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2022-01-12唐瑛
唐 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唐 瑛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深入的剖析了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经费投入不足是根本性制约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关键性制约因素,农村居民自身的原因是动力性制约因素。针对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科学发展对策: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大农村体育经费投入,逐步缩小不均衡状况;创新农村体育管理机制,加强农村体育的精准化管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居民健身内动力。
乡村振兴;农村体育;农村居民;发展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体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仍有诸多的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制约着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我国农村体育是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关乎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等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下面将从我国农村体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进行研究。
1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由于受历史及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存在不均衡和不充分的客观现实问题。
1.1 农村体育发展不均衡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不均衡表现在城乡、农村不同地区及农村不同群体之间。我国城镇居民占有的国土面积少却拥有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体育场馆,城镇居民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比农村居民多2.47个,城镇居民每人拥有的体育场地面积比农村居民多一倍,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健身指导员2.2人而农村居民仅仅为0.2人,城镇居民每万人拥有健身站点3个而农村居民仅为1.5个,城镇居民体育人口所占的比例比农村居民多9.5%[1-5]。这就表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城镇体育发展差距较大而很不均衡,处于失衡的状态。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农村地区的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分别为83.8%、63.5%、57.7%,每村拥有体育场分别为1.44个、1.21个、1.11个,每村拥有体育指导员分别为0.23人、0.14人、0.15人,每村健身站点人员分别为0.7人、0.6人、0.02人,体育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11.6%、8.96%、6.97%[2-5],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体育很明显的落后于东部地区农村体育。我国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相比其他农民群体,在体育场地、器材、组织体育活动等体育公共服务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6]。
1.2 农村体育发展不充分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农村体育没有针对性的根据农村居民个性化健身需求多方面供给而供给单一。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开展具有地域性、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和正规的现代体育活动,大部分农村只配备了体育健身路径、室外乒乓球台等室外的一些健身设施,并且一部分配备的健身设施缺乏科学管理[7],只有极少部分农村配备台球室、室内羽毛球、健身房等室内的农村居民喜爱的、易开展的体育设施[8],不能满足不同人群健身的需求。在给农村居民提供体育信息服务方面,大部分采用宣传板、广播电视,运用新媒体传播的比较少,农村专门体育组织也少之又少。二是农村体育供给效率不高。研究发现仅有23.5%农村体育设施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76.5%没有充分利用[9],闲置着成了“摆设”,并且有些农村体育设施设在机关和学校,平时农村居民很难进去进行体育健身锻炼。这表明虽然大部分农村配备常规的体育健身设施,但这些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闲置,没有充分的利用好,利用率不高,未能够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三是农村居民体育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有迫切的体育健身需求(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31.2%[10]低于40%),但农村的体育健身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组织及健身指导员等方面的供给数量少和质量不高,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健身指导服务、体质监测及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方面都不满意[11]。四是农村体育人口比较少并呈现弱势化。农村现在大多是中老年人,由于文化程度低认识不到健身锻炼的意义,自觉健身锻炼的意识也比较淡薄,再加上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劳作而闲余的时间比较少,主动健身的人少,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体育人口为7.13%。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农村体育经费投入不足是根本性制约因素
虽然农业税取消以后从国家层面加大了对农村体育发展经费的投入力度,农村健身设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由于一方面不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得经济落后农村地区因地区经济总量小、增长速度慢而税收上缴额度少,得到税收返还也少。另一方面地方农村要想得到国家专项体育资助资金,地方也必须拿出相配套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12],经济落后及欠发达地区争取到国家专项体育资助资金的机会也少,单一的政府承担农村体育建设的资金的供给方式及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比较低,总体上投入到农村体育发展的资金有限,2016年我国农村体育经费人均3.78元[13],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投入的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农村仅为0.82[14]。农村体育发展经费的投入的不足,使得农村体育难以健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2.2 农村体育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关键性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体育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制约着农村体育的发展。一是我国农村体育的监督管理机制建设比较薄弱。我国农村体育有关方面的监管法律法规很少,监管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现有制度文件也是一些针对农村体育发展方向、资源配置等原则性内容的宏观建议,并没有具体实施、评价、保障、监督等具体的制度,没有农村居民体育权利的保障机制,致使农村体育工作常常出现因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出现无人监管或形同虚设的状态,农村体育发展得不到保障。政府和体育局在农村体育上的错位、缺位等行为未能够被监督和约束;没有建立健全农村体育的问责机制,农村体育发展中通常是政府部门集体决策,当出现责任不到位、决策失误、管理失职等问题时出现没有人来负责的情况。二是农村体育管理和组织队伍不健全导致农村体育组织和指导缺失。我国农村没有完备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各个农村乡镇点没有独立的体育管理和组织部门,并没有按照国家要求配备至少1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乡镇专门负责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体育组织也几乎没有,村一级就更不用说了。农村体育管理和组织队伍非常薄弱和缺乏,不能够开展农村居民需要的各项体育健身活动和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大多是农村居民随意和自发的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农村居民进行的体育健身活动是慢跑、慢走等医科技术含量低而趣味性、休闲性不高的运动,广场舞、健身操等健身性好、娱乐性强的项目很少有农村居民参加,农村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锻炼的效果不高,久而久之失去了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农村体育的发展。
2.3 农村居民自身的原因是动力性制约因素
农村居民自身的原因制约农村体育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农村居民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不高,自觉主动参与健身锻炼意识缺失。常住在农村的居民由于普遍文化程度和思想觉悟低,一些农村居民认识不到健身锻炼促进自身健康的价值,进行健身锻炼的意识淡薄,认为日常干农活就已经很好的锻炼了身体,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去进行健身锻炼,平时农活闲暇之余也不主动去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对于国家健身工程建设的体育设施不感兴趣,不去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进行健身锻炼,大部分已有的体育设施处于闲置的状态,更谈不上为了自己的健康去进行主动体育消费了,未能形成良好的农村自觉健身锻炼的氛围;第二,农村居民体育需求表达欠缺。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大多农村居民对自己利益外的事情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主动表达公共体育需求的意识比较差,一些农村居民不能向政府部门客观反映自己对体育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影响政府决策层面科学决策。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快我国农村体育科学发展的对策
3.1 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大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逐步缩小不均衡状况
解决体育发展经费短缺是农村体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国家增加对农村体育发展经费的投入,不断的优化和美化农村体育健身设施。二要改革完善税收返还制度和体系,加大中西部欠发达和落后地区税收返还的比例和力度,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三要不断的完善农村体育发展专项拨款制度,实施不同地区差异化的农村体育发展专项拨款制度,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资源配备和完善,缩小不同农村地区体育资源的差距;四要有机的把政府、市场、社会结合起来,盘活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体育发展中;五要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增强农村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六要建立区域紧密联动、城乡紧密对接、东西紧密帮扶的机制,加大落后及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经费的投入力度。
3.2 创新农村体育管理机制,加强农村体育的精准化管理
由于农村体育管理体质机制的不完善,不能对农村体育进行精准化的管理,影响农村体育的发展,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农村体育管理机制,加强农村体育的精准化管理:一要政府强化职能,加强农村体育监管机制建设。政府要树立服务农村体育的观念,强化服务农村体育责任意识,增强体育、教育、文化、医疗部门的紧密合作意识和协同性,提升农村体育管理部门职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将农村体育实操权向基层乡镇倾斜,保证农村体育发展的有效性和实际性。二要健全农村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让农村体育有坚实的法治基础和政策指导,保障基层农村居民享受体育基本权利。三要加强农村体育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农村体育监管机构和国家体育总局等上层的职能部门要制定出台农村体育相关的具有可操作和实效性的监管法规,明晰农村体育不同监督主体的职责,使不同的监督主体在法律的有效约束下积极行使农村体育的监管权利。同时要完善农村居民、新闻媒体等社会方面对农村体育服务的监督的机制建设,使农村体育服务不同的供给主体在民众的监督和约束下公正、主动的供给。还要不断地完善问责机制建设,加强不同主体在农村体育服务履职方面事前事中的监督及事后的追责,使农村体育服务主体积极、自觉、高质量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更好的做好农村体育发展工作。四要建立健全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在县级设立专门的农村体育发展管理部门,科学规范的管理农村体育发展。配备农村体育干部,科学的制定好农村体育发展的规章制度,科学的发展、积极的培育和有效的扶持农村体育协会,不断地完善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网络体系。五要建立健全农村体育培养人才机制。要选配和培养好乡镇体育专干,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和组织作用,组织和开展好农村各项体育活动。同时要积极的鼓励和大力支持农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传承人组织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要以农村体育教师作为农村体育社会指导员的重要力量,解决农村体育社会指导员不足的问题。
3.3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居民健身内动力
由于我国农村一些居民对体育健身锻炼认识不到位、意识淡薄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村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动力不足,制约着农村体育的发展,据此应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一是加强农村体育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新媒体和传统墙报多种途径,宣传健康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等的国家方针政策及任务,宣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重大体育活动情况,让农村居民了解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发展情况;宣传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价值,让农村居民认识到体育健身活动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价值,提高农村居民自觉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主动性。二是加强农村居民科学健身知识的培训。通过聘请体育健身方面的专家进行体育健身知识现场专题培训,充分利用微信、直播平台等新媒体进行线上体育健身知识的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农村居民进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卫生知识等有关科学锻炼的理论知识进行培训,让农村居民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三是广大的农村党员干部和体育骨干要以身作则和身先士卒的积极自觉投入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各乡镇在农闲之余、节庆之时,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宜农村居民参与的现代体育活动和乡土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农村体育健身氛围。四是不断完善农村居民体育需求表达机制。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拓宽需求表达渠道,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表达意识、表达能力,拓宽体育健身需求表达的路径,使农村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体育的发展中来。
4 结语
随着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采用科学、可行的策略逐步得到解决,使我国农村体育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农村居民的健身意识增强和健身健康需求得到满足,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进而真正参与到农村体育活动而精神状态及健康水平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1]郑志彬,董雪莹.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及实现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4):12-18.
[2]徐勇,等.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2013(社会文化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94-509.
[3]人民网:体育频道,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EB/OL].http://sports.people.com.cn/jianshen/n/2015/1116/cl150958-27820851.html,2015-11-16.
[4]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11/26/content_5017110.html,2015-11-26.
[5]刘国永,杨桦.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33-334.
[6]姚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限性与有效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6-15.
[7]刘文方,肖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1):25-29.
[8]詹新寰,仇泽国.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运行现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4):292-296.
[9]熊禄全,张玲燕,孔庆波.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治理的内在需求与路径导向[J].体育科学,2018,34(4):23-36.
[10]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12/14/content_5246817.html,2017-12-14.
[11]郇昌店.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83-94.
[12]郇昌店,肖伟,郭修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运行逻辑、项目不足与完善思路[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1):3-27.
[13]刘国永.对新时代群众体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体育科学,2018,38(1):4-8.
[14]卢文云,梁伟,孙丽,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2):11-19.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por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NG Ying
(Wuwei Vocational College, Wuwei 733000, Gansu, China)
甘肃省教育厅2021年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1B-530)。
唐瑛(1982—),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