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情的告别,美好的展望

2022-01-14逄春阶

党员干部之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学

□ 逄春阶

黎 青/图

我干记者30 年,采访的众多人物和事件记不清了,但有些珍贵瞬间却经常记起。比如2011 年6 月11 日晚,在山东新闻大厦,我采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那天晚上,王蒙先生谈兴很浓,说伊犁、侃生活、言创作,我听来真是如沐春风。他说,我们党快一百年了,以前有过两个《决议》,真得再有个决议,算是给自己的党写一份好“总结”,这十分必要。十年后,王蒙先生的愿望实现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实,这个决议,不光是王蒙先生的心愿,也是全党的心愿。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给自己的党写一份好“总结”,党心和民心相通、相融。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党如历经百年风雨的参天大树,一圈一圈的年轮昭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一直向上顶起蓝天的进取精神。一个成熟、自信、从容的党,有能力总结自己走过的路,有智慧概括提炼百年历史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大的样子”,不仅指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多、组织体系大,更重要更本质的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组织塑造、领导智慧、精神境界等方面的集中体现。这“大的样子”,来自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对责任的自觉。站在世界的聚光灯下,大党之“大”,在于有大胸襟,担大任;有大理念,明大义;有大情怀,行大道;有大格局,成大业。这“大的样子”,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恢宏实践中已经显现。

总结,是为了认清自己;总结,是为了再出发;总结,是为了再出彩;总结,是为了积聚新能量,再创新辉煌。

2021 年,注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年份。我们会记住这一刻——象征着建党100 周年的100 响礼炮,回荡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天安门城楼上响起:“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一刻的到来,意味着中国人民站上新起点、启航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2021 年12 月中旬,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作家、艺术家提出了殷切希望。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练就高超艺术水平非朝夕之功,需要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如果只想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幻想一夜成名,追逐一夜暴富,最终只能是过眼云烟。”总书记是嘱托,也是在提供创作方法论,要出好作品,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坐冷板凳,下笨功夫、苦功夫,练就真本事。他还指出:“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文学家、艺术家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影响,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会接受,时代也不会接受!不自重就得不到尊重!”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艺术才华方能用得其所。

对作家、艺术家来说,德是作品的成色,有德的作家、艺术家,才更有清晰的辨识度。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才能成为让人尊敬的人。

2021 年,就我本人来说,也是忙碌的一年。

作为山东省政协委员,我积极参政议政,调研写提案,参加大会发言,在五月参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专题调研,深入济宁市泗水县东仲都村、峨湾村,曲阜市尼山孔庙、尼山圣境、鲁源新村等地,临沂市平邑县水浥田园综合体、天宇自然博物馆,兰陵县压油沟田园综合体、代村国家农业公园、学习信仰党性教育基地等地实地调研,写出调研报告。根据“有事多商量”系列活动安排,11 月16 日,我参加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召集的部分界别委员与有关部门围绕“传承红色基因,重视红色题材文艺创作”协商议政。12 月8 日上午,与部分省政协委员一起,聆听了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围绕“汇聚实现民族复兴磅礴力量,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主题作的宣讲报告,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还参与了“刘德明委员协商议事室”“林擘委员协商议事室”的专题议政会,分别围绕“做大做强山东民营经济”“传承与弘扬齐鲁文化”等专题展开研讨,对“不做荣誉委员,要做责任委员”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作为媒体人,2021 年我出版了乡村振兴题材的报告文学《一个人的桃花岛》,对沂河源田园综合体进行了立体化解读。我写出并连载了25 万字的长篇乡野小说《芝镇说》(第一部)。参与由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和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组织的《国医鲁风》的采写,参与栖霞笏山矿难报道,还深入沂源、乳山、岱岳区、单县、齐河、邹城、东阿、安丘等地采访,挖掘乳娘的感人事迹,总结单县孝心饺子宴的做法等,写出了记录小康工程的有关文章,尽己之能,写出自己的所看、所感、所思、所悟。

2022 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喜迎二十大,会有更多精彩的大事、喜事发生,作为媒体人、作为作家,一定有更多素材涌到眼前,只有睁大眼睛观察、敞开心扉吸收,不断学习、记录,才能对得起新时代。

在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注意到有一个热词是“新时代文学”。什么是新时代文学呢?新时代文学是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凝聚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文学;是以人民为中心,激励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文学;是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奋力铸就艺术高峰的文学;是以创新为动力,勇于拓展新空间塑造新形态的文学;是坚定文化自信,光大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文学; 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学;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体现广大人类关怀的文学;是主动融入现代传播格局,有力证明文学地位价值尊严的文学。“新时代文学”不在别处,它就在我们前行的路上,经由我们笃定恒心、精益求精的创造而徐徐展开。

诚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作协十大闭幕会上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回到寂寞和艰苦的创作。这是我们的天职,更是我们的光荣。这寂寞而艰苦的创作,包含着远远大于我们自身的意义。那是时代精神的灯火,是人民前进的号角,我们知道,我们的创作属于伟大的事业和伟大的历史。这一代的中国作家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以深挚的激情和热情,以澎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文学的天空上书写新时代文学的云蒸霞蔚,群星灿烂。”

深入到一线,去增加感性认识,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捕捉普通人身上的光泽。然后,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寂寞和艰苦地创作,应该是2022 年的写作状态。非裔青年诗人阿曼达· 戈尔曼说:“在你写的所有东西当中,要写一点敢于抱有希望的东西,要写一点比自己更宏大的东西。”

2022年,我努力写好。

猜你喜欢

文学
文学出版攀登新高峰
文学大师的遣词造句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少年拥有文学的翅膀
文学画中话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文学小说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