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及有效率分析

2022-01-12周洪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扫查结节性B超

周洪锋

(常州市奔牛人民医院B超室 江苏 常州 213000)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甲状腺病症表现,该病患者在发病后多可出现较为明显的甲状腺部位肿块,且肿块组织可伴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患者在上述病症表现影响下可引发一系列的吞咽障碍等机体症状表现,进而可对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1-2]。因此,尽早给予上述疾病患者准确的病情诊断及针对性治疗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当前,临床方面多主要采用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开展病情诊断,但不同检查方法在诊断质量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3-4]。为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本文主要分析B超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择本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性患者例数占比为19:61,年龄为35~69岁,平均值为(49.36±4.17)岁;其中,甲状腺结节单侧发病的患者例数为50例,为双侧发病的患者例数为30例。纳入标准:①病情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性病变;②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③可主动配合开展研究内容。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其他甲状腺病症表现;②合并患有严重的脏器功能疾病;③合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症状表现;④中途无法继续研究。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统一接受B超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p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作为检查仪器,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7.5 MHz~10.0 MHz;待检查前各项准备工作均结束后,即可协助患者于检查床上取仰卧位体位,并于其肩下位置妥善放置软枕,以帮助头部维持后仰姿势,同时充分暴露颈部检查区域;之后于患者的颈部区域处充分涂抹耦合剂,并应用超声探头对甲状腺部位开展超声检查,扫描期间应有效明确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状、性质、数量等方面的具体信息,同时对甲状腺结节周围的淋巴结病变情况展开相应探查。

全部患者均于B超检查结束后接受手术病理诊断,并将病理诊断结果列为诊断“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全部患者的甲状腺结节B超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超检查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检出率与相应的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全部患者的甲状腺结节B超诊断准确率分析[n(%)]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甲状腺疾病类型,女性及老年人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群体,其具体病变类型主要包括增生性、胶体性、囊性、肿瘤性及腺炎性,相关研究资料现已指出,激素合成障碍、碘元素缺乏是导致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患者在发病后可致使甲状腺纤维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进而引发甲状腺肿大现象,从而可促使结节组织生成;多数患者在自身病情影响下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等症状表现,进而可对其机体神经、气管、血管等部分造成一定的压迫作用,从而易引发呼吸困难、气管狭窄等并发症,由此可对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命安全均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5-6]。由于上述疾病的病情性质存在良恶性之分,若患者在发病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病情诊断,则使其自身病情进一步恶化,进而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由此无法得到理想的治疗干预效果[7]。因此,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发病后尽早给予其准确的病情诊断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临床方面仍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列为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金标准”,上述诊断虽可得到准确的疾病诊断结果,但其作为一种创伤性诊断方法,会于检查期间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进而易使患者的检查认可度及依从性均降低,因此无法于临床范围内得到广泛性应用[8]。

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B超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现已于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上述检查方法在开展期间具有操作便捷、无创、重复性高等临床优势,以B超检查方法而言,将其应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之中,该检查方法可于超声扫查开展期间对病灶部位进行连贯性扫查,进而可有效动态观察机体脏器的功能水平及运动情况,由此可对机体病灶部位病变情况进行准确追踪,同时可充分显示病变表现的立体变化状态;在应用多普勒技术开展B超扫查期间,则可有效监控病灶部位组织的血流方向及具体流量,同时可明确分辨脏器组织受损情况及病变性质,进而可详细探查甲状腺病灶组织的位置、大小、边缘声晕表现、血流情况、内部回声情况、钙化情况、周围组织浸润情况等方面的具体信息,同时可有效区分单发及多发性结节;此外,该检查方法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检查费用较为低廉,且检查过程中可避免对人体造成辐射性影响及检查创伤,对于不便前往检查室的患者而言,可于床旁位置为其开展移动性B超检查,检查操作的灵活性较高,进而可明显提升患者群体的检查干预接受度,同时可明显提升检查内容的开展质量[9]。B超检查可于患者的病情诊断过程中提供较为全面的病灶组织相关病变参数,由此可明显提升甲状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性,同时可为后续的病情确诊及临床治疗干预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10]。

为进一步验证B超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为参与本研究的8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采用B超检查方法开展了病情诊断干预,通过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列为诊断结果“金标准”,并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B超检查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检出率与相应的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进而证明,通过应用B超检查方法为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开展病情诊断,可有效明确患者的具体疾病类型,具有较高水平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上述检查方法虽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研究开展期间亦发现,该检查方法在扫查不同疾病类型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的B超检查图像存在较高水平的相似性,上述情况易致使B超诊断期间出现漏诊现象,因此在后续的B超诊断临床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依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重复性开展病灶部位B超扫查,以有效减少漏诊或误诊情况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应用B超检查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鉴别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准确性较为显著,其诊断结果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扫查结节性B超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基于RCC-M标准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扫查工艺及其分析
浅谈高速铁路钢轨焊缝探伤标准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