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SWOT分析及其路径寻绎*
2022-01-12翟翠丽段全伟钟贞奇
翟翠丽 段全伟 钟贞奇
广西高校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SWOT分析及其路径寻绎*
翟翠丽1段全伟2钟贞奇1
(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2.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武术学院,北京 100084)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广西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文章利用SWOT模式来分析广西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整体把握后提出:发挥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学校园;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建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等路径,以期优化广西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质量与效果。
广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发展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展现我国民族精神、凝结中华儿女智慧结晶的重要载体,历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代以来,在探寻加快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进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升至新的历史高度,党和国家明确强调了非物质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各界及科研人员也在积极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的路径。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刻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并将其独特的价值应用到文化复兴的奋斗中去,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责任。高校是传播科学知识、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以先进思想理论与优秀文化价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化学生的重要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可以实现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其美学意识,让大学生形成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强烈认同与坚定自信,时刻自觉地以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精粹来浸润和化育自身的三观与能力。本文利用SWOT模式分析广西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广西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广西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SWOT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有机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要想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发扬,就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文化土壤的滋养[1]。作为本地区内拥有优质学术资源、承担高等教育工作的知识文化阵地,广西高校通常是本地区的教育与文化中心,具有文化资源与本区域文化遗产吸收能力,因此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责任重大,也构成了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强大战线。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诞生了独具民族特色、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为本地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注入了活力,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广西高校在坚持强烈的区域文化自豪感的同时,更应明白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强大责任,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责无旁贷。
1.1 优势
1.1.1 区域优势
高校是本地区的教育文化中心,因此其文化环境总是打上了深刻的区域文化价值。从高校内部来看,师生多对于本地的文化具有较强烈的理解力,且解除条件较为便利。广西高校的教师多以本地的师资队伍为主,其在长期的生活中,本身就对本区域的传统文化较为了解,自发地形成对本地区文化的自豪与认同;且在教学工作中,其处于研究需要,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等方面接触到了更为深入的本区域文化,也常常将本区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力体现在学术著作中去,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广西高校的生源构成也多来源于本省,其早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在成长的经历中亲身体验到了本地区的区域文化,这些文化的影响也体现在他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在进入大学后,其经过系统的文化学习,以及出于个人兴趣的需要,多对于本地区文化有了更为针对性且范围更广的认识,这有利于广西高校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赢得师生的认同与支持。
1.1.2 学术优势
广西高校是本地区高等教育的主体,因此在聚集拥有丰富知识储备与学术能力的专业人才方面具有重大优势,也拥有氛围良好、资源广泛的学术氛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单一的、割裂开的某一种保护形式,要想落实其保护工作、从根源上探寻并发挥好其文化影响力,就必须综合如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共同资源,形成多学科、多元化的保护合力。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在弘扬优秀文化中的影响力,通过基金项目、课题指导为高校在文化保护方面提供了重要扶持,高校本身对于本地区文化的保护也给予了较大的重视,通过研究中心、文化基地等多层次保护机制的建设,契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这样的学术优势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更加专业化、深入化、综合化[2]。
1.1.3 资源优势
作为本地区的文化阵地中心,本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广西高校的扶持力度较大,对于其在文化资源引入等方面给予了坚定支持,高校本身也将资源建设与利用作为日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广西高校的图书馆资源、档案馆资源均储量巨大,且收集了较多如地方志等展现本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来是高校关注以及开展课题研究、承担基金项目的重要目标,因此高校很容易接触到本地区纯正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区域博物馆、档案馆等兄弟单位也对于高校的文化工作态度友好,对于其共享资源展开了欢迎的拥抱。高校本身师生数量众多,可以调动的综合性与专长性人才有所保障,可以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周期长、任务艰难、程序复杂的采集与整理工作,这为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2 劣势
1.2.1 广西高校单一的力量不够强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全局性的系统工作,如果单一依靠广西高校的力量难以将其价值最大化,对于其精髓的把握也远远不够。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多依托于传统的师徒形式,通过口传心授的交流实现技艺及文化的传播,其传承路径较为私密、传播范围也较小,这就造成很难实现相关经验的系统化。另一方面,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俗类文化为主,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其集中于正月节庆时间演出,要探索其文化内涵,就必须经历实地、长期的过程。因此,如果只依托高校专业人员通过纸面材料的收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深入实地的田野调查才能将核心内涵挖掘出来。这种实地性调查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在联系非遗传人、深入记录采访等方面就会面临很多困难,所搜集的信息也就不够全面准确。
1.2.2 应用性与实践性存在缺陷
广西高校的专业教师及研究团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中多依托于学术方面的研究,在经过基础的田野调查、情况分析之后,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专注点多在于论文、专著等理论性成果的创作上。这些理论为丰富相关领域研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使得后代人群在图书馆、档案馆中可以通过前人理论总结的呈现,窥探某一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的基本状貌,这是其丰富的理论文化价值。但是从实践应用来看,这些理论性成果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存在缺陷,无法有效地转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直接动力。如何将理论总结应用到复杂、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从而增强社会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为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是每一位研究人员应考虑的问题,也是其研究成果转化的直接方向与终极目标。通过理论化成果的转化,探寻其中的实证价值,并将其交付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中去,正是广西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3]。
1.2.3 校园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缺位
大学校园是开放、共享的知识空间,其在传播某一特定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形成相应的积极心理认同是教学目标的主攻方向。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多数广西高校提上日程,但针对于广大学生也即未来社会的生力军的非遗教育,仍然存在缺位的具体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绝非是某一领域专家学者的单一问题,而应是全民族、全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核心目标,任何一个主体的缺位都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路径与发展前景受到影响。当前,新思想、新事物层出不穷,年轻大学生接收新信息的手段日益畅通,在良莠不齐的文化种类影响下,如何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并发自内心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去应是高校教育需要思考的命题。
1.3 机会
1.3.1 国家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重视与扶持
自从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国家颁布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4]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以及2019《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的颁布说明已经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3.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路径和新素材
2019年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了新路径和新素材。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人口众多,产生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全球化、城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依靠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破坏甚至消亡的巨大威胁。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可视化虚拟技术、图谱构建技术、元数据技术等,高校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再加上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
1.3.3 高校文化建设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基地
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都在鼓励和支持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进校园,特别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不仅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而且风靡全世界,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写道:要想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必须要提高对乡土和国家的热爱之情[5]。我国有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项目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程之一,比如广西民族大学、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将体育非遗项目武术、珍珠球、抢花炮、蚂拐舞作为公共体育必须课程,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能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1.4 威胁
1.4.1 学校领导和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重视程度不高
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不断增加,政府、文化部门、科研部门等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从政策、资金等多种渠道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反而高校表现有待提高,由于学校领导和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主体缺乏内在驱动力、缺乏与非物质文化专业相关的专业和课程、缺乏对非物质文化历史沿革、发展环境、规则演变、文化内涵等的了解和认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高校不开或者不作为主要课程开设,造成学科建设、课程内容等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和国际脱轨的尴尬局面。
1.4.2高校与政府机构没有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中“政府主导”是指政府在管理层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如法规与制度建设、组织协调、资金支持等,以在非遗保护中起到发动、组织、管理、支持、推动等的作用[6]。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具有两面性,如果政府主导方向明确,容易形成合力,对于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非政府牵头,统一行动不可。但是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非遗保护与开发方面,如果政府开发过度而导致失去传统文化的本真、忽视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作用,不利于主体优势的发挥,长此以往,会挫伤高校等在非遗保护中的积极性。
1.4.3 高校参与者缺乏田野调查缺乏实证研究
查阅文献得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思考”“构想”和“建议”的思辨式研究偏多,而实证性研究相对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般根植于广大偏远的农村地区,而高校处于繁华的城市,作为非物质文化研究的主要阵营之一的高校,需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长期深入乡村做田野调查,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但是由于目前高校教师授课量及科研任务繁重,难以深入乡村,仅仅做理论到理论的研究,很少做理论联系实践的实证研究。
2 SWOT分析下广西高校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路径审视
2.1 发挥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
从我国当前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来看,地方政府与广西高校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文化相关部门的决策者与广西高校的专业研究人员构成了本区域非物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队伍。[7]从政府角度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有效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能,不仅是对政府效能的评价标准,也是其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手段;从高校角度来看,涵盖丰富、价值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其有关的学术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现实参考,直接关系到本高校的学术水平与文化氛围的提升。因此,地方政府和高校在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的“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两者应构建新型的协同合作关系,在地位平等、资源共享、目标明确的思想引导下,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政府应综合调动有关的行政资源,为高校的研究工作提供便利,高校也应在自身的学术资源储备中,将新成果作为地方政府新政策的重要参考。
2.2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学校园
国家教育部门历来将传统文化在教学机构的课堂引入作为新时代高校建设的重要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可以使得学生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提升精神文明素养的重要主体,将其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使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走进大学课堂,是新时代广西高校应该思考的重要方向。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使其能真正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文化本身的魅力,就需要从课堂实际的多角度出发,探讨出一条意义重大、形式喜闻乐见的基本路径。在师资队伍方面,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课的教师,而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领域的相关学者邀请进来,丰富师资队伍的实践性,使得大学生能直观接触到真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广西高校在承担区域性非遗项目教材的编撰任务时,不能通篇“大谈”专业理论,而应深入浅出,将在田野调查中搜集到的案例引入到课堂内容里,鼓励学生针对每一个具体案例进行思考与探索,激发学生对于非遗教育的学习热情。同时,要注意非遗教育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融入,既可以在高校的社团活动中融入非遗文化,引导大学生在兴趣引导下培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意识,也可以将学生群体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学生专队,配合教师及研究人员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思考工作,为非遗保护引入更多年轻化的力量。
2.3 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建立广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将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弘扬光大。因此,广西高校在非遗保护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探索,而应思考如何将新的理论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态过程中去,使得其文化价值最大化。相关研究人员在做好研究工作时,应该将非遗领域的产学研融合路径作为主攻的命题,不迷信“空中楼阁”,让来源于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8]。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积极引导高校优秀人才以团队为单位,积极参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建立,深入遗产发源地、进行全方位的田野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类整理,为其长远发展做更多思考与努力[9]。最终目标是实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
3 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高校在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具有区域优势、学术优势、资源优势,高校在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对于拥有高度文化价值的非遗文化,广西高校与政府应发挥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大学校园,使其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让更多的学生认识我国特有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同时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在高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1]蔡姿云.高校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38-41.
[2]龚春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2018,20(4):86-89.
[3]宋彦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的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8(15):213-214.
[4]谭志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SWOT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10):244-245.
[5]买佳.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与经验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锅艳玲.公众参与非遗档案化保护的SWOT分析及优化策略[J].山西档案,2017(4):49-53.
[7]许婷婷.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5(6):105-106.
[8]张泰城,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1-15.
[9]张静,田荣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7):226-229.
SWOT Analysis of Local Universities Participating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Path Search
ZHAI Cuili, etal.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Nanning 530008, Guangxi, China)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宾阳炮龙节为个案的研究(项目编号:17YJC890043)成果;2022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职业教育“互联网+校际联盟”体育课程促进边疆民族团结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XGZJG2022B081);2022年南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件号:南社联发[2021]7号)。
翟翠丽(1985—),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钟贞奇(1964—),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