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中职公共基础课融合教学的思考

2022-01-10陆冠宇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融合教学课程思政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单一的思政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中职教学要求,我国各中职院校在积极探索新的思政教育途径,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公共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发挥着基础教育作用,将其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具有很重要意义和价值。基于此,本文对课程思政与公共基础课融合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融合教学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公共基础课;融合教学;思考;实践

前言

每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现在全国各类学校都将立德树人当作核心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特别是中职学校教师更要科学利用好课堂教学渠道,实现各课程和思政课的同向同行。那么,在新时期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中职公共基础课融合起来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 中职公共基础课实施课程思政的特点

1.1 学校层面

中职教育一直以来都坚持就业导向,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重视技能教学,忽视人文素养培养。中职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未形成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就使得公共基础课在与思政课融合教学的过程中受到阻碍。

1.2 教师层面

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不强,有些教师在育人观念上有一定的偏差,单纯认为思政教育应是思政课教师或者是辅导员的工作,对自身所实施的公共基础课基本没有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关注课程的知识目标,对素质目标的重视度不足。即便是在课程中设定了思政目标,也只是应付形式,并未有效去落实。此外,公共基础课考评标准要求不灵活,对学生思政标准要求几乎没有,这也是课程思政的实施受到了影响[1]。

1.3 学生层面

中职学生生源结构较为复杂,整体呈现出对课程思政了解不足,学习兴趣不足,文化基础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从认知层面看,有些中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仅仅是出于专业要求,为了考证或者是顺利毕业,缺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对公共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远远落后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教师对公共基础课的不重视,这也削弱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兴趣,从而使得课程思政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2]。

2 课程思政与中职公共基础课融合教学面临的问题

2.1 中职公共基础课研究发展受限

在许多中职公共基础课并未受到学校或教师的足夠重视,教育工作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也缺少动力。有些中职在内部教改和科研工作中,往往都是将专业课建设研究放到首要位置,将公共基础课当作辅助课,相关的研究很少。此外,关于公共基础课研究内容有待规范。在大思政背景下,公共基础课要与课程思政融合,就需要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多角度研究,确定选题方向及内容。但有些中职公共基础课授课教师将更多的关注放到了文献资料检索层面,极少进行实证调查[3]。

2.2 中职公共基础课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完善

第一,课程建设逐渐边缘化。在一些中职将公共基础课当作为执行国家有关文件要求不得不设置的课程,甚至将公共基础课看作考查课,使得基础课和专业课间面临着脱节的问题。

第二,课程教育改革被弱化。对于中职来说,课堂教育各个是一项系统工作,学校过于关注专业课改革,让公共基础课沦为陪衬。

第三,师资队伍建设被弱化。我国很多中职在授课教师培训、职称评定等各个方面并不具备明显优势,这就使得教育人员出现职业懈怠等方面的问题。此外,有些中职内部面临着师资结构不科学,教育水平不高等问题。

3 课程思政与中职公共基础课融合教学的途径

3.1 融合课程知识内容讲述,重视价值引领

第一,要将思政课教学作为基础,引领公共基础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中职及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弘扬传统美德、革命精神等,践行核心价值观。

第二,要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育功能,拓展课程思政工作外延。一方面,要将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确立下来,将价值引领引入到教育计划、内容等育人的全过程。在知识教育、技能培训,能力提升中弘扬核心价值观,向广大学生传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同时,还要将民族精神品质等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另一方面,要做好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工作。在课程设计时,要将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融入进去,并深入去挖掘课程中所涵盖的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4]。

3.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跨学科团队合作能力

要将公共基础课的育人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必然离不开教师队伍,这是很重要的内容。为此,中职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

第一,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要做好课程思政培训指导。可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培训,或者是邀请专家到校开展这方面的知识讲座,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活动,了解企业文化,岗位要求等。同时,还要发挥好榜样引领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育人评选活动,或者是企业优秀人员事迹宣传,创建一个好的教育氛围。还可实施比赛交流活动,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体的各种竞赛活动等,通过多种措施,以强化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德育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育人能力[5]。

第二,强化教育科学研究。学校要支持并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协同教育”等层面的科学研究,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更好地实现公共基础课和课程思政的融合。

第三,要将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发挥出来。思政课和公共基础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具备协同教学的优势。通过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或者是思政课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或者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共建教学平台等方式,将公共基础课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作用发挥出来。

3.3 更新中职制度建设,做好教育分类指导

第一,要坚持课程思政工作原则,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改革。在中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要遵循学生成长、学习特点与规律,坚持协同性、系统性格原则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具体来说,学校要强化全体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创新行意识,让教师积极承担并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来,在线上线下教育、实践教学各阶段,将价值引领、知识传输、素质教育等统一起来。

第二,设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发挥好制度保障作用。中职要有效依据本校办学的具体情况,做好制度建设,将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全面落实。另外,还要做好教育分类指导工作,将协同育人作用发挥出来。中职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设定要综合考虑公共基础课内容,要与公共基础课统一涉设计,分类指导,实现思政课、公共基础课等的协同发展。

3.4 关注学生发展,完善评价体系

立德树人是中职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所以,在课程思政与公共基础课融合教学中,要将立足点放到中职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并建立完善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要更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传统单一知识获取情况,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向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等多维度延展,在讲述课程知识,提升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思想引导。只有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重视德育教育,才能保证课程教学效果[6]。

第二,建立健全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体系的建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既能够参与教学评价,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是评价主体也可以是客体。在体系中,各项标准需要具体化,要将德育素质、能力素养等内容加以科学划分,并根据专业学科的差异,合理确定比重,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更好地去引导,启发学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与中职公共基础课融合教学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涵盖各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认识到两者融合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观念和手段,融合课程知识内容讲述,重视价值引领;设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发挥好制度保障作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跨学科团队合作能力;关注学生发展,完善评价体系,以事项两者融合的目标,从而将公共基础课的育人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娟音,于子敬.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基础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3):114-115.

[2]蔣凤娟.课程思政融入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学诊改与反思[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46.

[3]张丽丹.“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2):83-84.

[4]李丹.“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20(05):292-294.

[5]官翠娥.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模式促进转型发展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发展[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9):155-156.

[6]李宏娟.大思政背景下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的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9):66-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基于六步法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编号:GXZZJG2020B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冠宇(1980年10月— ),女,壮族,广西上思县人,研究生,广西二轻技师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华茶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公共基础课融合教学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浅析高职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
关于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