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构建初中思政课高效课堂
2022-01-13辛逢春
辛逢春
摘要:微課是新课改理念下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用于初中思政课教学中,不仅符合新课标所提倡的多元化教学要求,还能凭借其信息量大、交互能力强等特点,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微课的应用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思政课教学中,要突出思想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在录制微课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避免过于追求形式,而脱离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整合性原则:
初中思政课涉及领域众多,知识点细密而庞杂。教师在应用微课时,应将零散的知识,通过一定的逻辑或体系整合起来,使学生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三)自主性原则:
微课的应用应突出新课改理念,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微课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微课在初中思政课堂中的应用,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体现出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使用微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率,还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微课形式多样,内容新颖,针对性强,确保了课堂的有效性。
然而,在目前的初中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用方法不合理
所谓教无定法,部分教师在微课的实际应用中,存在厚此薄彼的认知错误,即认为微课在思政课教学中优势明显,就会一整节课都采用微课进行讲解,完全抛弃了对教材的处理和传统的讲授,这样只会弱化微课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在讲解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时,仍然采用微课教学,消耗了大量时间,降低了课堂实效。
(二)对学生学情调研不到位
一些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只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去出发,毫无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录制或制作的微课,过于高大尙,没有与新知识接轨的桥梁,学生没有参与的空隙,导致学生兴趣骤降,降低了课堂效果。例如,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忽视了学生已掌握知识和新知识的逻辑过度,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上,无法进行深入探讨,致使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教师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微课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是否能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制作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逻辑精密的微课。但部分教师由于信息技术能力缺乏,媒介素养参差不齐,通常只能生搬硬套,简单的下载或者使用其他教师的微课视频,这样导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难以提高学生的思政课学习能力,更谈不上思想的升华。
二.微课在初中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课前预习
温故而知新,学生的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同样,课前预习对于微课教学也十分重要。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必须对学生布置一些有针对性、指示性、关联性的预习问题。因为微课教学中是没有给学生预习时间的,只有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沿着教师的思路,在探讨新知的道路上浮想联翩。在老师讲解重难点时,才能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情与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好有针对性的预习,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二)注重新课导入
一堂成功的思政课与恰如其分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在导课的时候,可以选择的素材很多,可以使用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内容可以结合时事热点、人物故事、传统风俗等,总之,微课导课一定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突出重点,抓住课堂核心。
(三)重难点知识突破
思政课内容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重难点知识多。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本节课的重难点,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分层突破,微课设计应主题明确,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一步一步有效化解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障碍。当然,这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即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微课教学,以此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生活化教学
思政课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与生活。微课在思政课中的应用一定要体现“在生活中学政治,到生活中用政治”的理念。所以,微课设计的最终目标要拓展学生的行动力,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所以,通过微课要使政治课的观点在生活中升华,达到思想提升和品德形成。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政课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新课导入、重难点突破以及生活化教学中对微课进行重点应用,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当然,教无定法,要想充分发挥微课的教学作用,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合理利用,以期达到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萍[1].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2):108-108.
[2]王医红.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0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