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双减政策,创新家校共育

2022-01-10蓝亦然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家校共育创新实践

蓝亦然

摘要:在双减背景之下,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家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积极配合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该文则是对探究双减政策,创新家校共育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双减政策;家校共育;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双减政策当中明确指出应该加强作业管控,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联合学校、家长、教师、校外机构等多方主体,共同协作,真正意义上推动学校教育育人主阵地的回归。但是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要将双减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创新家校共育,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是突破当前教育瓶颈的关键因素。

一、家校理念的碰撞

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是促进家校合作的关键。但是由于学生父母文化背景、生活背景不同,教育理念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父母所持有的教育观念与科学的教育观念之间出现难以跨越的鸿沟,这无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而为了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方面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加强正确教育观念的宣传。比如可以通过家长访谈、新生家长宣传、家长委员会、父母课堂课程、学校公众号、社会媒体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在先进理念的熏陶之下,具体落实到行动支持,从而有效促进家校协同育人的进程。而要达成育人理念的一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教育理念的一致。很多父母渴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有更好的发展,往往以成绩定能力。而老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基于此,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习压力较大,在沉闷的氛围当中很容易对学习产生排斥、抗拒的心理。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提倡一定程度上解放学生,学校不再是应试竞争的“跑马场”,而是孵化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学校方面应该联合家长共同更新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理念的一致,从注重育分转变成为育人。学校方面可以为每个学生制定“全程育人导航”计划,将计划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当中,而家长也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其二,学习理念的一致。传统的课堂当中,老师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开展理论性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学”的基础,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当中有效地刺激思维的发散,多方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思考中涵养智慧。这一理念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习认知规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意识到只有实现从“学识”到“学力”的转变,才能够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的提升。

二、家校行动的回应

在家校教育理念一致的基础之上,应该采取有效的行动推动家校共育,以平等、合作的家校关系为基础,以减负提质为引导,通过家庭和学校双主体的双向教育活动,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康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双减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家长和学校方面的共同协作,提供充分的智力資源和人力资源,强化双向供给,才能使得双减政策脚踏实地、落地生根。

其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多样化的育人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出于对世界探索的初期阶段,具有好动、爱玩、充满好奇心等天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一味地以课堂、以书本束缚学生的天性,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无法最大程度激活学生的学习潜力。而在双减背景之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实现自主学习,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活动和形式,拓展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当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稳固的基础。而家长作为教育主体之一,应该支持学生的多样化兴趣,促进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同时也能够推动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优化。

其二,构建良性家校教育生态。在提倡减轻课后作业负担的背景之下,老师首先应该科学、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尽可能保证学生能够在校完成课后作业,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另外,老师应该丰富作业的安排形式,除了基础的书面形式之外,可以布置学科实践类作业。老师可以布置“绿色作业单”,要求家长陪同孩子参观博物园、看比赛等,让家长和孩子有更高质量的陪伴时间和教育时间,从而实现家校共育。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为进一步将这一政策贯彻、落实到具体的环节,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转变,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优化、更新了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加强家校联合,督促家长高度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是实质意义上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渠道。

参考文献

[1]王琳. 家校共育:让理想化教育照进现实[N]. 深圳特区报,2021-10-25(A06).

[2]沙红芳.目标“双减”的家校合作转向:基于家校共育的视角[J].教育世界,2021(25):36-39.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家校共育创新实践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