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与MRI扫描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1-12杨琼艳何春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螺旋组间直肠癌

陈 静,杨 帆,杨琼艳,何春花

(楚雄州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云南 楚雄 675000)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便血、腹泻等,改变大便形态,后期会侵犯其他组织,转移癌细胞[1]。临床研究中发现,直肠癌位置低,深入到患者的盆骨中,组织结构解剖关系十分复杂,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在手术中容易因为其位置影响致使手术不彻底。因此在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在术前明确病情分期,确定手术方案[2]。螺旋CT、MRI扫描是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常见方法,是临床研究重点。鉴于此,选择我院诊断的10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诊断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诊断的10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诊断研究,患者先后接受螺旋CT扫描、MRI扫描、病理检查。男82例,女20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67.32±1.71)岁。纳入标准:①未接受直肠癌医院正规治疗;②精神状态良好;③所有直肠癌患者知情同意此次术前分期诊断研究内容;④无精神障碍。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术前分期诊断研究者;②无法依从各项检查者;③身体有严重的器官病变;④危重症慢性病患者;⑤传染病。

1.2 方法

1.2.1文献分析法 以“术前分期诊断”“直肠癌”“MRI扫描”“螺旋CT”等为关键词,从万方、知网等各大数据库中收集与术前分期诊断研究相关的诸多文献资源,支持术前分期诊断研究工作开展,也为后期术前分期诊断研究提供必要文献依据。

1.2.2数据调查法 选择我院诊断的10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诊断研究,通过对CT扫描、MRI扫描、病理检查三种不同的诊断方式获取检查数据,通过数据对比的组间差异评价其应用优势。

1.2.3开展方法 需要注意,术前患者均需要做好肠道准备。CT扫描:设备信息: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器。参数信息:电压120 kV;电流0.3 A;重建层厚与层间距:均为0.625 mm。扫描方法:①取患者侧卧位进行扫描;②先进行平扫,观察完毕后再进行增强扫描;③扫描中所用的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液100 mL;④扫描时期划分结果如下:动脉期:注射后0.5 min;静脉期:注射后1~1.5 min;延迟期:注射后4 min。MRI扫描:设备信息:飞利浦Achieva及西门子Essenza 1.5T MRI扫描仪。平扫:参数信息:层厚6 mm;间隔2 mm;视野窗:512×512;矩阵128×196。T1WI序列:TR 405(±5 ms);TE 10~11 ms。T2WI序列:TR 2 700(±200 ms);TE 120 ms。造影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 mmol/kg。增强扫描:参数信息:层厚6 mm;间隔0.6 mm;视野窗:512×512;矩阵128×196。第一次数据采集:TR 33 ms(±3 ms);TE 7ms。第二次数据采集:TR 15 ms;TE 7 ms。

1.3 研究指标

①不同扫描方式的组间对比结果:根据直肠癌手术病理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四期。误诊=(病理检查-诊断结果)/102×100.00%。由术前分期诊断研究人员将扫描结果进行分期判断,需要由三名人员共同判断,>2名一致即可。②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由术前分期诊断研究人员记录扫描时间与扫描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扫描结果

诊断后,MRI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后,螺旋CT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后,螺旋CT扫描结果与MRI扫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3。

表1 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n(%)]

表2 MRI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n(%)]

表3 螺旋CT扫描与MRI扫描结果比较[n(%)]

2.2 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比较

MRI扫描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均高于螺旋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比较(±s)

表4 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比较(±s)

?

3 讨论

直肠癌是来源于直肠癌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待患者有大便次数改变、便血、腹痛等症状后,病情严重,治愈率低,生存率不高[3-4]。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通过切除根治方式限制癌细胞转移,但术前需要对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期,才能够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挽救患者的生命[5-6]。在实际诊断中,螺旋CT、MRI扫描均是常见影像学诊断方式,但二者在诊断原理上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利用X线成像原理,后者利用磁共振成像原理,在诊断精准度上有明显的差异,研究其诊断精准度对直肠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7]。众多临床专家认同MRI在腹部组织诊断中更具优势,能够规避腹部组织复杂结构对MRI成像效果的干扰,准确鉴别直肠癌,诊断效果优于螺旋CT方式[8-9]。

研究中,选择我院诊断的10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诊断研究,通过数据可以得知直肠癌手术患者MRI扫描结果与病理诊断组间差异小,并且诊断精准度高于螺旋CT,论证了MRI扫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优势。数据差异主在于MRI扫描通过磁共振成像原理获取直肠癌患者病变组织信息,对于肌肉、血流等更为敏感,并且能够获得立体图像数据,相比于螺旋CT在诊断上更具优势。但MRI扫描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均高于螺旋CT,实际检查中还需要结合医院配备情况以及患者检查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综上所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MRI扫描技术分辨率、精准度更高,在临床诊断中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螺旋组间直肠癌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旋风“螺旋丸”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