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教育思想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2022-01-10赵亮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启示初中语文

赵亮

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的精髓,其主张“生活”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认为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有教育价值的因素,而有意义的教育需要建立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之上。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了生活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支点,并进一步阐述了生活教育思想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以供深化语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教育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承担起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传授的职能,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道德品质以及人文精神等各方面的发展。但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脱离了现实的生活,学生无法从语文学习中真切地感知生活、理解运用,而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启发下,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开始关注生活,深刻地认识到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并主动地尝试将生活教育思想运用于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之中,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本质,提升语文教学的针对性,让语文教学更有生活味[1]。

一、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支点

(一)语文教育源于生活

社会的进步与生活的变化催生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也正是因为社会与生活发展的需求让教育持续地改进,生活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其教育的内容源于人类的生活经验以及人类在生活中总结出的智慧与经验、思想与观点,无论是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还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都与生活密切相关。由此,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主要语文教学应以生活为中心,能够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教育力量,让语文课堂充分活力[2]。

(二)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被削弱,功利性与工具性更加凸显,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中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让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材中、试卷上,语文教育教学逐渐距离生活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的状态。语文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目标,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其不仅是因为语文教育内容源于生活,更加体现在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想要体验与感悟到人文情感,就需要学生从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角度去思考与感悟,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知识与情感。

(三)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生活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不仅仅是为了考取高的分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的总体教育目标已经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会用”,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念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发现生活、适应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改造生活,升华语文教育的效果。

二、生活教育思想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语文教学联系学习生活,提升学习效率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雕细选的,每一篇课文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从课文的阅读中折射出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反思生活、反思自我,那么,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教材,挖掘出教材中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联系学习生活中提升学习效率,能够产生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这首诗是“歌行体”的体裁,杜甫在这首诗歌的写作时将目光聚焦在了“人事”与“物景”上,抒发出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在这篇诗歌的阅读中可以感受到杜甫的跳出世俗的洒脱与逆境中依旧乐观的精神。借助《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的阅读,引领学生练习自己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如何处理的?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学生们是否受到了杜甫乐观精神的影响,在学习生活中即使遇到困难,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敢于在逆境中寻找成功之路。又如在《敬业与乐业》的教学中,学生们通过文章的阅读,可以了解到何为敬业、何为乐业,但是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将本文的内容与自己的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那么教师应在适宜的时机提出问题,譬如:“你认为‘敬业’重要还是‘乐业’重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你的‘职业’是什么呢?”、“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否做到了‘敬业’、‘乐业’?”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引领学生站在自己的“职业”角度去思考问题,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做到“敬业”与“乐业”,同时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问题,发现不同的答案。

(二)语文教学联系家庭生活,增强生活感悟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环境,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启示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中,应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实际,拉近语文与生活的举例,这样学生会觉得语文学习原来就在身边,消除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距离感。家庭生活是生活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庭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会感恩父母、尊老爱幼,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4]。

如在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设计方法:第一,初读。安排学生课前预习阅读,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并且可以从课前预习朗读中初步感知作者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所表达出的对母亲的真挚情感;第二,说。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对这件事印象最深刻,你的感想是什么?第三,精读。在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之后,再次阅读本篇文章,在精细的阅读中勾圈画点,找出可以表达中心思想或者触动学生情感的语句,以学生的家庭生活经验为立足点,可以促进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第四,写。当学生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都会获得一些独特的感悟,那么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给学生创造出抒发情感的机会,如布置一个写作任务,让学生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心,体会到母亲对于家庭、对于子女的无私奉献之情。经过初读、说、再读、写这四个学习过程之后,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对于“母亲”这个角色有个全新的认识,学会尊重与理解父母,主动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对青春期容易叛逆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可以带领学生在感悟生活中获得成长与进步。

(三)语文教学联系社会生活,强化社会责任感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中所提出的重要观点,其主张教师应将教育带出课堂,适当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开放的教育思想组织课外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环境之外开拓出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让自然与社会成为教育的载体,构建出更大的教育环境。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亲身实践于社会之中,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对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生命有更加深层次的思考[5]。

如在《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们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石拱桥与苏州园林的建设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但是中国人民却能够用自己的智慧与辛劳创造出奇迹。那么,在这些文章的学习之后,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博物馆或文化宫,进一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探寻文化的古迹。在实际的观察中,会通过视觉给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心灵触动,这是课堂上教师讲述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又如在《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之后,学生们了解到甘于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上不乏这样的人物,那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在社会中寻找这样的人,也可自己亲身实践,参加到社会性的公益活动之中,在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参与中,感受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从而形成社会责任感,学会主动地承担社会上的责任,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结语:综上所述可知,生活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教学引导价值,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紧密联系生活,找到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融合的途径,并通过生活教育思想的渗透,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成效的升华。

参考文献

[1]付建章.探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J].天津教育,2020(21):158-159.

[2]刘斌,俞国芬.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9-10.

[3]胡玲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融入[J].第二课堂(D),2021(01):28-29.

[4]王生福.生活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触发感悟”教学与反思[J].初中生世界,2021(08):18-23.

[5]陆云.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课外语文,2021(10):55-56.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思想启示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实现体育教学生活化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