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的环境污染及密闭式药物配制和转运系统应用评估

2022-01-13江焕贞陈文婷招燕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5期
关键词:配药环磷酰胺达标率

江焕贞,陈文婷,招燕霞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广东 佛山 528031)

0 引言

根据世卫组织关于医务人员毒性药物职业暴露风险的研究报告指出,医务人员在病患救治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高的病毒和危险药物职业暴露风险,2015 年中国就有1069 万医务人员暴露在危险毒性药物中[1]。由于危险毒性药物具有高致病性、致癌性、器官毒性以及基因毒性的特性,对接触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致命威胁[2]。密闭式药物配置和转运系统(closed-system drug transfer device,CSTD) 是一种从技术层面为医护人员提供药物配置、转运到输注的全程密闭操作环境的系统。为了减少毒性药物对医务工作者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更为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3]。其中密封药物配置和转运系统是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设计的安全有效的毒性药物调配的运行机制,它从药物配置、转运到应用全程处于密封环境下,可有效减少抗癌药物泄露或针刺伤导致的暴露风险[4]。本文选取环磷酰胺作为试验药物,分析评估在静配中心密闭式药物配制环境和转运系统集中配制环境对细胞毒性药物中污染物残留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选取环磷酰胺作为试验药物,采用WIPE 采样法在静配中心配置仓环境下的环磷酰胺的残留量。研究分类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使用传统配药方法,选取2019 年9 月16 日,在我院静配中心配置仓做配药工作清洁前、工作完成后第一次采样,开展常规清洁除污工作后做第二次采样。

第二阶段在传统配药方法基础上采用转运系统阶段,选取2019 年9 月20 日至2019 年10 月17 日,总计三周时间,对进入静配中心的医务人员做好转运系统培训,然后应用转运系统对每日肿瘤药物进行配置,在2019 年10 月17 日当天配置工作结束后,开启第三次采用做工。

1.2 使用材料

传统配药方法组:使用传统的无菌纱布、针筒、枕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材料。

转运系统组:在传统配药组材料基础上,使用碧安思PhaSeal 材料,主要包括注射件、静脉通路连接器、液体袋来节气、附属小组件、注射件保护器等,具体材料如图1 所示。在配药结束后对所有器件、操作台面以及地面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清洁一遍。

图1 碧安思PhaSeal 材料

1.3 采样与检测

使用WIPE 采样法,采样位置可以选择生物安全柜操作台面、出仓、转运小推车等19 个位置(如图2 所示),每个采样妙计为0.5m2,采样后用胶带标记采样区边界,方便第二阶段在同样区域面积内采样。采样后将样品在制备、分析和运输中采取冷冻保存方式。擦拭样品运送至检测中心检测,环磷酰胺使用内标做LC-MSMS 分析。

图2 采样表面分布示意图

1.4 统计学分析

环磷酰胺残余量检测值采用中位数表示,环磷酰胺检测值≥0.1ng/cm2表示超标,统计分析软件使用SAS9.2 进行双侧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传统配药方法与转运系统配药法各个检测点的环磷酰胺残余量对比

如表1 所示,传统配药法中去污后的环磷酰胺残余量明显低于去污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系统配药法环磷酰胺残余量均低于传统配药法的去污前和去污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传统配药方法与转运系统配药法各个检测点的环磷酰胺残余量对比

2.2 传统配药方法与转运系统配药法各个检测点环磷酰胺达标情况对比

如表2 所示,转运系统配药法达标率为68.4%,明显高于传统配药法去污前达标率的0.0%和去污后的达标率2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传统配药方法与转运系统配药法各个检测点环磷酰胺达标情况对比

3 讨论

绝大部分抗癌药物的本质都是细胞毒性药物,这些危险毒性药物具有高致病性、致癌性、器官毒性以及基因毒性的特性,会通过皮肤、呼吸道、眼睛、消化道等渠道入侵人体,对接触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致命威胁[5]。在配置抗癌药物过程中如果出现药物溢出、药液飞溅、挥发性药物处理不当、废弃物处理不当、转运和保存设施不去鞍山等问题,均会对暴露在配药环境下的医务人员造成生命健康威胁[6]。有专业的研究中心采集了中国10 余家医院肿瘤药物配置的接触工作者,针对他们进行生物学效应结果检测,发现肿瘤药物配置的医务工作者早期淋巴细胞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岗位医务工作者,且这类高危职业暴露人去的细胞诱变活性非常高[7]。意大利一项研究对该国配置危险药物的职业暴露人群做调查,发现这类人群的遗传毒性风险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8]。此外细胞毒性药物配置人群由于频繁接触危险毒性药物,自身体内会累积过多的危险毒性药物,最终会导致白细胞减少,使得致癌、流产、畸形、脏器损伤的潜在风险较大[9]。

转运系统和封闭式配药环境是一种通过机械方式组织环境污染转移到系统内和系统外的药物转移装置,它能够有效防止危险药物的渗出和侵入,无渗漏、无侵入、无针是这个装置的核心优势,配药工作人员能够对危险毒性药物做安全配置和转运[10]。

本次实验,选取环磷酰胺作为试验药物,第一阶段使用传统配药方法,第二阶段在传统配药方法基础上采用转运系统阶段,结果显示,传统配药法中去污后的环磷酰胺残余量明显低于去污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系统配药法环磷酰胺残余量均低于传统配药法的去污前和去污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系统配药法达标率为68.4%,明显高于传统配药法去污前达标率的0.0%和去污后的达标率2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转运系统和密封药物配置能够减少细胞毒性药物在集中调配和转运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残留污染,减少配药医务人员暴露在细胞毒性药物的情况。

猜你喜欢

配药环磷酰胺达标率
多功能配药器在骨科配药中的应用效果
配药机器人主要技术方案及临床使用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1例儿童静脉滴注异环磷酰胺致癫痫样大发作的护理体会
环磷酰胺联合免疫球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