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友爱与协作驱散高中生心中的“冷”
2022-01-13吴迪
吴迪
摘要: 县域高中生中有部分因长期留守感受不到家庭温暖,或者因独生子女同他人交流机会少,或者性格方面的特点导致孤僻,以致于“冷”的现象在他们中出现。这既不利于学生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我们在教研实践中发现,通过营造友爱互助学习环境、创新育人评价模式、提升亲子友好关系、强化积极心理暗示等方式,可有效驱散这些“冷”现象。
关键词:友爱;协作;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运行有复杂的分工合作,任何事业和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友爱与协作,這要求我们既要有竞争意识,又要有协作观念。而我国现在的高中学生仍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家庭生活中缺少与他人相处与合作的机会,大多又生活在被大家庭所“宠溺”的环境中,不利于形成同他人合理沟通交流的氛围,从而导致一些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担当和顾忌等“冷”现象的出现。笔者从友爱与协作的角度,从德育工作的实践,阐述如何驱散这些困扰高中生身心健全发展的阴霾。
一、“友爱”与“协作”的缺失令人变“冷”
1.1竞争失范致使“协作”遗忘
在成人世界中,社会失范行为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无处不在。这些现象导致一些人不再诚实守信,不再忠诚于他人,不愿了解他人,从而引发欺诈等违法行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同学之间的关系受这类负面影响而逐渐商业化,友谊逐渐淡去。其次,学校不健康或不合理的竞争伤害了学生。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偏重于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学科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往往是单纯的对考试知识和技能的较量。部分学生之间缺乏应有的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削弱了同学的感情,逐渐疏远了与同学的关系。
1.2溺爱导致“友爱”缺乏
高中学生的“冷”及其心理,与家庭教育直接相关。糟糕的家庭教育有两个极端,一是由于父母的溺爱形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思想,逐渐发展出过强个性,要求周围的一切都要顺从自己心意,导致人际交往变得困难,带来孤立和冷漠。另一种家长是“我恨铁不成钢”,用尖刻的语言调侃、挖苦的话去伤害孩子, 这种“超负荷的爱”给学生带来的副产品就是冷漠和怨恨。
二、以友爱与协作驱散心中的“冷”
2.1营造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
老师对学生的爱可以是锦上添花,全力以赴,再创佳绩。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可以是雪中送炭,温暖人心,鼓励人前行。对于这种叛逆不听话,爱惹麻烦内心冷漠的学生,他们存在于集体中,是很需要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肯定的。老师们需要一言一行都让他们感受到关怀,比如组织更多的团体活动,如排球比赛、集体跑操、辩论赛等。在游戏、运动和讨论中,让彼此距离更近,有情感缺陷的学生可以更亲近并感受集体的力量,学习温暖以及如何与同学相处1。
2.2转变教学方式,创设友爱协作氛围
社会发展是融合的,体现知识的传承。不断探索知识的新能量,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寻求并尝试新的课堂模式,借助信息化技术、互动式课堂、体验类教学、分享式讲评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这有助于创设友爱协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融入丰富多彩的实践,用集体的温度融化身上的“冷”,让友爱和温暖充盈于老师和同学当中。
2.3 创新教师育人模式,关心心理健康
高中生面临较大的高考升学压力,如果在生活中又感受不到家庭、同学和老师的关心,学生心理和情感上就极易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平时在课堂上进行授业解惑,还需要注意“传道”。教师要细心,通过多种方式如观察、调查问卷、交谈、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性格习惯、交友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和身心发展特征,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多从正面关心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业、身心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2.4提升课堂管理水平,关注学生需求
在经济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时代,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友爱协作意识,事关大局和长远。结合高中教学特点,在适应当前高考教学大背景下,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强化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目前县域高中课堂所存在的家长预期、学习策略、教学理念等问题,部分教师仍只专注于考试科目课程的重要性的情况,作为新时代高中教育践行者,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职业素养,提升管理班级的魅力,细心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
2.5帮助学生与父母构建友好关系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发源地。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教孩子生活的基本知识从家庭开始,这是克服孩子“冷”现象的关键条件。许多父母抱怨他们的孩子小时候很听话,进到中学就变得“不好管”了。这是父母对教育的误解,教育成败不能通过是否服从大人意志来衡量。作为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多和自己的父母沟通,让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让家长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2.6引导主动努力,克服不良的心理暗示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如果这些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失去安全感,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2。作为教师,要帮助他们积极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引导高中生敞开心扉接纳他人。沟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想建立友谊,需要主动接近他人,寻找机会恰当地表达自己,让他们了解自己,并愿意和自己交朋友,帮助遇到困难的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积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科学地驱散“冷”的阴霾。
结束语
现代社会不仅有激烈竞争,同样需要友爱与协作。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如何做到厚德善导、严谨创新,这是值得我们经常思考的话题。让学生在充盈着爱的环境下身心健全成长,驱散淤积心中的负面因素,培养学生的友爱、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势在必行,这也是落实基础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赵蓉花. 一场友爱与信任的邂逅——”信任之旅”心理游戏课例分析与反思[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7).
[2]钟杨薇. 温情在校园 友爱在班级[J]. 少儿科技, 2010(6).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县域高中学生”冷“现象成因危害及教育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0AJC00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