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022-01-10郑美
郑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更加注重课堂的有效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课堂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的地方,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地方。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教师的关注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的背诵与记忆,忽视学生是否真正深入了解知识的本源,以及学生兴趣的提升,而这样的学习方式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参与度低,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此,为有效转变这一问题,本文就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有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的最终目标,是教师心之向往的所在。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有效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其注重有效率、有效果,会使用多元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合作互动、互联网拓展等等,这些学习方法都适合当前阶段学生的学习认知,会跟随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方法的转变,能够让学生在合适的学习时间享受适合的学习方法,将引起学生的学习关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的自觉与主动。所以,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使用更加多元的教学策略,更好的满足已经接受多元文化熏陶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一、设计微课预习,增设学习计划
在当前,针对学生缺乏学习计划的现状来看,教师应引入微课程,利用预习方式,带领学生自觉性的提升,既让学生了解知识,又能为有效课堂的构建打造基础。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是目前较为热门的教学形式之一,将给教学带来多种选择。微课就是其中一种,其利用数字化技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在突出的主题及短视频中,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促进学习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微课来设计预习内容,既满足接受多元文化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又能让学生通过微课预习,来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为自主意识的培育提供因素。
例如,以学习《春》这部分语文知识为例。在微课的设计中,教师先从资源众多的互联网,找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语文知识,并设计一些问题,整合到微课中,发送至学生移动平台中,让学生在短视频中学习知识。同时,微课的引导学习中,增设了学习计划一栏,由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在自我、教師、学生的共同监督下,完成计划的每一个步骤,以此实现自主意识的提升。
二、语文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还是比较活泛的,想象力也较为充足。然而,传统的学习中,教师为主导的“一言堂”教学,会限制学生的想象意识与情感升华,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境是种具象化的的景象或境地,将人们的内心引入到真实环境中,将引发人们的情感,实现情与境的统一。情境教学以浸入式的学习体验,将学生引入到文本角色中,让学生接受与感知知识内涵,实现学生内心世界的满足。与此同时,在情境体验中,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遵从内心想法,自觉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记忆,这样比强迫学生学习所带来的效果好。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时候,为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看待问题,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先以视频为引入,让学生欣赏和观看《桃花源记》的影视资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文言内容。在这样具有浸入式的学习体验下,学生将直面文言世界,带给学生直观的环境,学生兴趣度将会更加浓厚,会从内心里产生想要学习的愿望与动机。当然,在课堂充足时间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剧的形式,由学生以角色扮演来感受人物特点,以此丰富情感,为有效教学的构建发打造基础。
三、制定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制力,然而仍比较差,且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能提高阅读效率,改善学生阅读敷衍、应付教师的情况。阅读时间的不统一是造成学生阅读难以坚持的原因之一,由于初中阅读内容的文字容量大,课时数有限,很难做到让学生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完整的阅读,因此学生一般都是利用课外时间。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制定阅读时间,规划学生的阅读内容,适当的减少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有充足的阅读时间。
例如,在阅读《西游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要依据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及字数为主,为学生制定阅读卡片,由学生每天阅读,阅读完成后要打卡记录。当学生阅读完成之后,会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将有效提升。当然,在学生阅读书籍的时候,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利用问题来推动学生思维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掌握本文内容,实现语文学习的高质量。当然,在问题的设计中,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难度要适中,既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又不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将促使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关注社会百态,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实践性的内容,是学生将所学知识,以自身看问题角度为出发点,进行语文知识的灵活使用与输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针对语文写作教学来说,很多学生所遇的事件基本上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事情,没有与社会相关关联,缺乏学生视野的丰富与满足。知识源于生活,这是所有教师都认同的一个道理,尤其是语文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语文本身就是生活实际的映射。所以,教师可采用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关注社会百态,积累生活素材,如开展实地观察、社会调查等具有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看待社会的百态,以便反馈至作文中,提高写作质量。
总而言之,构建初中语文有效课堂,能够发展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神经,让学生主动加入到知识探究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学生的“明灯”,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与生活教育方式,为学生设计多种、多功能的教学体验,致使学生能在独立、自主、自觉的学习意识形态中,将自身劣势转变为优势,并在多措并举的体验中,实现自身品质的升华,助力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丽婷.初中语文作文有效课堂的困境与对策[J].少年写作,2021(11):1.
[2]陈丽坤.达成最有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方法与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8):2.