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探头联合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1-12颜富强施金桔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脑室颅脑新生儿

颜富强,施金桔

(1晋江市医院超声医学科 福建 泉州 362200)

(2晋江市医院儿科 福建 泉州 362200)

近些年来,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存活率持续提升,但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率仍处于逐年增长趋势,为此,怎样对新生儿颅内疾病予以较早发现,且在治疗期间对病情的进展予以观察,对临床进行指导,成为干扰新生儿颅脑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1]。临床上在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中常选用颅脑超声诊断技术[2]。因较多医院超声诊断设备未配备专门的颅脑探头,仅采取单纯的扇形探头来诊断新生儿颅脑,进而引起新生儿颅脑病诊断率较低。为此,本次研究中100例新生儿颅脑疾病患儿收治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过程中采取多探头联合超声诊断,对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予以分析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晋江市医院超声医学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颅脑疾病患儿,对上述患儿采取多探头联合超声诊断,研究分析其诊断效果。上述患儿性别中,男性患儿58例,女性患儿42例;时龄在1~5 h,平均时龄(3.56±0.31)h。纳入标准:①经其他诊断明确为新生儿颅脑疾病;②基础资料全者;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脑部疾病者;②不配合本次研究者;③基础资料不全者。上述患儿均满足本研究纳入标准,并将符合排除标准的患儿予以排除。患儿家长均对本研究目的知悉,且同意参加。

1.2 方法

1.2.1设备 采用GE VIVID E9心脏探头的仪器,调整心脏探头频率为3 MHz~5 MHz,使用飞利浦(PHILIPS)L9-3型浅表器官探头,调整浅表器官探头频率为10 MHz~12 MHz,使用飞利浦(PHILIPS)C8-5型婴儿腹部探头。将超声仪链接影像工作站。

1.2.2检查方法 患儿取舒适安静体位,首先对新生儿的前颅予以超声检查,探头于此位置施行冠状面扫查,以获得额叶以及枕叶各个断面的图像数据,行正中矢状检查,获得各个层面图像数据。通过婴儿腹部探头进行扫查,可全面观察新生儿脑中线有无发生偏移,以及双侧脑实质回声有无不对成情况。同时观察脑沟回音有无深浅变化,并观察期双侧脉络丛形态是否整齐、对称,对回声情况予以观察,以及对各脑室扩张等情况予以观察。应用心脏探头对患儿的脑室及周围组织回声情况予以观察,重点对深部脑组织回声有无变化情况予以观察。应用浅表器官探头对患儿的脑部各个层结构予以观察,已明确蛛网膜以及硬脑膜回声有无发生改变。于新生儿出生后24~72 h内施行早期超声检查。

1.2.3随访方法 对于异常情况较轻的患儿,需要与临床治疗进行结合,对其颅内结构有无发生异常予以观察;对于异常较为严重的患儿,需要联合CT进行深入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采取多探头联合超声诊断的新生儿颅脑疾病患儿共100例,其中34例诊断为颅内出血,占比为34.00%,32例缺氧缺血脑组织损伤,占比为32%,21例颅脑疾病,占比为21.00%,13例伴脑室扩张,占比为13.00%。

2.1 颅内出血

经多探头联合超声诊断后,其中1脑室内出血患儿占比为12.00%,室管膜下出血患儿占比为9.00%,脑实质出血患儿占比为4.00%。颅内出血部位不同,其回声均有差异,伴随患儿的病情变化,可产生囊性回声。见表1。

表1 颅内出血[n(%)]

2.2 缺氧缺血

经多探头联合超声诊断后,其中脑病脑水肿患儿占比为13.00%。局灶型患儿占比为8.00%,脑室旁白质软化患儿占比为3.00%。见表2。

表2 缺氧缺血[n(%)]

3 讨论

新生儿颅脑疾病能够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产生障碍,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死亡。为此,对于新生儿颅脑疾病应及时采取有效诊断以及治疗,以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予以提高。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技术,其具备无损伤、无创以及操作简单的特点,能够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查予以明确,从而对患儿的治疗以及预后起到重要的作用[3]。

在进行超声检查中,超声检查的体现可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随疾病的发展时间不同而不同。在患儿的脑水肿阶段,其通常体现为不同范围以及不同程度的散点状,同时回声强度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典型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经超声诊断可见患儿双侧脑室周围呈现回声带图像[4]。对于轻度的患儿,其能够在7天后消失,对于重度患儿,其需要在2~3周后形成较多的囊性病变[5]。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死亡率较高,按照脑出血的范围,可将其分为Ⅰ级(单纯室管膜下出血)、Ⅱ级(破入脑室未发生扩张)、Ⅲ级(造成脑室扩张)以及Ⅳ级(脑室内伴脑实质出血)。其出血位置常见蛛网膜下腔以及脑室,需采取腰穿才能发现阳性。若患儿脑脊液处于正常的情况下,不能排除没有其他部位发生出血[6]。因CT检查具有辐射性,且费用较高从而不能进行多次检查。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成为医学界中重点研究对象。应用超生检查可对脑室扩张程度予以准确的监测,其对脑内病灶的分辨率较高,能够对病灶大小、位置以及形状等予以随时观察。在采取CT检查中,较容易出现漏诊情况,尤其是在颅内出血较少的病灶以及脑室轻微扩张诊断中。应用浅表器官探头能够有效检查蛛网膜下腔和硬脑膜的病变[7-10]。在相关研究中得知,经CT检验后的脑室消失现象凸显低于超声诊断。该研究指出因检查时间的差异,超声诊断表达脑室改变时间范围为48~72 h内,在较短时间内CT无法多次应用,以此可见超声诊断更符合脑室的检查[8]。在本次研究中,其中诊断为颅内出血占比为34.00%,缺氧缺血脑组织损伤占比为32%,颅脑疾病占比为21.00%,伴脑室扩张占比为13.00%。在颅内出血中,脑室内出血患儿占比为12.00%,室管膜下出血患儿占比为9.00%,脑实质出血患儿占比为4.00%。颅内出血部位不同,其回声均有差异,伴随患儿的病情变化,可产生囊性回声。在缺氧缺血中,脑病脑水肿患儿占比为13.00%。局灶型患儿占比为8.00%,脑室旁白质软化患儿占比为3.00%。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中在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过程中采取多探头联合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出率,从而能够较好地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此种诊断方法可在新生儿颅脑疾病检查中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脑室颅脑新生儿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