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史料题解析策略
2022-01-13罗桂红
罗桂红
摘要:史料是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媒介。当前的高中历史不仅在教学中大量的引入了史料。在高考试题中,史料分值比重比较大。史料题逐渐成为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以及历史认识能力的主要题型,因此从历史备考的角度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史料题的解题策略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题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的学科性质也有了更高更清晰的定位。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有如下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从该句中可以看出高中历史提出了更多的对人的发展要求,即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当前的历史课堂在传授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纷纷引入史料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历史教学相辅相成的历史考试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历史能力,也将大量的史料应用在高中历史试题中。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繁重,不能系统对史料进行讲解。
目前,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较重,但是学校安排的课时却相对较少,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无法有效开展史料教学活动。部分教师认为,史料教学只是一种应对公开课的方法,甚至认为采取史料教学完全是增加学生负担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根据新课改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史料教学无法实现常态化,就会导致学生无法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得到发挥,影响了学生实践学习的教学目标。史料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名无实。
(二)史料应用不足。
新课改制定出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其效果非常优异,但是改革时间较短,尤其是史料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体系,仍处在实用、通用、系统的初期建设阶段。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深入了解史料教学的相关理论,只是将史料教学作为考试的辅助材料,对史料的应用存在较大不足。虽然应用了史料教学,但是仅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教师直接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三)学生对史料意识不够。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而学生完全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学习模式,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学习不同的史料知识后,无法进行自我分析,也不能进行自我学习,个人的分析、总结、解题能力并没有提高,而规范意识也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解题效率。
(四)学生读不懂史料。
面临史料题型,很多学生读不懂,不知道史料的意思,所以在作答史料题型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胡乱作答,并不能把握史料,更不会对史料进行归纳概括,也不能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因此,面对史料题,很多学生在作答的时候都是空题或者是史料与答案毫不相干。面对古文的史料,几乎很多学生直接放弃,因为学生都觉得这样史料题型很难。
二、高中历史史料解题策略
高中历史试卷中,史料题能够较为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而占据的篇幅较大。因此,历史考试能不能获得高分,关键在于对史料题的解答情况如何。
(一)认真审题,明确主题。
史料题不同于直接考查历史知识的试题,它是通过呈现史料这种间接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做好此类试题之前必须要对题干中的史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可以说认真审题、明确主题是解答的关键。在答史料题时,第一步审题浏览,将题干的史料和问题结合起来整体判断考查的内容是属于军事政治类、社会经济类还是思想文化类的等。这样做有助于对该题考查的方向有个大致的把握,关系到对史料内容能否正确理解。第二步细读,对史料做具体的分析。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表史料,都要注意细读。史料内容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注意相关一些附加内容,如标注、注释、史料的作者与出处,这些都有可能蕴藏着关键的解题信息。仔细阅读题后问题,清晰问题问的是什么,再结合史料的核心,从而明确该题的考查主题。
(二)提取关键信息,精准定位考点。
做史料题时应当认真审题,抓住题眼,即抓住关键词,弄清题目在问什么。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题干的史料,理解史料所呈现的内容,深入挖掘与之有关的历史信息,再根据问题的要求提取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回忆教科书中有关的章节,缩小头脑中信息的检索范围,再找出与之相似的历史知识,进行信息匹配,从而精确定位出该问的考点。最后将史料中的内容与考点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史论互证。
(三)归纳总结,合理表述
归纳总结是解答史料题的重要思维过程。是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深入思考而挖掘出表象背后的本质,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区别,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合理表述是解题的最后一步,表述时要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考生要从史料中挖掘有效的历史信息,分析观点或现象的本质,找出其异同,将知识的内部规律与外界联系,再进行总结,最后将其合理的表述出来。
(四)培养学生读懂史料的能力
史料的种类具有多样性,主要有文字类、图表类两种。文字类的史料形态又有文言文与白话文之分,图表类的史料则有形象与抽象之分。不同的史料蕴含的信息也不尽相同,读懂史料,从史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对于学生的正确解题十分重要。在史料教学中,很多历史教师知道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却很少教给学生读懂史料的方法。而史料不同于一般的文字,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往往是巨大的,如文言文史料。对于文言文的解读,不仅需要学生有较为扎实的历史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仔细的阅读,对于一些较为生僻的字词、字义或历史典故,要给与细致的讲解,使学生能够读懂。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理解史料所蕴含的意思。
(五)注重历史知识迁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師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迁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需要学生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这些历史知识是学生在理解前提下,通过归纳总结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死知识。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还要注意把握整体的历史发展脉络,将相似或有关联的中外历史穿插讲述,从而有利于中外历史知识的迁移。突破学科之间的隔阂,注意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有关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迁移。在书面表达上,加强史料题的解答训练,引导学生规范答题,正确运用学科专业术语等。
三、结语
解答史料题要深入了解其特点,包括史料的来源、呈现的方式、问题的设置,最重要的是还要知道其想要考查学科能力有哪些。然后根据对史料题的分析,史料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为了发挥出史料教学的作用,必须重视方法,合理选择史料内容,使史料与教学内容更加契合。加强学习模式探索,通过合理的分组,帮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帮助,充分激发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实现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连生:重新审视“史料”的定义问题[].历史学研究新发现,2007 (2).
[2]沈敏华:历史教学中的图像史料及其运用[J].历史教学问题,2005 (5) .
[3]李进:史料教学研究综述[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 (3、4) .
[4]赵恒烈:中学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中的几点看法[J].历史教学,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