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首例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2022-01-13陈云明李锡慧石凤海杨静竹蔡高萍刘忠艳张文东曾邦权赵焕云

中国动物检疫 2022年1期
关键词:蚊蝇养牛存栏

陈云明,李锡慧,石凤海,杨静竹,蔡高萍,刘忠艳,张文东,吕 嵘,曾邦权,赵焕云

(1.临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临沧 677000;2.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00;3.镇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镇康 677700;4.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玉溪 653100)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牛全身感染性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1-2],是我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中的一类传染病[3]。该病发病率可达2%~45%,病死率一般低于10%,主要通过蚊、蝇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导致感染牛不育、流产、皮张无法利用等,引起养牛业严重经济损失并影响国际贸易,是OIE动物疫病名录中的疫病[4]。1929 年,赞比亚首次确诊发生 LSD[5]。2019 年8 月10 日,我国首次在新疆确诊发生该病[6]。2020 年7 月19 日,云南省临沧市在开展LSD 紧急监测排查工作中发现,镇康县一养牛户饲养的黄牛发生疑似LSD。随即,省、市、县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组成联合调查组,赴现场开展了本次紧急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发生的详细经过,明确疫情来源,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病例定义

1.1.1 可疑病例 2020 年7 月以来,皮肤出现多发疙瘩样结节症状,且伴随有食欲减退、发烧、流泪、流口涎、死亡等症状之一的牛只。可疑病例所在场点为疑似场点。

1.1.2 确诊病例 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诊为LSDV 核酸阳性的疑似病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式,了解发病养殖场户的基本情况、牛只来源及流通情况、发病牛免疫及用药情况,以及周边养殖场、与该场有流行病学关联养殖场的养殖、发病情况等。

1.3 实验室检测

采集疑似发病牛全血,皮肤结节、痂皮,以及口腔及眼鼻棉拭子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

1.4 数据分析

采用 Excel 软件整理分析现场调查收集的生产数据、发病数据及相关信息。

2 结果

2.1 疫点概况

发病场点位于镇康县凤尾镇凤尾社区一组,东经99°1'2''、北纬23°52'59'',海拨879.16 m。该村民小组共有12 户养牛户,存栏牛150 头。当地气候炎热,高温高湿。养殖场点条件简陋,为石棉瓦搭建的简易大棚,场内没有任何生物安全防护设施,饲养环境很差,蚊蝇较多。养殖户闵某在网上看到外省某地黄牛价格较低,经联系后于6 月15日购入10 头9 月龄黄牛,牛只被运送至场点时临床上并无异常表现。该场点周边10 km 范围内共有3 个村委会、46 户养牛场户,存栏牛293 头。

2.2 发病情况

2020 年6 月22 日,闵某兵在饲喂时突然发现1 头牛脖颈处出现大小不一的疙瘩,同时伴随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6 月24 日,在该牛腹部、肛门下方等多处皮肤发现结节,部分结节破溃,有渗出,最后形成结痂(图1)。后陆续有其他牛只发病,使用解热镇痛类及抗菌类药物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截至7 月17 日,该养殖户外购饲养的10 头黄牛全部发病,发病率为100%,其中死亡2 头,病死率为20%。进一步走访调查发现,6 月16—7 月12 日,附近几户养牛户都直接或者间接与闵某饲养牛只有接触,而且回家后未采取任何清洗消毒措施,并且这几个养牛户经常相互走窜,进圈看牛。截至调查时,该村小组又有4 户(共存栏牛73 头)饲养的6 头牛出现类似症状,小组场户发病率为41.67%(5/12),个体发病率为19.28%(16/83)。发病养牛户空间分布见图2,发病时间顺序见图3。

2.3 诊断与处置情况

2.3.1 实验室检测 7 月18 日,采集发病牛抗凝血、口鼻棉拭子和结痂皮样品6 份,送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荧光PCR 检测;7 月19 日,6 份样品检测结果均为疑似LSDV 核酸阳性;7 月21 日,将疑似阳性样品送至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复检,均为LSDV 核酸阳性。

2.3.2 疫情处置 7 月22 日,对14 头病牛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7]进行了扑杀及无害化处理,限制未发病牛的移动;对疫点、掩埋场点、运输车辆等严格清洗消毒;对周边村落存栏的293 头牛逐头排查,未见类似临床症状,对全县存栏牛(包括奶牛)进行排查,均未见类似症状。全县近期未从外地调入牛。对疫区及受威胁区内全部存栏牛,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按照山羊的5 倍剂量)开展紧急免疫,紧急免疫完成后1 个月内,限制同群牛移动,禁止活牛调出,同时发动群众用艾草烟熏驱蚊虫等。

3 病因推断与假设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LSD 潜伏期综合分析,认为此次疫情由省外调运活牛引发,为典型的输入性疫情。因LSD 为外来病种,养殖户缺乏防控意识,未在第一时间隔离病牛并采取相应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周边养牛户防疫意识也很淡薄,直接或间接与发病牛只发生接触,回家后也未采取任何清洗消毒措施;该地区气温较高,养殖场点环境卫生差,蚊蝇很多,也无防蚊蝇设施设备。上述因素综合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

4 防控建议

本起疫情是由跨省调运引起的,因此加强牛只移动监管,禁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调入调出是防控该病的重要环节。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牛只的移动监管,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牛禁止运输、经营,确保病牛被及早扑杀,并就地无害化处理。

作为虫媒传播疫病,LSD 有明显的季节性,蚊蝇、硬蜱等都可以作为该病的传播媒介[8],定期开展灭蚊除蝇可以减缓该病的传播速度,因此要定期清理养殖场点周边环境卫生,防止蚊蝇滋生,同时搞好圈舍卫生,有条件的可以在圈舍内使用防虫和灭虫设备。

加强LSD 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养殖从业者对该病的防控意识,同时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对LSD 的早期识别能力,以便及时报告、快速处置,从而切断该病的传播途径。

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9]。目前LSD 推荐疫苗为绵羊痘和山羊痘疫苗,但对于怀孕母畜及3 月龄以下幼畜需慎重免疫,同时在免疫时也要考虑被接种牛是否处于潜伏期或者亚临床感染期内,免疫后注意观察,以防激发临床症状,一旦有临床症状发生及时予以扑杀。

5 启示

该起疫情是因引入未经检疫的患病牛引发的,又因养殖户对LSD 认识不足,缺乏防控知识,且未实施严格的隔离观察措施,出现进一步扩散。因此,加强对基层防疫人员和养殖户的相关防控知识培训,严格落实跨省调运隔离,应成为防止该病传入云南省的重要措施。作为虫媒传播疫病,LSD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高温季节应定期采取灭蚊蝇措施,加强牛舍环境卫生管理,以减少该病的发生,降低该病的传播速度。

猜你喜欢

蚊蝇养牛存栏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蜻蜓
长沙黑麋峰垃圾填埋场蚊蝇防治措施探析
家用食醋可驱蚊蝇
巧嘴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