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01-11谢欣

品牌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肺炎融资

文/谢欣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本文以苏南地区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探究。共计发出161份调查问卷,收回14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38份,有效率为85.71%,通过对所获数据的研究分析,明确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影响因素[1]。

(一)受访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所涉企业所有制形式以民营企业为主(119家,占比约86.23%),国有企业相对较少。就所涉行业而言,受访对象主要涉足14大类行业,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为主,住宿和餐饮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体育文娱业次之,详见图1。

图1 受访企业行业图

经调研,苏南地区中小企业的注册资本主要集中于10-100万元(64家,占 比 约46.38%)和100-1000万 元(51家,约 占 比36.96%)两档之间,相对契合中小企业规模小的特点。

此外,苏南地区中小企业存续年限相对较短,超过半数集中于1年 至5年(79家,占 比 约57.25%),详见表1。

表1 苏南地区中小企业存续年限分布表

(二)融资渠道与融资成本分析

以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亲朋借款、典当担保等为代表的资金获取来源,是新冠肺炎疫情时期苏南地区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有高达47.10%的中小企业依靠银行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过大;此外,亲朋借贷(12.32%)和民间借贷(18.84%),也是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来源,详见图2。

图2 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为确保调研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操性,本文针对银行贷款和贷款公司融资两种方式加以探析。受疫情影响和政策支撑,苏南地区银行贷款融资利率虽有小幅下降但依旧偏高,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贷款公司的最高年化利率为22.63%,平均而言高于15%,详见表2。

表2 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贷款情况表

(三)融资用途与融资效用分析

经调研,81.88%的中小企业融资用于原材料的采购和加工,76.81%用于企业短期的流动性周转以维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18.84%的融资被中小企业主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详见图3。

图3 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用途图

苏南地区各级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更新换代和改造升级,最高对单个项目的技术改造补助可达500万元。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为谋求发展仍需要融资,一般是1年2次及2次以内(87家,占比约63.04%),但融资金额却不算高,详见表3。

表3 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金额分析表

(四)新型金融产品融资分析

苏南地区中小企业对于金融机构和银行推出的新型贷款融资产品的品种、利率、期限和贷款手续了解程度不高,仅有13.04%的中小企业主和高管表示对此相对明晰且时常关注;超过半数(78家,占比约56.52%)中小企业表示无法全盘掌握和灵活运用。由此可见,社会和相关金融机构对新的融资产品宣传力度不够,未针对其申请手续、审批速度和担保要求作出对应的说明和解释。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环境层面影响因素

其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调研,苏南地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需担负高昂的借贷成本和税收成本,基本需保持15%左右的利润率才可勉强维持平衡。94家(占比约34.18%)中小企业表示在新冠疫情初期,自身流动资金仅能维持1-3个月。值得关注的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中小型创业公司和劳动密集型的“家庭式”工厂,抗风险能力尤为不足。其二,信用及担保环境有待提升。苏南地区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相对淡薄,加之社会中介机构资信较差、总体规模较小、担保能力较弱,致使不良贷款损失率持续上升。其三,社会服务环境有待增进。新冠肺炎疫情大环境下,苏南地区中小企业配套服务体系仍存在需完善之处,譬如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针对性服务机构不足、会计师事务所信任危机、信用评估和监督体系不健全等。其四,直接融资环境有待完善。经调研,苏南地区的资本市场结构相对单一,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相对不足,债券融资比例低于平均水平,且风险投资主体单一、专业风险投资人才匮乏[2]。

(二)银行层面影响因素

其一,苏南地区银行机构体系不均衡。经调研,苏南地区金融资产业务市场几乎被国有商业银行占据,鉴于中小企业之经营模式、制度建设、抗风险能力相对偏弱等特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融资阻碍多、困难大。其二,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苏南地区尤其是常州、镇江等市的中小企业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阻碍,其信贷成本约为大企业的5倍。其三,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银行信贷人员激励约束机制与考核指标不对称。大多数位于市郊或区县的中小企业融资除面临层层审批、手续烦琐等问题外,还存在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不一、评级过程局限性强和评级结果差异大等阻碍。其四,部分银行为保证自身利益,通过多种衍生品工具组合的方式,变相提高了银行贷款利率(一般为15%),增加了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削弱了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3]。

(三)企业自身层面影响因素

目前,苏南地区大多数中小企业忽视企业内部管理,使得经营风险有增无减。其一,产权不明晰问题频现。中小企业管理层和股权结构相对简单,系于创始人(1人)或联合创始人(几人)之身,致使企业筹资能力弱、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难、股权结构单一、产权模糊。其二,有效资产不足。经调研,苏南地区中小企业以租赁经营、挂靠集体、合资合作经营方式为主,抵押融资率维持在40%-60%之间,资产处理损失大、费用高。其三,经营管理不完善。“家族式治理”仍占据苏南地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主要地位,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运用不到位,致使内生动力相对不足,金融机构融资贷款考量因素增加。其四,自身竞争力和成长性有待提升。苏南地区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及实力有限,特色支柱行业和技术含量支撑相对薄弱。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经营行为短期化现象,企业发展战略盲目性、追风性明显,产品技术含量低,倒闭率较高[4]。

(四)政府层面影响因素

其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2020年2月,江苏省政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撑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而发布“两个文件”,要求开通绿色通道、降低融资成本、不抽贷不断贷。然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旧处于纲领性文件境地,实施细则、债权保护、政策扶持、奖惩举措等层面有待完善与补充。其二,融资支撑之辅助体系不足。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保险机构认定不足,譬如,缺乏统一的服务管理机构、基层政策性担保机构不健全、金融中介机构发展怠缓、中小企业资信评估体系不健全等。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路径与策略

(一)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政策力度

苏南地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朝阳产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传统产业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银行和提供融资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创设更多贷款融资产品,下调贷款费率、简化贷款手续和办理流程。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于民间借贷、典当担保和第三方投资机构的监管和审核力度,并加快城镇一体化普惠型金融发展,构建“市—县—镇—村”四位一体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宽视角的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5]。

苏南地区应紧紧依托江苏省“十四五”“大数据”产业规划的“新基建、新要素、新产业、新应用”的基本要求,加强对中小企业进行政策引导,使其多向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先进制造业等方面发展和进军,打造中小企业集群。另外,多环节、多渠道、多媒介加强政策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宣传,借由“扶一把、送一程”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创建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基础。

(二)降低融资成本、强化各方联动

苏南地区各市应当通力协作打造覆盖全区域的融资数据库,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建立各金融机构可查的中小企业征信数据库,从而降低其贷款的不良率和风险等级,促进融资模式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管理者主人翁意识和道德约束,使财务报表尽可能降低虚高和掺假的嫌疑和成分,加强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最终使得经济、社会的运营成本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大幅降低。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苏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需依托银行、担保公司、第三方中介公司等金融机构。其一,各级政府、商业银行与第三方金融机构等要同舟共济,成立产业联盟或是战略合作联盟,尽可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银行要不断改进自身管理模式,完善自身业务渠道,健全风险共担模式。其二,担保公司、第三方金融机构等要发挥融资桥梁作用,借由中小企业购买履约保证书等方式,为中小企业和银行提供风险评估、担保评估、第三方监管作用,为苏南地区中小企业适时供给合适的金融产品。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肺炎融资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融资
融资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