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思政融入微电影课程的当代美育探索*
2022-01-11万惠玲王定武马彦
文/万惠玲 王定武 马彦
(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新时代下新媒体、新媒介应运而生,微电影借助移动平台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型视听载体,带给观者全新的个性体验。
微电影具有独特的视听语言与美学内涵,承载着思政教育的塑造空间。凭借地方高校的课程平台进行思政教育的正能量传播,助力地方文化自信的提升,思政教育与地方文化的拍摄、宣传相得益彰,这是新时代赋予新青年新的机会与新的挑战。微电影《鼓点响起》正是在此背景下创作完成的,本创作团队对微电影《鼓点响起》进行了剧本分析、乡村考察,努力做到在艺术鉴赏、审美意趣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不断激发学生对微电影文化艺术创作的兴趣,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创作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科学巨匠钱学森主张“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来培养创新人才,可见美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哪里有人类的创造,哪里就有美!”[1]本文探索新时代下思政融入微电影的当代美育,亦有着“以美启善”“以美开智”“以美立德”的时代价值,在微电影文化与媒介传播中探寻有效路径。
一、微电影《鼓点响起》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是一座具有南北文化交融的文明城市,地处淮河中段,两岸流行一种集灯歌、小戏、群舞、锣鼓于一体的“原生形态”汉民族歌舞——花鼓灯。因而冯嘴子村也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村和中国花鼓灯第一村。2004年花鼓灯成为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唯一汉民族民间舞种,2006年国务院批准花鼓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电影《鼓点响起》是以安徽省蚌埠市民间舞蹈“非遗”花鼓灯传承为文化背景,通过对“非遗”花鼓灯的原生地蚌埠冯嘴子村进行舞蹈形态及舞蹈场域深入考察,拜访老艺人学习花鼓灯舞蹈,同时在蚌埠市文化馆王雪飞老师的指导下,对花鼓灯舞蹈的组成部分、造型特征、表演形式、表演程式以及舞姿的肢体语言有了深入了解。在此乡村考察基础上,根据“非遗”花鼓灯传习所老艺人的口述,历时半年的构思创作,感知淮河两岸的灯班人对花鼓灯的热爱与不舍,即使生活艰难的岁月,沿淮人在劳动之余,田间地头边依然舞动着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冀,体现淮河岸边的劳动人们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齐心协力鼓舞着人们战胜困难的决心与信心。
二、微电影《鼓点响起》的创作过程
(一)剧本、台词、分镜头脚本、演员人物选定以及拍摄团队构成
影片编排从剧本开始,以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发展选择为矛盾突破口,他(小名叫作“小鼓点”,这是爷爷给取的)在社会职场上刚刚打拼出一定的成绩,薪资待遇丰厚,升职在即。但就在工作之余,依然忘不了爷爷跳花鼓灯伴随的“鼓点声”,兴致来时也会哼上几句,跳上一番。
一天,接到父亲电话,电话那头的父亲很无奈,因为父亲小时候很淘气,没有听从爷爷传承花鼓灯表演技艺,这也是父亲一生的遗憾。爷爷临终前一直有个心愿,想让“小鼓点”将花鼓灯表演传承下去。想起爷爷的点点滴滴,耳边又响起了花鼓灯的鼓点声。他的内心经过思考与挣扎,最终做出了决定,放弃城市的打拼,回到淮河岸边的家乡,带领村里的年轻人把花鼓灯继续跳起来,让鼓点敲起来。“小鼓点”传承了花鼓灯的表演技艺,“小鼓点”将自身价值转向对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感,将非遗文化发扬传承下去,让花鼓灯这朵东方芭蕾继续绽放在淮河两岸,体现了当代青年的家乡情怀与无私的使命精神。
演员人物的选定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人物角色的表演,而主角也同为蚌埠人,在高中期间参加过花鼓灯的社团表演活动,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对此,前期团队要求全剧的人物角色必须深入乡村考察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舞蹈训练(图1)。
图1 学生在进行花鼓灯表演的训练
演员在进入剧情表演之前,需从故事的社会背景和角色的人生思考中真正情感流露,并可以用当地方言哼唱花鼓灯的曲目。在舞蹈老师的细心领舞下,演员的舞蹈动作表演得较为娴熟。在试演阶段,邀请多位有经验的观演嘉宾进行参谋并评估,由导演宣读本次微电影的拍摄目的与社会意义,对故事编排、演员角色、表演形式、台词字幕等进行解读。试演结束,观演嘉宾反馈表演中遇到的问题,如人物角色的神态、台词、动作、行为等需更加接近真实状态,矛盾冲突在节奏上要松弛有度。全面评估了表演分值,以便提升微电影创作质量的高度。
拍摄团队的构成由多学科学生交叉融合,分别为计算机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机器人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组合而成的兴趣团队,进入大学阶段,这一团队对无人机拍摄充满着好奇,组建了一支无人机拍摄兴趣小组,积极参加2018年安徽省机器人大赛荣获无人机组“二等奖”,2018年参加全国科德杯无人机航拍大赛,2019年成功申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无人机+微电影拍摄》,积极准备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材料、工具、设备等,在实践能力范围内计划拍摄一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微电影,希望能够参加高级别大赛并能够获得好的成绩,也可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成果展示。微电影《鼓点响起》拍摄就在团队的计划范围内,在经过两年的努力,微电影《鼓点响起》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安徽省赛区中荣获“三等奖”。
(二)拍摄手段与后期剪辑
微电影《鼓点响起》的拍摄手段有“电动摇臂+无人机+相机+手机”,整部微电影的大全景就是选用御大疆pro无人机进行航拍的;为微电影的表现镜头增添新的欣赏视角,在视听语言中增加了情感传递,在空间上多视角增加微电影的叙事维度,很大程度上给予观者以视觉冲击力与审美震撼力。无人机航拍带来的景致变化也增加了画面的叙事,同时也带来诸多主观镜头的叙事(图2、图3)。无人机航拍镜头在微电影拍摄中占50%,为本次微电影的创作带来了精彩的视听语言与优质的电影画面。
图2 学生使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
图3 无人机航拍镜头
后期剪辑在视频画面构图上选用16:9的剪辑尺寸,使用AE+PR+达·芬奇调色等软件,画面的色彩层次与冷暖对比相对调和有度,台词字幕排版美观,故事内容通过多维度、多视角呈现给观者,暗角、黑幕、转场特效与故事展现的节奏把控有度,长镜头与空镜头的运用、蒙太奇效果的渲染与整部微电影的故事情节、角色内心相匹配。影片片名以书法字体为原型经过概括设计,为本片增加传统文化的艺术美感(图4)。片头设计别出心裁,以扇子的投影引出泥塑造型的花鼓灯舞者形象,为观者留有想象空间,片尾选用航拍镜头,最后推向远方,令观者将思考推向远方的理想,与本部微电影的主旨相互映衬。
图4 微电影《鼓点响起》片头设计
三、微电影《鼓点响起》对大学生人生价值与社会责任感的塑造
(一)学生在电影中塑造“正能量”的角色,培养了自身价值判断标准
团队创作之初的剧本编写、台词的背诵、表演行为的释放等,无疑给了学生独立的人生思考空间,在表演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教育体验。影片中的台词如下: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随波逐流,还是听从内心的感应;大学毕业后的职场拼搏与努力,让我在事业的单行线上积累了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二十四年来,我从来没有这样强烈的挣扎;记得小时候,父亲总对我说“好男不玩灯,好女不看灯”,好男儿要志在四方,但我会偷偷地跟着爷爷在老石榴树下跳上一段,只有这个时候,爷爷才会露出幸福、喜悦的笑容,小声对我说“周总理夸奖咱们花鼓灯是东方芭蕾呢,以后如果爷爷不在了,咱们的小鼓点也要继续打起来呀”;如今爷爷不在了,这种浓浓的亲情,厚重的责任扯着我的衣袖,牵着我的梦想;我要反哺养育我的沃土;“爷爷,我回来了。”我放下城市的人生,挑起乡土的艺术,踏上养育我的热土;这是我的人生选择,肩上的责任很重,但是我的心却像鼓点那样轻盈;乡土养育了我,我要用我的爱滋润着家乡的根脉;我要趁着美好的时光还在,抓住我的热爱,把时光变成希望;行走于青山绿水间,绽放于百花齐放中;相信这种生命的路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舞动;这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思念,一份传递,一脉文化传承。以上是影片中正能量的台词,每当学生配音的时候都能主动表达情感,激情洋溢的诵读,读后也要感叹一番,希望自己也能为家乡出一份力,尽一份责,骨子里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学生在微电影创作中经过“思考—选择—思辨—完善—思考”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在学习中接受他人的精神或品格的内化感染。
(二)学生在拍摄中不断否定自己,培养不怕失败的精神品格
拍摄中遇到诸多困难,这种困难来自自身原因和外部环境,自身原因包括拍摄的经验不足,没有达到预期所想,或是演员状态不佳,需要重拍多条才能通过。外部原因包括遇到炸机的困境,或是遇到下雨、刮风的天气,为追求影片效果,必须在恶劣天气下完成任务。这些困境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引下,克服为难情绪,否定自我等于追求更加美好,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重新树立战胜自我的决心和信心。在否定自我中成长,寻找正确途径的同时,也培养了“专注投入”的专业品格,有许多画面需要在室内拍摄,要用蜡烛模仿阳光的缓慢透射,这需要门窗关闭,演员与工作人员屏住呼吸,小心移动光源。为了拍摄花鼓上落满了灰尘,主角能够吹起灰尘,扬起尘雾,所有工作人员集体寻找灰尘,用细细的筛子筛灰尘,最终达到满意的镜头效果。
(三)学生在拍摄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团队合作中成长
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在创作实践中往往暴露出自己的性格缺点,或因为共处在同一集体中,彼此会容纳对方的缺点,在长期合作中增强了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大家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发现对方的优点、认识自身的不足。在团队合作中自我突破、树立自信、勇往直前。
四、微电影《鼓点响起》具有“以美启善”“以美开智”“以美立德”的时代美育内涵
微电影《鼓点响起》的成功拍摄不仅传达了家乡情怀,激发了爱家乡的纯洁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树立了理想的精神品格。“以美启善”,在创作、拍摄、展播的过程中,学生、教师、观者都感触到善与美的价值力量,学生通过这种审美的视听媒介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判断,传递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爱的力量,在创作中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实现当代美育内涵的传递。“以美开智”,新时代、新媒介、新的审美立场,学生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开拓自身的审美判断与审美创新,技术与艺术达到“以美开智”的智慧创新,微电影《鼓点响起》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与社会价值。“以美立德”,美与德相辅相成,在寻找美的道路上既净化了心灵,也健全了人格魅力,“以德树人”引导大学生成为真实、实用的时代新人。爱自己的家乡,宣传地方文化也是爱国的一个表现,爱家即爱国。“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3]“采用微电影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能赋予每一位视频参与者‘知’与‘行’的权利和自由,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微电影的创作过程更加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增强为地方文化建设、传承地方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思政融入高校微电影课程,借助微电影独特的视听语言与美学内涵,塑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理想信念,在学习生活中规范自身的品行,形成坚定稳重的优秀品格,实现学生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同时提升了审美思辨与人文素养。思政融入微电影创作是当代美育的创新型实践形式,具有“以美启善”“以美开智”“以美立德”的时代核心价值体现,必将推动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