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对外伤性脾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22-01-13陈敏卢根林傅志红
陈敏 卢根林 傅志红
脾脏破裂是腹部外伤的常见病、多发病,如若救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将脾损伤分五级[1]。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治疗多采用脾修补术、部分切除术、脾动脉结扎术等保留脾脏的术式,但部分严重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无法行保脾手术。脾切除术后可导致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和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4]。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血细胞物理性状、血液流动性质及其与血管壁的相互作用状态、红细胞的变形性、聚集性、表面电荷、血浆成分变化[5]。本研究旨在探讨脾切除术对外伤性脾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和龙游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确诊的外伤性脾损伤患者82例。(1)纳入标准: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确诊为外伤性脾损伤;术前未服用抗凝药物;无脾功能亢进;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脾功能亢进的患者。依据脾损伤的AAST分级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脾损伤AAST分级1~2级;男19例,女5例;平均年龄(45.1±8.5)岁;体质量(52.4±5.6)kg;病程(4.2±0.6)h。观察组,脾损伤AAST分级在2级以上,男性48例,女10例;年龄(46.3±3.4)岁,体质量(53.8±3.8)kg,病程(4.5±0.6)h。两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01)。
1.2 研究方法 (1)治疗方法:①对照组予以严格卧床休息2周、禁食、补液、使用止血药物、监测生命体征、每2天复查1次腹部彩超。②观察组均接受脾切除术,术后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升高时给予双嘧达莫、阿司匹林等药物口服。两组均使用气压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6],随访3个月,每半个月复查一次血常规、凝血功能、门静脉和下肢深静脉彩超。(2)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在患者入院的0、2、4、6、8天采集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球仪检测血常规,使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血小板计数比较 观察组脾切除术后的血小板计数进行性升高,6天后血小板计数超出正常范围,入院6天、8天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F=234.63,P<0.001;F=332.06,P<0.001)。
表1 两组患者在入院不同时间的血小板计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在入院不同时间的血小板计数比较(±s)
组别 PLT(×109/L)入院0天 入院2天 入院4天 入院6天 入院8天观察组(n=58)168.39±25.17234.65±11.42268.37±39.52313.18±41.67425.17±18.34对照组(n=24)153.68±17.83197.26±32.13198.13±24.21225.27±32.15233.06±24.07
2.2 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入院2、4天的全血高切还原粘度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F=23.44,P=0.030;F=34.38,P<0.001)。观察组入院2天、4天、6天的红细胞电泳指数高于正常范围,且明显高于对照组(F=66.12,P<0.001;F=74.28,P<0.001;F=85.26,P<0.001)。观察组入院4天、6天、8天的全血高切粘度均低于正常范围,且明显低于对照组(F=35.17,P<0.001;F=36.28,P<0.001;F=38.45,P<0.001)。见表2-4。
表2 两组患者在入院不同时间的全血高切还原粘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在入院不同时间的全血高切还原粘度比较(±s)
组别 全血高切还原粘度(mPa/s)入院0天 入院2天 入院4天 入院6天 入院8天观察组(n=58) 6.35±0.68 3.23±0.34 1.47±0.20 4.23±0.17 5.42±0.24对照组(n=24) 5.45±0.09 5.67±0.12 6.07±0.15 6.35±0.26 7.12±0.09
表3 两组患者在入院不同时间的红细胞电泳指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在入院不同时间的红细胞电泳指数比较(±s)
组别 红细胞电泳指数入院0天 入院2天 入院4天 入院6天 入院8天观察组(n=58)13.12±4.32 16.24±3.13 16.42±2.61 19.25±3.47 14.23±2.14对照组(n=24)11.05±3.67 12.23±4.25 9.07±0.52 10.14±1.23 8.14±0.27
表4 两组患者在入院不同时间的全血高切粘度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在入院不同时间的全血高切粘度比较(±s)
组别 全血高切粘度(200/s)入院0天 入院2天 入院4天 入院6天 入院8天观察组(n=58) 4.23±0.14 3.21±0.24 1.59±0.08 1.12±0.09 0.98±0.04对照组(n=24) 4.43±0.24 3.89±0.14 3.67±0.23 3.78±0.43 3.23±0.07
3 讨论
外伤性脾脏破裂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多有胸腹部外伤史,临床表现有腹痛、恶心、呕吐、大汗淋漓、晕厥、失血性休克,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彩超及CT有助于脾脏损伤的诊断及损伤分级[1]。本研究中脾损伤AAST分级在2级以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脾损伤AAST分级在3级及以上的患者进行脾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脾脏切除联合门脉断流术可形成门奇静脉侧枝循环,能够延缓肝硬化病程,改善肝脏合成功能,其主要机制可能为脾脏切除有助于改善肝脏纤维化及肝脏再生[5]。脾切除术后可出现血小板计数升高、门静脉血栓形成等[3-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进行性升高,入院第6天、8天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一致,给予阿司匹林等药物干预,血小板于术后(64±10)天恢复正常。脾切除术后予以气压治疗,随访3个月未发现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流变学主要通过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来反映机体血液宏观流动性质[7]。其中,全血还原粘度、全血粘度可反映血液黏性;高切变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可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其值越低则代表红细胞变形性越低。黄龙等[4]研究发现,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后全血高切粘度显著高于术前,术后14天的全血高切粘度有所下降,但依旧高于术前,与门静脉血栓形成有关。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恢复正常,可能与静脉系统无血栓形成有关。红细胞电泳指数升高时,红细胞表面电荷下降,导致细胞容易聚集,聚集力增加反过来又可导致血流减慢[7]。观察组入院2天、4天、6天的红细胞电泳指数均高于正常范围,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外伤性脾损伤行脾切除术后红细胞容易聚集。
综上所述,外伤性脾损伤行脾切除术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异常,表现为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减低,血小板计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