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自伤行为,该怎么办?
2022-01-13陈秋梅
陈秋梅
作为一线心理咨询工作者,我经常会遇到自伤自残的案例:当他们展现出身体不同部位,用不同方式给自己留下的累累伤痕,不由使人感到不解甚至心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究竟遇到了什么无法摆脱的困境才迫使他们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苦闷、抑郁或愤怒呢?家长更是会焦急苦恼地追问: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这不由应了雨果的那句话: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中,最光明的东西是人心,不幸的是,最深暗的东西也是人心。其实,造成青少年自伤的原因极其复杂。它是多层次、多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青少年对自伤的原因一般这样解释:我太差了,所以惩罚自己;我不喜欢我自己;我是失败者,我对自己很生气;自伤让我感觉自己还活着。一言以蔽之,就是自我价值感太低,精神极度空虚。
自伤行为,又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以下简称“自伤”),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有意、反复地以不同的方式(如用利器刺或割、打火机或烟头烧烫、以头、手、脚等撞击硬物等)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这种行为不具有致死性或致死性低,但具有故意和上瘾两大特征。
普遍来说,自伤者具有的核心困扰是:情绪障碍。他们体验到的经常是负性情绪,如悲伤、愤怒、厌恶、内疚、恐惧、蔑视、焦虑等多种令人不快甚至厌恶的情绪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缓解,日积月累,便容易萌生自伤的念头,更有可能实施自伤行为,以此呼應负性情绪。
据多数来访者坦言,自伤行为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释放负面情绪、恢复内心平静。但可怕的是,这容易产生一个“双循环情景”:自伤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负性情绪,但同时又会加速负性情绪的产生和堆积,从而导致更加频繁而惨烈的自伤行为。因此,自伤行为并不能从实质上帮助缓解和疏通情绪,就如同饮鸩止渴。
第一,从生理学层面分析,自伤行为之所以短暂见效,是因为自伤过程让大脑分泌出的阿片肽、5-羟色胺等化学物质能够产生短暂的生理效应,达到麻醉自我的目的。
第二,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是因为自伤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使情绪上的痛苦得到转移,情绪联结得以中断,因而负面情绪产生的影响就有可能暂时失效。
通过心理咨询的系列案例的分析、总结,我们发现,一种可能是自伤行为背后可能潜在地受到一种愤怒情绪的影响,一种强烈的憎恨情绪与自爱的渴望混合交织在一起难以控制。同时自伤的青少年多为具有抑郁倾向或是抑郁症患者,而抑郁者的核心问题通常是失去赋予生活意义的能力。
另一种可能是青少年正在经历着外在现实与内心需求的激烈交锋,即理性与情感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冲突。他们没有能力和经验来应对这样的分裂,于是自伤的有效性便帮助了他们。
首先,从个体层面来讲,有些青少年的人格本身具有易感性和冲动性。如果在家庭或学校接连遭遇到人际关系冲突、学业挫败或情感困扰,便容易导致负面情绪发酵。另外青春期本身就是一个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阶段更容易造成人格的波动。
其次,从家庭层面而言,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成员之间的控制和矛盾越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心、支持和信任越少,如常见的夫妻、婆媳、亲子之间的频繁冲突,父母对孩子漠视或溺爱甚至控制等,孩子就越容易发生自伤行为。
最后,从社会层面来讲,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孩子们已不愁吃喝,与父辈缩衣节食相比,他们间的价值观更迭得很快,心理动荡剧烈,而这巨大的差异,导致亲子之间需求与经验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因而容易出现情感交流不畅,家长无法引领孩子,而孩子深陷心灵的孤岛。
1父母应反思家庭内部关系的建设。着力重建或修复夫妻关系及亲子关系,不是急于要求孩子立即好起来,而是应想方设法建立更多有利于孩子宣泄情绪的出口,包括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2青少年自身应学会自救。学会看见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逃避它,觉察和理解负面情绪。以下介绍两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方法一:心理着陆技术。当我们感到被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淹没的时候,可试着将注意力从内心转移到外部世界。我们可以试着将目光放到四周的环境:比如房间物品的摆放、周围的椅子、桌子的构造;还可以停留在一件小物件上,例如对一支笔、一件挂饰等进行观察,观察其外观、颜色、特征、构造等,用手抚摸、用心感受它,慢慢深呼吸,这都有助于快速缓解负面情绪潮涌,从而避免负面情绪可能引发的自伤行为。
方法二:正念训练。正念训练具有使心安静下来的魔力。它不仅让你活在当下,体验到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和幸福,还可以帮助你疏通负面的情绪,增强觉察力和控制力。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正念公众号和小程序的资源,跟着音频从内观呼吸的训练开始,提升自己的觉察力和调控力,坚持几个月就会收到明显的成效。
3学校、社会要给青少年营造包容的成长空间,创造多维度的评价系统。理想社会拥有已形成的主流价值观,但也该包容多元价值观,这样,成长空间才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