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一生践一诺 以身许祖国
2022-01-14□孟红
□ 孟 红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他的名字始终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紧紧联系在一起:探测中微子、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两弹突破、惯性约束核聚变……对于王淦昌一生的成就,曾有评论说:“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
一
王淦昌,1907 年5 月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枫塘湾,父母在他未成年时就过世。1920 年,他到上海浦东中学读书,1925 年考进清华学校,在物理系学习。在两位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叶企孙、吴有训的引导下,王淦昌走上了实验物理研究的道路。
1926 年3 月18 日,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北平多所高校的学生为抗议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和群众一起上街游行却遭到反动政府的大屠杀。王淦昌目睹了身边同学惨遭杀戮,义愤填膺。他找到老师叶企孙倾诉。“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国家太落后了,如果我们像历史上汉朝、唐朝那样先进,那样强大,谁敢欺侮我们呢?要想我们的国家强盛,必须发展科技教育,我们重任在肩啊!”老师的话有如醍醐灌顶。王淦昌开始发奋学习。他才思敏捷,对物理学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未知世界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吴有训十分喜爱这个天资聪颖、后天勤奋的学生,让他毕业后留校当了助手,并指导他撰写出论文《北平上空大气层的放射性》。
1930 年,王淦昌考上德国柏林大学,继续研究生学习。1934 年春,在苦学4 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他毅然决定回国。有的教授想挽留他:“中国那么落后,你回去是没有前途的。”他坚定地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出来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报效我的祖国。”回国后,王淦昌先后任教于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1950 年后,他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6 年9 月,王淦昌作为中国的代表,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基本粒子研究。1959 年到1960 年间,王淦昌领导的物理小组率先发现了一种反物质——反西格玛负超子(世界物理学界公认:这是王淦昌第三次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的重大发现,前两次是1931 年发现中子,1942 年发现中微子),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后来由于王淦昌回国研制核弹而在科学界突然“人间蒸发”,故而反西格玛负超子的诺奖申请因无人牵头而放弃。
二
如果说,淡泊名利的王淦昌让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懂得勿忘初心,那他多年前掷地有声的这句话——“我愿以身许国”,足以气壮山河。
1959 年,苏联背信弃义撕毁了援助中国建设原子能工业的协定,企图把我国原子能事业扼杀在摇篮里。党中央决定自力更生发展我国的核武器。1961 年4 月1 日,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王淦昌奉命来到主管原子能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办公大楼。原来他接到了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纸通知:刘杰部长约他即刻见面。
在办公室里,刘杰与钱三强向王淦昌传达了中央的重要决定:希望他参加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并要他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改做他不熟悉但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应用性研究,最后问他是否愿意改名。王淦昌毫无迟疑,当即写下了“王京”两个字,回答说:“我愿以身许国!”这句话,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它意味着,王淦昌在以后若干年中,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科学探索,不能在世界学术领域抛头露面,不能交流学术成果,这对当时已经在科研领域取得成绩的王淦昌而言,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从此以后,王淦昌毅然放弃了自己得心应手的物理学基础研究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秘密研制核武器,开始负责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他化名“王京”,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断绝一切与海外的关系,在中国科学界隐姓埋名整整“失踪”了17 年。当时,家人和他通信就用“王京”这个名字,地址是某某信箱,什么单位、在哪里工作一概不知,他的妻子嗔怪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的爸爸调到信箱里去了。
多年后,说起当时毫不犹豫的决定,王淦昌说:“我认为国家的强大才是我真正的追求,那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
三
早期的爆轰试验是在长城脚下进行的。负责核部件试验的王淦昌多次亲临爆轰试验现场指挥,一年之内在野外进行了上千次实验原件的爆轰试验。他和其他科技专家们一起,冒着弥漫的风沙做爆轰物理试验,爬过长城脚下崎岖的山路,住过古烽火台前简陋的营寨。
随着研制任务的深入,爆轰试验场须迁移到人迹罕至的西北高原。1963 年春天,王淦昌扛起简易的行李卷和背包,动身开创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刚刚开始建设的基地,条件极为艰苦,3200 米的海拔让很多人高原反应不断。但他坚持深入到车间、实验室和试验场地,去了解情况和指导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对每个技术、数据和试验的准备工作,他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保证了一次次试验获得成功。1964年,他与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地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他成为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
作为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总指挥,大到试验方案的设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小到试验场雷管的安装,王淦昌都亲自督阵甚至动手,要求大家做到“万无一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已57 岁的王淦昌亲自坐着吊车,到爆炸塔顶对装置进行验收,看雷管是否插到位、探头安装是否可靠、电源是否全接通……1964年 10 月 16 日原子弹成功爆炸,在观察所里的人们叫着、跳着互相祝贺,王淦昌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1967 年6 月 17 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又爆炸成功,这里也有他的心血。1969 年,王淦昌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之后,他又在技术上全面领导了我国的前三次地下核试验,使我国用很少次数的试验,就基本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测试的关键技术。人们称他为“核弹先驱”,他却说:“这是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四
1978 年,王淦昌被任命为核工业部副部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他积极推进中国核科学的发展,在他的倡导下我国相继建设了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
1982 年,王淦昌主动辞去了核工业部副部长和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职务,专门领导一个小组,继续从事惯性约束核聚变的研究。古稀之年,他辞去“大官”做“小官”,阅读文献、指导科学研究、关注着世界科学发展的每一个新动向,保持着一个科学家的本色。他曾说:“要做科学家,不做科学官。别人可以担任的工作,我何必一直担任下去呢?但是有一项工作我是不会辞掉的,就是科研。”
1986 年3 月2 日,为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事业的发展,王淦昌与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等人,联名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建议国家应不断缩小我国与先进国家间科技水平的差距,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创新,解决国民经济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他们这一高瞻远瞩合理化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3 天后,邓小平在上面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并指示专人抓办此事。随即,国务院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快马加鞭地制定了我国高技术发展的 “863 计划”,为我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王淦昌90 岁寿辰的时候,李政道从美国专程赶回来为他祝寿。席间,李政道问他:“您这一辈子最满意的是什么?”王淦昌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这辈子最满意的有两件事,一个是我的妻子和儿女,另一个就是我的研究成果核聚变。”的确,他的妻子虽然没有太多文化,却一个人把5 个孩子全都培养成大学生。王淦昌的儿女们也骄傲地说:“父亲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有母亲的一份功劳。”
1998 年夏,王淦昌的发妻、94岁的吴月琴老人去世。携手人生漫长路的发妻突然辞世,使得王淦昌悲痛至极。几个月后,即1998 年12 月 10 日,王淦昌在北京逝世。
1999 年国庆节前夕,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以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愿以身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