双评价”。
3.立德树人,协同深化思政教育、落实文化育人。坚持将德育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由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实施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相融合、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相融合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注重企业班主任的培训和使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达、引导和教育。
(三)通过产教融合共同体拓展全方位合作功能,完善机制,破解校企合作长效度问题
对策分析:
1.载体创新,加强项目合作,挖掘项目广度和深度。以平台化思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长效运行,关注共同体的各方成员在这个有机体中实现共同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并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健康共同体。
2.机制建设,规范产教融合共同体长效、健康、开放共治。[7]成立建设领导小组与分项小组,强化组织保障;制定合作项目相关管理办法,确保项目规划、组织和实施的政策保障;多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建立较为稳固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学院资金保障体系。同时,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还必须签订具有法律规范的协议,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福建水院“二元制”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改革实践
2016年以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闽水院”)试点实施“二元制”改革,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的迫切需求为契合点,以“二元主体、二元身份、二元教学、二元管理、二元评价、二元证书、二元学制”为协同育人模式,遵循“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原则,构建“价值共识、专业共建、技术共研、资源共享、发展共赢”机制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图1),[8]全面促进“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融通,大力创新产教融合“二元制”,取得良好成效。
图1 闽水院“五共” 产教融合共同体机制示意图
(一)理念创新:构建“协同育人、利益共享”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价值共识
通过校企间的整合、互动和价值交融,以有序方式形成价值共识的有机综合体,充分发挥校企二元主体作用,贯彻“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以“举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二元制”培养的对象是企业职工,根据“二元制”合作企业的需求按“一企一策”原则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战略任务高度统一,同时满足劳动者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对高质量的学历和职业教育的需求。价值共识、利益兼容的达成将校企紧密捆绑在一起,解决了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参与职业教育内生动力不足的关键问题。
(二)行动创新:打造“多元参与,共商共建”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互动格局
以专业共建为基础,以专业实用技术共研为抓手,协作行动,将学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共同构成统一、平衡、自调适和相互支撑的共同体系统,实现校企共建共治。一是,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规划、构建“1247”人才培养模式,“1”即以“学生/员工”为中心,“2”即“双线”“专业教学线”和“职业素质线”,校企互动,工学交替,双线融合;“4”即“四阶递进”,分“观念更新→知识积累→技能提升→综合素养”四个层阶进行专业培养;“7”即“7个二元”,强化“二元主体、二元身份、二元教学、二元管理、二元评价、二元证书、二元学制”七方面的特征和融合。二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格、重构课程体系,使专业核心能力对接岗位技能要求、课程内容对接行业成熟标准,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三是,共建共享专兼职教学团队,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强调“双师互聘、课程共担”,联合部署“三教”改革,联合攻关“校企合作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工程”21项,共建2个省级教学资源库(18门核心课,2910项资源),联合开发“1+X”试点项目16个,联合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3个并获省级立项培育,进一步强化了校企共同体深度参与双师双能建设和资源配置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学校优秀教师与产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创新型团队,促进协同育人,并培育出《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水利人才供给侧改革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三)平台创新:推进“包容开放、良性循环”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常态
闽水院通过共同体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二元制”办学为突破口,分别与电力行业协会、宁德新能源、福建伟海、永轴等公司共建共享协同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员工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多个协作平台,并推进良性运转。通过这些平台充分整合校企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教学与科研信息,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开发、专利申请(详见表1),共研共创持续增强办学活力与企业竞争力,校企合作同向同行实现最大增值,促进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表1 基于“二元制”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成果一览表
(四)文化创新:创建“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产教融合共同体育人品牌
闽水院“二元制”项目育人实施中,共同体组织充分发掘所有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于“点”“线”的瓶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组织实施“红色工匠项目”,进一步整合企业和学院党建资源,学院与“二元制”合作企业开展党建合作设立临时党支部16个,发挥校企双方党员作用,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引领校企合作项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充分利用“二元制”与企业深入合作、合为共同体的优势,借力整合企业、行业及政府等社会资源,把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安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深度融合,并把实践环节作为德育融合的重要阵地。注重隐性思政教育在专业学习中的渗透,充分利用学校其他人文教育资源,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日常管理、社团活动、心理咨询、人文讲座、企业文化、先进人物事迹、体育赛事等,全员共同开展育人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育人质量,匠心熔铸,品牌渐成。
四、改革成效
福建水院特色的“二元制”及其产教融合共同体经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与出色成绩,得到各方高度认可与肯定。
(一)一企一策,全力破解职教供需“两张皮”难题
“二元制”产教融合共同体实施以打破“校企、时间、空间、人员四个壁垒”为核心的课程重构改革,强调“以行业企业为本”的办学行为,明确“以产促教、以教促产”的功能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育人功能定位与建设等方面坚持“一企一策”“一企一实施”,引入行业标准与岗位素质要求、企业文化,全面破解了“课程体系固化、知识结构老化、思政教育虚化”等与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的职教难题,产教融合的闽水院模式逐渐形成。
(二)精准培养,全面彰显“上善”特色的育人成效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二元制”课堂弥漫着浓浓的勤学好学好问好练之风,课堂质量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大提升。经对两届“二元制”毕业生问卷调查:对母校的教学工作满意度为98.3%;对育人工作的满意度为96.7%;毕业生认为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对现有工作的满足度为88.4%;企业对“二元制”毕业生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提升满意度为100%。“二元制”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文化提升明显,在工作岗位屡建奇功,在行业、企业举行的岗位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全面彰显了精准培养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人才培养特色,实现校企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目标。
(三)以点带面,多维拓展“产教融合共同体”全方位功能
“二元制”项目的合作共赢态势,有力促进了共同体内部合作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和合作深度的进一步延伸,以“点”(二元制)带“面”(产教融合共同体),全方位强化其功能:在联合办学方面,拓宽广度——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产业学院接续开设;在联合攻坚方面,延展深度——共建共享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成立职教集团,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培训体系;在联合作为方面,提升力度——开设“电力金砖班”服务“一带一路”,开设“贵州班”精准对接“教育扶贫”;产教融合共同体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繁衍力。
(四)群聚效应,高度呈现“水院特质”的社会品牌
闽水院产教融合共同体实施“二元制”项目以来,十多个专业、两千余名学子/员工在八闽大地的企业“厂中校”工作+学习,良好的育人理念与成效产生可贵的“水院品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几年来,合作企业数、专业数、学生数逐年攀升,名企员工甚至舍近求远、争相报考闽水院修学“二元制”,产生“群聚效应”,且生源呈现多样化,北京大学等本科以上毕业生、在役部队官兵争相报考更是有力佐证。
五、结语
基于“二元制”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五共”为良方,力克校企合作顽疾,以四个创新力促“四链”衔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运行经验。新形势下,政、行、企、校还应携手继续探索、完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升级战略,一是实施“机制创新战略”,系统设计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共建机制、运行机制、共享机制等体系化机制;二是实施“平台创建战略”,推动多元优势力量对接、整合,提升造血功能,以高水平的应用平台支撑产业企业、反哺职业教育;三是实施“资源创兴战略”,强化资源对接、整合能力,强化资源挖掘、配置能力,形成输入输出动态开放的产教融合资源生态体系;实现产教融合共同体整体性、全局性和谐构建,形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的中国方案、中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