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绣纹样美学特征分析

2022-01-12朱晨

西部皮革 2021年23期
关键词:羊角羌族针法

朱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8)

羌绣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之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形式之一,羌绣纹样经过时间的沉淀,所展现出来的当地人对自然万物的尊崇、对民俗风情的记录、对心灵美的追求等方面都具有研究意义。早在2007 年羌绣就作为四川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保护名录,它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1 饱满丰韵的纹样形式

羌绣纹样分为实物纹样和抽象纹样。实物纹样是对看见的自然形象的规律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加工,以写实、组合的方法,力求做到客观地、真实地再现现实,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使纹样表现得更完美,更适合实际应用。抽象纹样则以原始样貌作为依据,进行不同程度的造型变化,或呈现为几何图案,或以点线面的形式呈现,形成自身的抽象美感,具有强烈的审美形式感。

1.1 原始符号化的民族图腾

图腾崇拜是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现象,无不体现着对先祖的尊敬与崇拜。古老的羌族先民曾经有过迁徙的生活,后来才得以安定。在迁徙的过程中能带走的财富就是羊群,羌民从羊群身上获得生活用品,保障基本的物质生活,因此羌民非常尊崇羊,不论在生活生产还是在佳节祭祀中都与羊朝夕相处,他们认为羊的灵魂也可以保障族群部落的平安和睦,因此羊与羌族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羌族神话传说与社会组织制度的发展,羊在羌民心中的地位越发重要,羊成了羌民的标志和信仰,进而演化成为羊图腾[1]。有据可循,至今还有许多羌族部落在重大仪式时,会对着羊头祭拜,这是原始图腾崇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也是羌族最早的实物纹样。

1.2 拙朴写实性的具象图案

在羌绣纹样中,具象图案包含着基础连续图案以及写实性的图案。基础连续图案表现形式分为几何直线型和曲线型,刺绣形式以十字、挑花为主,构图方式为二方连续,色彩采用与整身相关联的色彩,或仅以单一色彩呈现,显得既朴素淡雅又不失清新明快[2]。其大多出现在领口、袖口、门襟下摆处,因刺绣面积有限,繁简交错的连续纹样既可以完整地绣制,呈现较好的美观性,也可以增加面料的厚度,从而具有耐穿、耐磨的实用性。相比较于领口、袖口,基础连续图案刺绣在围腰上表现更加突出(如图1 所示),其主要原因是围腰中的刺绣图案具有面积大、图案多、色彩美、技术精等一系列的特征,是羌族传统服饰中最为精华的组成部分,它拥有着浓郁的装饰性和美感度,加上面积较大,往往可以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与享受。

图1 连续纹样在腰围的应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羌民一直生活在自然原生态的环境中,大多数刺绣灵感也来自自然万物,羌民生活的地方属于四川高海拔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湿润,广阔的土地孕育出了各种植物,例如菊花、牡丹花、羊角花、石榴花、树木、藤条等都被用于服饰的刺绣。

羌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无疑就是羊角花了,民间关于羊角花的典故和传说也非常多。以羊角花为原型的羊角花纹样也就成了羌族文化符号之一,还被冠以“羌花”的美誉,也成为姻缘之花,在羌族的服饰上十分常见(如图2 所示)。

图2 羊角花纹样在局部的应用

2 表情丰富的色彩特征

羌绣色彩经过历史长河的磨炼与捶打,具有很强的识别度,带有非常明显的本民族特色,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很多代的羌族人民尝试和选择后最终留下的结果。

2.1 传统本原色

羌族服饰、刺绣的色彩对比强烈、亮丽华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常用的配色有对比色搭配、同类色搭配和基本配色,配色有一定的程式化,主色以红色、绿色、蓝色的巧妙运用而形成,采用黑白色与紫色进行调和,利用色块不同的大小关系、空间距离和点缀来实现色彩的统一,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强烈的视觉感受,具有极强的装饰性[3]。

对比色一般为红绿组合、蓝橙组合、黄紫组合、红黄蓝组合、黄绿蓝组合等,呈现出的色彩和谐统一,具有韵律美,常用在菊花、牡丹、羊角花等纹样的刺绣上。同类色一般为玫红、粉红、桃红组合,或是翠绿、草绿组合,呈现出的纹样栩栩如生,具有原始的自然美感,常用在桃子、金瓜等纹样上。基本配色一般为红、绿、黄、湖蓝、黑、白、紫色等,呈现色彩的跳跃性,具有丰富的色彩效果,常用在蝴蝶、龙、羊等纹样上[4]。羌绣色彩的高饱和度体现了羌人对鲜艳、醒目色彩的审美偏好,展现了其用色铿锵有力、大气磅礴的审美特征。

2.2 现代融合色

自羌绣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羌绣也在因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今天,活态流传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传统生活中的羌绣必然需要站在今天社会的审美和需求角度来创新地继承,成为更适合当代社会生活的产物,从而让非遗留存下来,让羌绣得以传承。因此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羌绣融入了现代的众多色系感觉,例如莫兰迪色系、高级灰色系、马拉喀什色系、中国水墨色系等。融合了现代色彩感觉的羌绣纹样,保留了羌绣的文化精髓,又结合了当下社会审美,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3 独具匠心的工艺技法

我国刺绣针法历史悠久,羌族刺绣既继承了传统针法的丰富而严谨,又体现了本民族刺绣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1 环环套扣的锁绣

锁绣是我国最古老的刺绣针法,至今羌族民间仍保留着这种针法,并在此基础上演变出多种锁绣针法而成为羌绣的一大特色。锁绣分为闭口锁绣、开口锁绣和扣锁绣三种,别名为链子口绣、套针绣,针法采用绣线环圈锁套而成,一环套一环,主要运用在围腰的装饰纹样上,一般用白线刺绣在黑色或深蓝色的布面上,色彩明度对比大,白色的绣纹如银丝一般晶莹素雅。

3.2 光洁亮丽的平针绣

平针绣是继锁绣之后我国另一种古老而传统的针法,又被羌族妇女称为“扎花”,针法以直线线条排列,均匀整齐,展示绣迹的纹理质感,主要用于头帕、鞋面、飘带以及门襟上,整体绣面光亮整洁、精致亮丽。

3.3 简洁大气的补花绣

补花绣别称“贴花绣”,羌族妇女也称为“拼花”,即将绣好的色布拼接后形成的纹样。补花绣最典型的应用代表就是羌族的“云云鞋”,在制作时,将剪好的五彩色布或者绸缎拼接于鞋面上,再绣上云云纹,简洁大气,装饰效果极强[5,6]。

3.4 装饰精巧的十字绣

十字绣即“挑花”,也叫“架花”“数纱绣”,在羌绣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十字绣依据面料的经纬纱的根数作交叉刺绣,正面形成斜线并相互交叉形成“X”,背面却始终保持平行线,其针脚呈现出独特的美。这种针法绣制的绣品品类众多、数量也多,同时绣品非常丰富,能展现出各种风格主题,具有节奏与韵律的美感。

3.5 行云流水的云子花绣

云子花也叫“云云花”,常见于云云鞋面上补花图案的装饰,是一种从鞋里向鞋面,在补花的边缘出针,以针尖绕一圈白线再回到之前一个云子的线圈内,形成链条一样的白色花边,环环相扣,立体感十足。

3.6 独特新颖的包芯工艺

就羌绣本身而言,大多数刺绣手法所呈现的效果虽各有风格,但在立体化板块,却从未涉足。包芯工艺手法与羌绣的打籽绣有如出一辙的效果,但更胜一筹,在羌绣“微观立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使其三维效果更加明显。

包芯工艺指在贴花布和绣面之间填充一定的材料,使填充物被包裹其中(类似于绗缝的效果),刺绣纹样隆起,然后锁边,从而形成立体效果,这种方式形成的纹样图案造型清晰、以块为面、装饰效果极强,是一种结合了现代机器而产生的图案纹样,近年来才开始应用在部分的装饰产品上[7]。

结语

羌绣是我国非遗之一,其色彩鲜艳,精美绝伦,经过千年沉淀与演变,羌绣浓缩了历史的精华,具有了自身特有的风格。它是羌族妇女的劳动智慧,更是羌族人民寄予自己感情和美好意愿的方法之一。而在当下文明的冲击下,羌绣已渐渐遗失其最原始的文化传统,因此目前对于羌绣的保护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羊角羌族针法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我爱家乡的羊角脆
骑行荷兰羊角村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羌山开遍羊角花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