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程的价值意蕴、存在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2-01-12李维平叶杰烽陆红江

运动精品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新课程

李维平 叶杰烽 陆红江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程的价值意蕴、存在困境及应对策略*

李维平1叶杰烽2陆红江3

(1.贵阳市第三十四中学,贵州 贵阳 550000;2.深圳市宝安区上星学校,深圳 518104;3.贵州理工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中学体育课程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关键。文章探寻新体育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存在困境并且提出相应策略。研究认为,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程价值意蕴体现在:采用新技术教学,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调整学习方式和时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体育课程新媒体推广。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体育教师组织缺乏灵活性、缺乏有效的互动方式、课堂呈现效果不佳等困境。基于此,提出应对策略:注重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加强体育教学设计,注重教师技能培养;建立师生互助和谐发展交流机制;积极拓展新课程,提高课程课堂效益;加强体育教学观念转变,提升学生兴趣。

中学体育;新课程背景;体育课程;应对策略

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文明发展,而且还可以丰富校园生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方针由之前的“以学为主”转向“以人为本”,因此初中阶段体育课程改革开始逐渐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相关政策,基础教育将作出重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在新体育课程背景下,初中阶段也开始注重体育课程改革。新体育教育体系需要改变以往体育课教学模式,需要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趋势,采用新的体育课程模式对中学体育学科教育内容、学习手段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和知识传授多样化、现代化[1]。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对于素质教育要求,文章探寻新体育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的价值意蕴、存在困境并且给出相应策略。

1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程价值意蕴

在整个体育课程体系中,中学体育作为极其重要的一环[2],拥有着链接幼儿体育乃至大学体育的重要使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其中,宏观上以终身体育思想展开,中观上以体育课程评价展开,微观上以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展开。

1.1 宏观上——强化终身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3],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育智育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毛泽东主席在1917年的《体育之研究》之中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可见体育的重要性。在新课改中强调中学体育课程,体育老师要通过课程目标的设计,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终身体育观是体育课程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之一。美国学者布兰德在《终身体育运动观》一书中指出:“运动本身即教育,目的是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英国学者戴尔·诺曼在《21世纪体育的新趋势》一书中也指出:“终身体育运动对人类整体发展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作用是,它能使人们保持身体健康、保持心理健康以及对环境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学者都强调了终身体育观念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时期,更需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各种挑战。因此,在中学体育课程中要从加强健康教育课程,强化体育运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锻炼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指导。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体质和身心发展,使其学会终生从事运动与参加体育活动等目的。

1.2 中观上——增加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增加了课程评价这一环节,把对于课程评价作为教学和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为目的,在评价内容上体现了综合性与多样性[4]。具体而言,在注重教学效果、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注重对运动能力、技术水平、身心健康状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前的体育课中,很多体育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对于学生技能的掌握程度很难有一个直观的体现。因此,体育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运动能力;使师生在运动实践中认识自己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业测评和综合素质评定,加强体育课程评价改革。建立健全包括学业测试、评价等内容在内的体育课程整体综合评价体系[5]。建立起“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体育学习兴趣;通过对学生体质水平、运动技术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等多方面综合测评,促进他们自我发展、主动发展,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并实现对自身体育学业水平不断提高、个性不断健全和终身发展意识不断强化的目标。

1.3 微观上——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要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首位,并将“发展个性”作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第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发挥体育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教师包办一切、学生成为学习上或身体健康上的“消费者”的状况。体育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第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根据运动项目自身特点和学校条件,选择适宜于本项目和班级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参加比赛或锻炼的内容[6]。

2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程存在困境

2.1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总体而言当前的体育课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其主要原因是,体育课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足够的教学活动去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也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教学。随着新课程的发展,对体育教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教师要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率[7]。首先,教学大纲中只提到了“身体素质”“健身常识”“活动能力”“运动技能”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生活中不难发现这些内容是一些生活常识,例如在体育课中有简单的仰卧起坐练习、弯腰前倾练习等内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这些体育健身常识和方法要更加深入开展研究并加以运用起来。在体育课中有部分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这些内容只能让学生停留在“泛听”阶段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无法在体育课中通过学习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和运用所学体育技能来提高自身运动能力。

2.2 体育教师组织缺乏灵活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组织结构缺乏灵活性的问题比较突出。以往体育教师组织教学时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分组游戏等使师生在组织活动时充满活力。但在新课标下由于新型体育教材对于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体育教师组织活动时要灵活运用课堂时间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有较高效率。但是体育教师组织活动时往往采取分组游戏等较为松散、没有系统性和预见性的方式开展活动[8]。

2.3 缺乏有效的互动方式

随着新体育课程改革下体育知识技能要求越来越多,加大了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需求。而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期,单纯依靠体育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无法满足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还需要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技能以实现课堂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高。但体育课堂教学在互动环节上并不能很好满足中学生对于新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需求,从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未能给予学生充分学习课堂知识和技能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对新技能的学习动力不足。

2.4 课堂呈现效果不佳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效果不够。主要是体育教师对课堂呈现不重视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目前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在体育教师讲解知识时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体育教师只能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技术动作引导,一旦学生不参与课堂学习时,体育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状态。二是,课堂讲授知识时,授课学生思维活跃但知识掌握不足时容易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不少体育教师在知识讲解方面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者知识掌握不到位导致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参加课堂学习活动[9]。从当前中学体育课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学校仍然把体育课当做纯粹的运动项目来开展,往往不愿意把课堂上体育课作为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导致了学生锻炼兴趣缺失以及身体素质不高现象出现。这些现象表明中学生身体素质难以得到有效培养也会影响到日后体育课顺利开展[10]。

3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程应对策略

3.1 注重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

新的体育课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也对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积极开展特色教学能够有效地完善知识结构,促进今后的体育教学发展。在进行特色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可以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文化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空竹项目时可以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计比赛规则,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他们学习空竹的兴趣。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比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活动和比赛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还可以利用教材设置多种比赛项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比赛实践并对结果给出相应结论和建议。比如在中学体育教材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图片以及视频、漫画、游戏等内容,以促进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知识结构体系的理解与掌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体育运动趣味性还能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3.2 加强体育教学设计,注重教师技能培养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11]。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组织方式和教学方式,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情况。在这一点上体育教师要格外注重教学锻炼方法。新体育课程改革注重多方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如让学生学会运动技能、养成终身运动习惯等。但是依然不能忽视师资队伍建设。新课程改革后体育教师面临着大量的新内容,需要在专业技能方面加强学习与训练。体育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行学习与训练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这一要求,以及加强自身技能训练并提高自己课堂组织能力与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效率。

3.3 建立师生互助和谐发展交流机制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接触新知识、接受新事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因此老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互动来达到高效课堂效果[12]。体育教师与学生互动时,要做到尊重学生,避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为了促进初中生与体育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和谐发展,在交流中可以借助小组活动、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小组成员进行参与交流,并且可以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互帮互助中体育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身不足并对自身进行提升,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纠正。在交流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并了解解决问题,事后进行总结和改进。此外,还需要保证体育教师之间互动空间,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

3.4 积极拓展新课程,提高课程课堂效益

新课程改革在体育课中增加了更多的难度与技能要求,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效益,应积极拓展新课程。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增加一些高难度动作教学内容。例如,在田径课上采用高难度的跨栏技术来进行练习,可以结合当前田径比赛特点以及现代的比赛场地设计训练内容。这样就可以将运动员身体素质与田径项目的运动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跳绳项目可以使用技巧性动作与实操性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中学生了解到提高其身体素质需要运用什么技巧以及有什么用途。在体育课中还可以将游戏化元素与体育运动相结合,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13]。

3.5 加强体育教学观念转变,提升学生兴趣

首先,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时刻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感,并且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其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兴趣。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和设施。比如,通过多功能体育器材等进行锻炼。另外还可利用音乐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感,这样也会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最后,增加学生互动交流,并且适当引入社会力量来帮助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加与社会的互动交流、组织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结语

新课程改革是对过去改革经验的继承,是对现实社会中现有发展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变革,更是对当前教育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十四五”时期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新课程改革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针对当前中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学生的生活、学习、体育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教学已经逐渐融入了社会生活。体育课对学生而言也并不陌生。近年来我国人民对体育课关注度逐年增加,并且得到越来越多家长以及社会认可,这就使得很多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体育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学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地文化底蕴,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学体育作为中学阶段一门重要学科,需要在整个中学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中学老师们要重视中学体育发展,提高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1]周国海,王文红.思想与行动:体育纳入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路径与方法:《体育与科学》“体育思政”工作坊学术综述[J].体育与科学,2022,43(4):115-120.

[2]王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评《互联网时代下的体育教学艺术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2,17(7):834.

[3]姚增强.考虑个体差异针对性体育教学方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100-102.

[4]尹志华,刘皓晖,孙铭珠.核心素养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与2011年版比较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37(4):395-402.

[5]程宇飞,王宁宁,范尧.“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活动质量提升阻滞因素分析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22(6):98-104

[6]赵化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校体育多层次教学探索[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2):321.

[7]邢西深,管佳.新时代的智慧教学:课堂实践、问题审思与发展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5):109-114.

[8]刘超,董翠香,季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2):188-197.

[9]Fayzievna K.M, Sadikovich K.N,Honkeldievna K.F,elat.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qualites of the future teachers of voation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critical reviews,2020,7(5):782-784.

[10]Huhtiniemi Mikko,Salin Kasper,Jaakkola Timo. A school-based quasi-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motor competence and physical fitness[J].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22,32(S2):54-55.

[11]尚力沛.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反思及其主体责任[J].体育教育学刊,2022,38(3):48-53.

[12]汤焕兴.以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打造灵动高效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6):36-37.

[13]唐善计.挖掘体育游戏教学新的生长点[J].教学与管理,2020(11):40-42.

Value Implications,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LI Weiping, etal.

(Guiyang No. Thirty-fourth Middle School, Guiyang 550000, Guizhou, China)

贵州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202114440059)。

李维平(1987—),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

陆红江(1999—),本科,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产业。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体育课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